【古琴逸话】古装片里的“弹琴科”

 

古琴在现代并不为大众所深入了解,一些影视剧中更是常将古琴与古筝混淆,或犯左右摆放颠倒等低级错误。“目睹于他,瞻顾左右”、“摇身动首”、“变色惭怍,开口怒目”等问题都源于对古琴本身及弹奏的不了解。...



古琴在现代并不为大众所深入了解,一些影视剧中更是常将古琴与古筝混淆,或犯下左右摆放颠倒等低级错误。“目睹于他,瞻顾左右”、“摇身动首”、“变色惭怍,开口怒目”等问题都源于对古琴本身及弹奏的不了解。

文|钟菡
   据说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不会弹琴,却“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朋友来找他喝酒时,他便搬出这张无弦琴来,抚而和之,以助酒兴,思之令人捧腹。这固然是种名士潇洒,想来正如演戏,演的人并不会弹琴,也不必会弹,却要依样画葫芦,在戏里做“弹琴科”。
(陶渊明抚无弦琴,图片来源网络)


听老师讲过一个典故,说是原来拍摄电影版《红楼梦》时,林黛玉的扮演者为了演得惟妙惟肖,专门找来名家教授《梅花三弄》中的前三段,苦练了一个月,终于记下了指法姿势。电影里演出来,拨弦按徽虽分毫不差,却也是南郭先生吹竽,末了,还是另找人配上的乐音。



(林黛玉抚琴,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弹琴科”能做到这一点已属不易,大多数古装片里的“弹琴科”往往做得并不像,甚至差以千里。唐代的著名琴师薛易简曾提出,弹琴之人有七个绝不能犯的“琴病”,其中前三病是,“目睹于他,瞻顾左右”、“摇身动首”、“变色惭怍,开口怒目”。古装片里的人弹琴,不触动这几条的鲜有人在,甚至反以“摇身动首”、“开口怒目”等为好尚。像新版《水浒传》里的燕青给李师师弹琴时,摇头晃脑,左顾右盼,几乎要从椅子上颠下来,弹得一首不成调的曲子,竟还能得到李师师的赞叹。如此桥段,放在三百六十行样样精通的燕小乙身上实在是不类。

古琴并不是弹得越快越好,唐以前的曲子声多韵少,像《梅花三弄》之类,指法较为繁复,弹起来往往显得闹猛。而明清以后则讲究韵味,吟猱数拍,也只在一个音上,细微处的味道,才是真正见功夫的。在不少古装片里,倘若主人公心情烦乱,手上必定嘈嘈切切错杂弹,或是要表现主人公琴艺高明,恨不得一秒钟拨弄几十下,像在打天马流星拳。然而,即便是弹节奏稍快的曲子,“闹猛”的其实都是左手,而古装片里却常常是右手,有时甚至左右手同时开工,张牙舞爪,披头散发,令人不忍卒视。

古装片里,动不动地就把琴放在腿上弹,其实也是不对的。古琴在演奏时,有专门放置的琴案岳山和琴轸都放在琴案外,下面需垫好装沙的布袋,且要拍得平整,防止滑脱;相对的,雁足下也要垫上沙袋,这样才能减少外力干扰,弹得稳当。且琴案为木质,能够将琴的声音较好地反射出来,形状则近于四足的长条形矮几,其下中空,能起到共鸣的作用。旧时还有一种琴案中间是有洞的,琴轸放在洞里面,岳山和琴头则可以全置于桌面上,显得美观。而若将琴放在腿上弹,一来接触面狭窄不平,易滑脱,指法不能尽情施展,二来人所着的衣物导音效果不佳,反而会将声音吸附进去,导致琴音沉闷,传播不远。

虽然古画中也有坐于山间石上,置琴于膝而弹之者,然大概多半只是写意,表现人物风骨气韵,未必是写实。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所绘人物就是正襟危坐,将琴放在琴案之上演奏的,他可是真正懂琴的人。



有些人弹到尽情处,自我陶醉,常常禁不住眼睛一闭,便开始信手而弹,这样的例子在古装片里比比皆是,在实际中也是行不通的。琴上的小白点叫做“徽”,一共有十三个,称为“十三徽”,按弦找准徽位,是弹出乐音的关键。弹琴时,视线一般集中在左手这边,是为了看清徽位,倘若差半寸,弹出的声音就完全两样了,这也是薛易简所谓不能“瞻顾左右”的道理。一首曲子,除非弹了千百万遍,早已烂熟于心,否则是不太可能闭着眼睛弹奏的。

说到底,古装片里有关古琴最大的毛病,并不是“弹琴科”做得不像,而是明明弹的是古琴,出来的却是古筝的声音,有的甚至连古典乐器都不是,西洋乐、电子音、混响齐上阵,指鹿为马,犹未及也。毕竟,“弹琴科”做的再夸张,也只是哗众取宠、贻笑大方,以他乐冒充琴音,实质却是根本不解古琴为何物,把上千年的文化精粹丢得一干二净,才是真正令人思之垂泪的。



(雁来斫琴之红色小仲尼)


    关注 雁來古琴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