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重新搏击在市场的天空

 

(转自《上海企业》杂志)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初期,“海鸥”对于国人来说,就是照相机的代...



 

(转自《上海企业》杂志)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初期,“海鸥”对于国人来说,就是照相机的代名词,代表着“奢侈”“时尚”,或是“专业”。九十年代初,笔者还在中学,得了一台海鸥DF型相机,它好用,结实。十年陪伴,多少磕磕碰碰,用起来始终稳定、可靠。不过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数码相机已经渐渐得势,到了2004年左右,柯达停止胶片相机生产,胶片时代没落,数码相机成为绝对主流,笔者的那台海鸥相机彻底成为一件装饰品。那个时候数码相机市场被国外品牌一统天下,以日本品牌为大,而数码相机这班列车,海鸥没有赶上,也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直到大约10年后,2014年,沉寂了近10年的“海鸥”才又回来了,当年海鸥对外发布了两款最新中高端数码机型,CF100和CK20,颇具时尚气息,搭载多项最新核心技术。如今换上数码翅膀的“海鸥”在市场上的天空中翱翔的怎么样?又有哪些困惑?笔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访了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



艰难地再次起飞

 

1958年,肩负着发展民族照相机工业使命的海鸥相机厂前身上海照相机厂成立。这一年,一群相机店的学徒和中央商场修钟表的手工业者,聚集在南京路和四川路路口惠罗公司六楼的一个小阁楼里,参照德国莱卡3B型相机,敲敲打打,推出首款58-1型相机。从1958年建厂并推出58-1型相机,到4型双反相机出口,上海照相机厂仅用了6年时间。据介绍,当时地域名不能作为商品名注册,在出口时由进出口公司提出改名为“海鸥”,由此上海的这只“海鸥”名扬海内外。海鸥4型、海鸥DF型等一批经典相机陆续涌现,造就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海鸥”盛世。海鸥最辉煌时,员工高达6000多人,年产值10多亿元,从松江中山路工厂往返市区的大巴就有70辆,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照相机厂。这期间,也产生了一批忠实粉丝,在《张艺谋的作业》中记录,张艺谋当年用自己卖血的钱买了一架海鸥相机,业余进行摄影创作。

或许和柯达一样低估了数码相机发展的趋势,海鸥错过了数码相机的起步,辉煌不再,2004年,海鸥相机整机正式停产,生产销售数字定格在2066万台。

直到2011年,在整合、继承、吸收具有五十余年悠久历史的上海照相机总厂的品牌、研发、制造等优势资源基础上,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全新成立。



这一次海鸥引进的是民营资本。

然而入股后的民资面临的情况却十分复杂,当时企业还有1300多名在册职工,基本都在待业,但仍需要解决养老、社保等问题,每年要投入大笔资金,而且由于当时改制不彻底,致使海鸥大部分资产不能抵押、处置。而在岗职工也同样日子不好过,企业虽然为日资等企业生产一些零部件,但200多位在岗员工,每月纯支出就要200万,企业越产越亏。直到在市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支持下,情况才有所改变。首先是对海鸥人员进行妥善安置,转移到其他大集团托管,同时在处理海鸥股份公司时,成立新的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民营资本占绝对大头,意在希望改变企业现有的体制,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决策力、执行力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步向前。

至此,新海鸥的重启之路才真正起步。

更大的挑战却还在后面。

一个企业挑战一个行业的困局

 

数码相机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民用产品,但其背后蕴含的技术却十分复杂,甚至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采访中,总经理曲建涛举了一个非球面镜片的例子,从材料到技术都要依靠国外品牌。还有数码相机中的传感器,各种软硬件,中国的研发、制造水平都落后国外企业一大截。与此同时,对于数码相机的相关技术,日本企业的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如果希望通过收购相关日本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基本是不可能的。很多零部件只能依赖全球采购,却也要受制于人。比如采购镜头就有很多附加条件,一次必须采购多少个,什么价格,完全都是对方说了算。而且对方只提供镜头硬件,相关的软件无法采购,要让采购来的镜头能“动”,只能依靠海鸥自己的研发团队。

组建数码相机的研发团队,面临的又是一个“稀缺”——人才的稀缺。毕竟一个行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相应的技术储备。好在海鸥下决心做数码相机,有舞台,就能吸引到人才。很快一个深圳的小团队进入了海鸥的视野。这只10余人的团队,成员大多来自某些知名相机企业,有光学高手,也有图像处理行家,原本希望一展抱负,但现实中屡屡碰壁,因为国内没有一家真正能够让这群年青人实现“中国造”数码相机抱负的企业。正当这个团队前途堪忧,不知是否要在这个领域坚持时,“海鸥”回归,这只小团队,才找到自己的“窝”,为即将起飞的“海鸥”不断提供养分。如今,海鸥数码以这个团队为班底,依托深圳良好的数码产业环境,组建了深圳研发中心,后来又组建了上海研究院。时至今日,海鸥的研发团队已经有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工程师80名,涵盖了机械设计、光学设计、电子硬件设计、软件系统、图像开发等领域。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只数码相机的研发团队。



在不断培植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海鸥的研发能力,也渐渐吸引了国外企业的合作。新海鸥开始更加注重“平台模式”发展,相机大部分零部件都由海鸥独立研发设计,相关核心部件与国外知名企业联合研发,然后外包给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然后由海鸥组装测试,把附加值最高的部分留住。



(海鸥千级无尘数码生产线)

人才、设备几个亿的投入,几年的研发,今天的海鸥数码相机有限公司拥有70多项专利。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智能UI技术”、“图像处理技术SIPT2”、“全天候柔性防抖技术SUPER.I.S系统”、“自动对焦系统”四大核心技术。



(产品样照)

每一款都搭载海鸥的核心技术

 

从2014年开始,海鸥不断将产品推向市场,每一款产品都搭载了海鸥最新核心技术。比如,世界领先航天级的镜片多层纳米镀膜技术,及优秀的镜头设计及加工能力,可确保海鸥镜头独具的成像效果。自主研发的自动对焦系统,可实现快速对焦,让摄影者随时捕捉瞬间灵感。从成立、到研发设计、到量产,海鸥数码相机终于走入市场。如今的海鸥,拥有CK、CF、CM等系列产品。



(产品样照)

当曲建涛总经理拿出CM9相机时,立刻让人想到当年的双反相机,外形古典,让人回忆起120胶片的珍贵,还有那超大取景器里看见的倒着的世界。不过这已经是一台数码相机,使用起来和普通卡片机一样简单,让玩家们忍不住心动。而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它还是一台投影仪。两个镜头一个拍照,一个投影。投影的明度达到40流明。对于一台相机来说,投影产生的热量是对相机的伤害,但海鸥的设计团队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克服了投影热量散热问题,让国际同行们也不得不称赞。用这台相机拍摄的照片可以立刻投影在屏幕上,也可以连接电脑,投影其他任何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体积不过是一台双反相机的大小,比市面上的投影仪要便携许多。



CK10则简洁好用。外形上,它以镍钛合金钢和皮革打造出复古感,全钢打造的机身,手握部分的真皮,让这款相机拿在手中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感,一如海鸥在胶片机时代的“坚固感”。而寥寥无几的按键,让机身更具有整体感。使用时也无需复杂的设定,机器预设了旅游、美食、人物等不同场景的拍摄模式。25mm的广角和24倍的长变焦,以及超强的防抖性能,让这台相机能轻松适应各种拍摄场景,“一机走天下”并非虚言,再配以主流的wifi功能,随时可以与朋友分享拍摄所得。是海鸥回归之后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自主知识产权影像技术蓄势待发

 

优质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还有很多功课要做。而市场瞬息万变,海鸥面临的挑战一个接一个。近两年智能手机异军突起,卡片机正逐渐被智能手机替代,中高端的微单相机、单反相机更受市场青睐。这样的市场趋势与海鸥定位中高端的品牌路线不谋而合,但挑战仍是巨大的。

当下的海鸥已经树立了“研发无国界”的理念,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势能,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敢于下“技术订单”,调动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力量,创新研发方式,不断提升产品的研发速度和技术高度。

经过几年扎扎实实的自主研发,海鸥已经有了不少底气。尤其在影像技术领域,海鸥开始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应该说,海鸥的主要核心技术都围绕这一领域,这也是海鸥在技术创新中“弯道超车”的成果,他们在国际知名数码相机品牌“技术垄断”的缝隙中,找到可以发挥长处的舞台。而这些影像技术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比如医疗、3D打印等众多领域都需要影像技术。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像技术,海鸥相机可以在更广泛却更加细分、更专业的领域被更好地运用。

当附着“数码之翼”的“海鸥”重新展翅时,我们不知道他会以怎样的姿势搏击于市场,但是没有经过风雨的历练,又怎能真正搏击长空?几年成长,甘苦自知,但我们相信这只海鸥可以越飞越高。


    关注 海鸥数码照相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