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越了快乐与忧伤的美

 

抛却我执。...

| 音乐 | 欣赏 | 生活 | 分享 |



约瑟夫·海顿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前两周讲了莫扎特、贝多芬,这「维也纳三杰」还缺一员就算集齐乎了。今儿就八婆一下这个三缺一的「海顿老爹」。

自个儿开始听海顿还是源于他的一个段子。大学时选修过一门没去过几次的「音乐欣赏」课,在有限的几堂于点名时能高声傲娇的应答一声“到”的课上,还是有所得的,这个海顿就算是其一。

那个戴着厚黑框眼镜的教授,那天破例在解析音乐前讲了一个小段子:时间,十八世纪末;地点,伦敦;主角,海顿。



话说彼时伦敦音乐会的常客尽是些附庸风雅贵族,他们去听音乐会只是为了炫耀自己所谓的高雅品位,实际上却每每在乐队演奏时全程坐在音乐厅睡觉打瞌睡。做为一个深具腹黑式幽默感的同志,海顿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所以就决定用自己的音乐和他们开个玩笑,于是便写了首交响曲。

乐曲的第一乐章轻巧流畅,第二乐章的开头弱起,速度变慢变轻。就在那些大人们听得昏昏入睡时,忽然间整个乐队全奏了一个非常响的和弦,定音鼓用最大的音量模仿出惊雷的声响,狠狠的将正盹得美的贵族们一下惊醒。

这首后来文明于世的《惊愕交响曲》,便也成了我听海顿的起点。就为着老爹的这份幽默。而作为音乐史上「音乐最健康的」海顿,他的音乐最明显的特征,也正是从他乐观开朗的人格特质里滋养出的,幽默轻松、明亮轻快,满是生活气息的特质。
少年海顿

跟三杰中的另外两位不同,海顿的头顶没有一顶神童的光环,他是直等长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作曲。不过好在这位老爹比另两位活得长得多的多,虽晚在了起跑线上,但都被多活的那几十年给找补回来了。急什么。

父为乡间轮匠,母为宫廷厨娘,虽然家境贫寒,但过的却也和和美美。那时家里人对他的热切盼望是,成为僧侣出人头地,或成为音乐家有个安稳乃至体面的生活。
海顿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维也纳著名的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唱诗班里度过的。到十七岁变声时,被唱诗班找了个借口给踢了出来。接下来的几年里,也不例外的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和挫折。后来在25岁时,受雇于莫尔津公爵任宫廷乐长,算是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固定工作。从此便机遇好转。之后便一生都安顺的端着铁饭碗过活。虽说不上有多宽裕,却生活安稳,吃喝不愁,也凭着一腹才学而颇得尊重。
事实证明,海爸海妈为儿子安排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最后是结到了甜果。据说后来海爸爸看到儿子受雇于宫廷,身着贵族家里的华美制服,听到那些贵族大人们对儿子的称赞时,总是兴高采烈、心满意足。大概也只有这样的易于满足的父母,能调教出这么爽朗乐观也长寿的孩子。

「海顿老爹」

在二十九岁时海顿的境遇继续改善,转任奥匈帝国中最富有、最有影响的王公家族之一——埃斯特哈齐亲王——的宫廷副乐长,且一干就是三十年。

在被保留至今的一份当年雇佣海顿的协议文书里,据说还有这样一条,因为酷爱葡萄酒,海顿曾在工资合同中要求将一定量的葡萄酒也列入自己的报酬之中。一时成为雅谈。



凭着幽默的性格和一副宽厚的好脾气,颇受乐队成员的喜爱,大家都亲切的唤他「海顿老爹」。从此便绑定了这个「老爹」的称号,直到他七十七岁驾鹤西归。同时期那个亦友亦子的莫扎特,也总是一口一个「海顿爸爸」称呼他。

家有悍妻

罗宾·威廉姆斯曾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孤独终老,而是跟使自己孤独的人终老。”

海顿的婚姻,放在音乐家之列里挑,如果他称自己是「婚姻不幸」排行榜第二名,那估计就没有谁有资格敢当第一了。

海顿个子不高。和当时许多人一样,他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许多疤痕。他人不漂亮,脸上杵着一只不符比例的超级大号鹰钩鼻,还左右不对称。心知自己颜值缺乏的海顿,在伦敦见到那么多女乐迷追捧他时,被搞得简直是受宠若惊了。



不同的肖像画家为他画像时,都着重表现他的人格魅力,而尽量避免写实他的丑陋的外貌。结果任何两张他的肖像都不相象。




但作为大音乐家里最随和的一位了,依照他的温柔性格,拥有幸福婚姻本不应该是难事。可老天就是这样爱开玩笑,无奈给他安排了这么一位不仅令他自己无语,也让每一个看音乐历史故事的人都揶揄的老婆。

这位海顿老爹是位实心人,不仅在音乐上不及后生莫扎特那么早慧,在感情上也是醒事得晚。

海顿的爱情是从一位理发师的家中开始的。这位理发师有两个女儿,作为妹妹的钢琴老师,海顿很快爱上了这个女学生。可妹妹不知为何,放着好好的新娘子不做,偏偏要去修道院做了修女。悲痛之下,理发师便把自己的大女儿推荐给了海顿。



就这样,二十八岁的海顿糊里糊涂的同大他三岁的安娜·玛利亚结了婚。这件事倒是跟莫扎特的爱情颇为相似——遭到了拒绝,然后在一家姐妹身上找备胎。

不幸至此开始。哪知这个姐姐和妹妹完全不像是打一个娘胎里出的,冥顽不灵的完全是个泼妇,单把海顿当作取款机。而且暴脾气的她总会为了些针鼻儿小事而歇斯底里,如若脑子里如果蹦出一个蠢主意,那绝对会死撞南墙不回头。最让海顿无法忍受的是,自己殚精竭虑创作的音乐手稿,总是被这个蠢女人用来卷头发,包面包,裹牛肉……
可怜本是希望儿孙绕膝的海顿,摊上了这种婆娘,最后是一个子嗣也没法子制造出来。也亏得了海顿的好脾气,身边有了个这样的女人,居然还能忍着过了几十年。最后玛利亚提前离世,算是留给了海顿十年的清静日子过。

超越优乐,无我执

如果说贝多芬创作,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莫扎特创作,是为了彰显才华;那么端着宫廷乐师的铁饭碗的海顿,创作的最大目的,便是在完成贵族交给的任务。

瓦格纳评海顿时,曾言:“他一生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和力图保持受人敬爱的地位”。海顿曾被看做唯命是从、卑躬屈节的人。他即不像莫扎特那样,敢于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更比不上贝多芬,英勇主动地向黑暗现实发动猛攻。但海顿就是海顿,他虽有时对屈辱的处境感到痛苦,却总是能安于现状,自得其乐。
因为乐观带来的长寿,让他不仅在作品数量上是个「音乐加工厂」,而且也让他有时间和机会尝试了各种不同的题材,终以“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大名而载入史册。

也正是因为海顿健康、天然、质朴和自我放松的美学意识和创作心态,成就了他的一项无人堪比的艺术伟业——成为了音乐史上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机智性幽默大师。
而奇妙的是,海顿的音乐幽默绝非庸俗的无聊滑稽,它们从不是忸怩作态的人为造作,而是出自对音乐材料内涵的慧眼开掘,因而常常给人带来机智、聪明和精粹的美好享受。

单在PK「幽默性」这个指标上,与海顿喜剧的绅士风度和宽阔幅度相比,贝多芬的幽默或许略显粗鲁,罗西尼的喜剧可能未免低俗,而普罗科菲耶夫则是近乎恶作剧般的捣蛋淘气了。

海顿老爹的音乐既可以非常深沉而富有悲剧性(如他那首奇特的《基督临终七言》),也可以极富画面感和描绘性(如《创世纪》中对天地“混沌”和上帝之“光”的著名描画),更可以极为通俗而带有强烈的民间性(如他的后期交响曲的众多主题)。但最让后人惊叹的,依然是老爹在器乐作品中,所达到的对纯音乐语言的凝聚感和动力性的全方位把握。

在海顿的音乐作品中,可以清晰感到一种音乐家服从于音乐材料的指引、而不是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音乐的健康精神。换句话说,「音乐」和「人」在海顿的作品里,具有某种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平衡。

自贝多芬和浪漫主义之后,这种协调与平衡便被永远打破。也正是这种“个性”与“共性”之间的短暂和谐,加上海顿本人的无敌天赋,成就了一个史上最不可替代的音乐家。
有些人听海顿,会觉得味道太淡,没有直指人心的力量,随便听听可以,醍醐灌顶不能。但如果有耐心再多听一些,便会品出一丝海顿的真味——一种超越快乐与忧伤的不可思议的美。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海趣乐享

简单享受美好音乐



长按左方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 海趣乐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