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 课程笔记 第五讲:用出色的渲染为作品加分--V-Ray建筑渲染心得

 

文中所涉及素材已得到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编者按:感谢许子建老师的精彩分享!简明的分析与总结让我们懂...



文中所涉及素材已得到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者按:感谢许子建老师的精彩分享!简明的分析与总结让我们懂得:一张效果图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优秀,不仅是构图与色调的完美,更是对于作品背后的思想与灵魂的精确传达。

| 主讲人 |
对于从事建筑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效果图”已经是一个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词了,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效果图的重要性无可厚非,无论是方案汇报还是作品集制作,效果图和分析图、施工图一样,是一个建筑方案表达所必备的要素。

很多朋友一直把效果图看作是一个重技术而轻思想的事情,认为只要软件学到位了效果图自然也不会差。其实并不然,一张效果图的好坏与否,不是取决与画面制作的有多么精细逼真,而是取决于如何发挥出效果图应有的作用,突出作品应该传达出的信息。这里我总结了一些效果图的优秀范例,希望能通过本次的分享让大家有所收获。
| Why Rendering ?|
首先我想通过以下三个案例具体说明效果图相对于分析图,施工图有什么区别?在表达方面它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以及什么样的劣势?
BIG | Amager Bakke Waste-to-EnergyPlant
这个案例是BIG公司在哥本哈根设计的电站项目,目的是把城市中的废物进行收集并转化为能源再供给城市需求。我们从第一张图可以看出,在这个作品中其效果图并没有表达很多建筑的细节而是把大量的笔墨用于建筑周边环境氛围的渲染,反应出建筑在真实环境中的状态。建筑本身的空间功能以及立面风格则是通过Diagram和Architectural Drawing进行展示的,所以这里我们可以得出,效果图相对于Diagram和Architectural Drawing的图纸会具有更多的可视性,更多的真实性与更多的体验性



OMA|New Media Campus
第二个案例是OMA在柏林设计的新媒体学校,同样顶部是一幅室内空间的效果图,下面是两张Diagram。这三幅图片所表达的重点都是相似的,即:建筑空间中的一些活动,而下面的两张Diagram除了能表达空间中的活动还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比如建筑的体量以及各个功能空间的关系,而效果图传达出来的信息更多的是一种光线与质感。所以相比较于Diagram来说效果图在全局感与信息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在表达场所感与质感方面会更胜一筹,表达活动信息的功能两者则较为接近。因此,我们在做效果图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创造场景与活动而不是试图用效果图去叙述太多的信息
从这个图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效果图相对于Architectural Drawing都可以通过“比例人”作为参考反应空间的体量,但准确度绝对要弱于Architectural Drawing。所以效果图可以多用于创造一些独特的视角来突出场景信息与空间关系,比如下图。

| What to Render ?|
在了解效果图、Diagram与Architectural Drawing三者之间区别后,怎样渲染,怎样选择合适的渲染内容就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内容了。

作为一张优秀的效果图需要有哪些必要的属性呢?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点:1.信息性 2.艺术性 3.拟真性。其中信息性指的是设计的表达,例如概念、空间、氛围等;艺术性指的是色调、画面的角度以及光影效果;拟真性则主要是从细节方面去呈现,例如周边环境、人物活动、配景等等。这里我挑选出了一张比较有代表性的效果图为大家具体解释一下这三种属性的意义。

隈研吾|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
这张由隈研吾设计的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室内效果图就很完美的展现了优秀效果图所具备的三种属性。由室内延伸至室外的屋檐,屋顶透进来的自然光带,错落有致的座椅以及地板映射出的阴影,这些元素的组合都具有信息性的表达作用,不但很好地突出了空间的流动感同时也表达出了休憩观赏的空间属性。

从艺术性来说,屋顶的光源与从幕墙射入的阳光自然地连接并柔美地贯穿于整个图面,将人们的视线自然的汇聚于场景中端坐人物上,整个室内空间安静祥和的氛围便油然而生。

拟真性就更加显而易见了,无论是室外的植物配景还是室内的建筑材质处处都体现了真实世界的材质感受。因此,这张效果图是一张能够经得起细细品味并且准确传达作品理念的优秀范例。
| Rendering for Portfolio |
如果希望效果图在艺术性与真实性层面有一个很好的表达所需要的不单是艺术素养与技术运用的长期积累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从一个学生作品角度而言,这一点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们应该着重于作品信息性的表达,其次是艺术性,最后再是真实性。那么有哪些手段能突出效果图的信息性的表达呢?这里我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方法作为参考。

1.场景-氛围的创造,包括构图、角度、环境、配景……通过场景氛围对比与营造,突出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的关系。





2.故事-活动的创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弱化建筑主体,突出建筑作为使用载体的属性。





3.质感-物质的创造,包括材质、光影……利用光线以及配景突出建筑主体的质感表现。





| How to Render ? |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效果图的形式不拘一格,是为了突出设计要表达的重点

1. 当有了一个完整的方案之后,我们首先考虑的重点就是想要通过这张效果图表达什么东西。

它可以是一个故事的片段……



可以强调一种空间与光线的对比……



可以表达一个流动的光影……



2. 表达内容确定之后就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

比如高一点的视角表现建筑与环境场所的关系……



低一点的视角突出建筑的体量与张力……



3. 紧接着则是填充场景空间,这里的填充并不是指的增加方案模型,而是通过一些配景窍门地强化空间功能或是空间本身。

长条形的树干作为艺术装饰悬挂于顶面,强调了空间本身的进深感……



密集垂直的灯线突出了竖向空间,阵列排布的桌椅板凳强调了空间的学习属性……



4. 最后我们需要的就是为效果图选择一个重点

它可以是一个人……



可以是一棵树……



可以是一种材料……



亦可以是一束柔光……

| 课程总结 |
作为学生,想要完成一张真正意义上高品质的设计效果图,除了适当的技术运用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认真从作品本身出发,去思考效果图相对设计方案应当传递出的信息与艺术张力。最好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的分享大家在日后的学习与设计中能够做出更加完美的效果图。

LAC第一期的出国作品训练营课程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这里小编预祝大家能够渡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假期,我们来年再见!

求关注,放肆点!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联合 Linking | 学术 Academic | 创新 Creation
  • 联合而不仅是连接--我们搭建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更联合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把宝贵的经验与大家互通分享
  • 学术而不仅是学院--我们不仅提供学院的教学环境,努力创造活跃,互动,平等的课堂气氛,更注重学术知识的研究、整合与传播
  • 创新而不仅是创意--我们培养的是学生全面的能力,不仅有好的思想,更有强大的技术,有把创意变为现实的能力
成为导师 | 应聘方式
|我们将不断寻求有经验、有实力、乐于分享的归国建筑大神们。利用碎片时间分享学术经验,做一个巨人让后来者站在咱坚实的肩膀上!

|发送姓名、毕业学校、专业、有效联系方式及代表作品到hr@lac-studio.com


    关注 LAC留联学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