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校庆丨国内外30位院士齐聚西南交大共话轨道交通前沿科技

 

5月15日下午,九里校区国际会议厅宾朋满座、群英荟萃,30位院士和来自日本、英国、德国、南非、巴西等国家及台...



5月15日下午,九里校区国际会议厅宾朋满座、群英荟萃,30位院士和来自日本、英国、德国、南非、巴西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轨道交通领域专家齐聚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前沿科技论坛,围绕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展开讨论,碰撞智慧,引领思想。高端学术盛宴为西南交通大学120周年华诞送上祝福。





与会的国(境)外专家有: 2010年度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北海道大学工程院部教授Akira  Suzuki先生,南非工程院院长Robert Pullen院士,巴西超导磁浮专家Richard Stephan教授,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刊《铁路与快速运输》主编Simon Iwnicki教授,台湾系统工程及管理专家徐言教授,德国舍弗勒集团工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Stefan Spindler博士。出席本次论坛的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共30位,他们分别是沈志云院士、李德仁院士、刘宝珺院士、钱七虎院士、谢礼立院士、王梦恕院士、钱清泉院士、朱中梁院士、刘友梅院士、孙永福院士、何华武院士、秦顺全院士、翟婉明院士、邓文中院士、刘人怀院士、葛昌纯院士、陶文铨院士、唐叔贤院士、多吉院士、龚健雅院士、李树深院士、何满潮院士、崔鹏院士、杜彦良院士、杨华勇院士、李应红院士、任辉启院士、闫楚良院士、罗安院士、王复明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国家铁路局党组成员郑健出席论坛。

论坛开幕式阶段由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主持,学术报告阶段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钱清泉院士、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Freddy  Boey教授主持。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在论坛上致辞。他说,当前我国大力实施“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的战略,轨道交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与轨道交通有关的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也层出不穷,轨道交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他相信,论坛的召开必将对轨道交通研究方向和发展战略达成深入共识,必将为中国轨道交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新的源泉和动力。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一如既往继续关心和支持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科的整体建设,为学校发展多提更多更好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学术报告第一阶段,中国工程院何华武院士、王梦恕院士、刘友梅院士,中国科学院翟婉明院士分别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钱清泉院士主持第一阶段报告
何华武院士报告的题目是《跨入国际先进的中国铁路》,他首先分析了中国铁路现状,中国铁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路网规模、移动装备、运输水平、安全生产、创新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何华武院士指出了中国铁路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更快捷方便,更安全可靠、更智能高效,更低碳环保,更可持续发展,并对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何华武表示,中国铁路创新发展需要母校的创新奋斗,非常期待母校在铁路创新项目中取得更多的成果,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王梦恕院士以 《重大工程建设理念和方法》为题作了学术报告。结合自己的工程经验, 他介绍了十大重大工程建设理念,包括:搞工程要在一线搞,不是要留下遗憾和灾难;工程规划、设计、要重视三个指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特大工程、困难工程、地下工程必须具备百年以上的寿命;工程建设必须以八字方针为基础,就是“安全、可靠、适用、经济”;不合理工期、不合理方案等是要杜绝;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全过程安全、质量监管,应加强风险防范分析和措施;建设工程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创新的主要思路;交叉学科互相渗透产生的创新思路;没有特长隧道的施工技术就没有高铁;设计施工指南是设计施工规范的基础,不能套用,应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性引用。
刘友梅院士的报告题目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培养》,他认为,装备制造强国体现在“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创新是源头,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就此,他分析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指出,创新型人才要有追求真理和敢于创新的志向和勇气,高等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他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提出了建议。
翟婉明院士的报告题目是《高速铁路大规模运营面临的科技挑战》,在简要分析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现状后,他指出,中国高铁大规模的运营必然会面临很多科技的挑战。翟院士以详实的例子,分析了跟动力学相关的几个方面挑战,主要包括:不同的动车组和不同的轨道结构长期运营之间的匹配速度的问题,高铁基础结构疲劳损伤和性能的问题,高速铁路运营维护的技术标准体系,高速铁路我们的实时动态的监测与安全的预警技术等。

翟院士表示, 中国高度铁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发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也给我们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希望广大铁路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才俊牢牢抓住机遇,一方面潜心基础研究,攻克高速铁路前沿科技问题;另外一方面迎接技术挑战,破解重大工程实际难题,为我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学术报告第二阶段,国(境)外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Freddy  Boey教授主持第二阶段报告
巴西超导磁浮专家Richard Stephan教授以《超导磁浮项目》为题作了报告。他重点介绍了巴西超导磁悬浮开展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他认为,磁悬浮技术能够为各行各业都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希望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磁悬浮技术的课程和研究中。最后,Richard Stephan教授说,磁悬浮工程从经济、生态等方面来看都是一项可持续的工程;磁悬浮列车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列车,它是有翅膀的,它能够帮助人类飞向未来。他希望西南交通大学和他所在的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在未来开展很好的合作。
2010年度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北海道大学工程院部Akira Suzuki教授作了《一项实用科学示例:由有机硼偶联反应事先有机合成》学术报告。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过程和成果,以及该研究成果在医疗领域、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等。
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刊《铁路与快速运输》主编Simon Iwnicki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论轮轨关系》。他首先介绍了轮轨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方法论。Simon Iwnicki教授说,我们在技术层面会有更高的需求,尤其是轮和轨之间、轮轨材料等,希望相关领域科技不断发展,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提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台湾系统工程及管理专家徐言教授以《台湾轨道交通工程及营运面面观》为题介绍了台湾的轨道交通。他从系统工程与营运管理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台湾三大轨道系统:铁路、捷运、高铁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表示,希望得到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专家的指导,希望与会院士专家能够更了解台湾的轨道交通建设,从而建立未来双方合作,从事更大的交通工程营运,共享成果。
南非工程院院长Robert Pullen院士介绍了《南非的高速铁路现状及35年交通发展战略》。他介绍了随着南非政治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南非铁路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南非铁路发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南非交通发展的“2050计划”,即2050年之前实现国家运输总计划。Robert Pullen院士还介绍了南非人才的培养计划,特别是和中国进行的“中非中国5+5大学的合作协议”“中非合作论坛”“南非中国交通合作中心”(SACTCC)等,不仅是交通运输领域,在管理、农业、矿业、制造业等方面,中非都有很多的合作,他希望双方可以进行更好的合作和更好的实践。
德国舍弗勒集团工业事业部首席执行官Stefan Spindler博士以《高效驱动,驰骋未来》为题介绍了舍弗勒集团的情况。舍弗勒集团是全球范围内提供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直线和直接驱动技术的领导企业,也是汽车行业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应用领域高精密产品与系统的知名供应商。Stefan Spindler博士重点介绍了舍弗勒集团的铁路轴承状态监测系统、转向架的监测服务等铁路相关领域产品和服务,并表示希望和西南交通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
尹力省长会见参加轨道交通前沿科技论坛的两院院士
5月15日下午,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会见了前来参加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前沿科技论坛的1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尹力代表省委、省政府热烈欢迎两院院士来到四川成都,感谢各位院士对四川省和西南交通大学的关注、关爱与支持。他充分肯定了西南交通大学在四川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别是轨道交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领头羊作用。

来源:西南交大新闻网
作者:崔良平 
学生记者:徐娇 朱奕丹 袁新 赵旭
摄影:鞠红伟 张劲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朱莹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 竢实扬华 交通天下丨西南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0周年


    关注 西南交通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