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风采 学科名片丨西南交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

 

一流风采 学科名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南交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学科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绩效指标,事关学校长远发展。日前,针对“双一流”建设,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双一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强调:“这是中国大学冲刺世界一流吹响了冲锋号,更是像西南交大这样一所谋求复兴的学校吹响了冲锋号。我们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推动西南交通大学整体迈入一流。”校长徐飞指出,“双一流”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持“以创促建,重在建设”,按照“双一流”的标准开展各项工作。 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号角已然吹响,新闻中心统一策划,《西南交大报》开设“学科风采录”栏目,交大新媒体推出“一流风采 学科名片”展示,回顾学科建设情况,总结学科发展成就,为学科建设呐喊、鼓劲。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南交通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



学科概况
自1896年建校以来,西南交通大学测绘学科一直服务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国土资源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内最早创办航测专门化(1956年)、最早开展铁道航空摄影测量研究生培养(1961年)。目前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轨道交通测绘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学科确立了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学科定位,现已发展为国家“211工程”、“特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国家“2011计划——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支撑学科和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
目前,测绘学科已形成“千人计划—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多层次的师资队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12 人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包括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讲授 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四川省“青年千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 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另聘有海外院长1 名,7 名青年教师入选学校“竢实之星”和“雏鹰计划”。

测绘学科近年来大力加强科研平台与基地建设,已形成“国家实验室—国地联合实验室—省部级实验室” 多层次的科研平台体系,联合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2011协同创新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拥有“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测绘局“应急测绘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防科工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四川省数据与应用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
主要成绩
近年来,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在传承和发扬铁道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测量数据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等传统优势学科方向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GNSS理论与技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特色。
近4年来,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161项,其中承担纵向课题104项,承担的国家级课题34项,含973、863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在测绘、遥感、GIS 三大学科方向国际权威期刊JGR、EPSL、IJGIS、AAAG、RSE、TGRS和ISPRSJournal 等发表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共10余项。

学科已为我国轨道交通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高级人才,杰出代表包括:老一辈著名大地测量学家与地图学家方俊院士、摄影测量学家罗河教授、大地测量学家李庆海教授;当代杰出代表包括“千人计划”学者李志林、“千人计划”学者周国清、“长江学者”朱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长进、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寿兵等;新一代优秀青年人才已崭露头角,包括“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袁林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曹振宇等。


社会服务贡献
学科积极主动服务我国高速铁路、智慧城市和防灾减灾等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构建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教学、科研、服务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
学科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海达等企事业单位组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应急测绘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验科研平台举办了ISPRS主席团会议和ISPRS主席团学术报告会(2012年)、中国GIS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2012年)、铁路测绘新技术研讨会(2015年)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学科在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雷达干涉测量等方向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建立了我国高速铁路精密测量理论及技术体系,制订了我国首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成果广泛应用于京沪、武广、兰新等十余条高速铁路重大工程;研制了国内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GNSS多星座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平台;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以“一库三心一系统”为核心的四川省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建立了永久散射体网络化雷达干涉测量(InSAR)理论与方法,为我国高铁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相关链接

一流风采 学科名片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

一流风采 学科名片丨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

一流风采 学科名片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

文字:夏小童
制图:交大新媒体中心 陈琳娜
来源:《西南交大报》 第695期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罗艺菲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 中国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哪家强?艾瑞深报告西南交大排名第一


    关注 西南交通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