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信仰的挽歌

 

当荧幕缓缓推开,广阔的西北山水风光慢慢呈现,黄土地的厚重与淳朴穿越了岁月的长廊,开始述说一个逝去的故事,一声悲凉的感喟,一曲生命的挽歌,一份执守的信念。...



当荧幕缓缓推开,广阔的西北山水风光慢慢呈现,黄土地的厚重与淳朴穿越了岁月的长廊,开始述说一个逝去的故事,一声悲凉的感喟,一曲生命的挽歌,一份执守的信念。



与小说相比,电影的人物、情节设置都更为简单。电影讲述的是焦三爷、游天鸣师徒两代人对唢呐技艺的传承与坚守。“唢呐”在这里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更是一代唢呐人的精神信仰。“黄河岸边,不能没有唢呐。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着命把唢呐传承下去。”所以,焦三爷最终选择把唢呐的未来交给“德”行更高的天鸣,而不是天赋更高的蓝玉。拂去厚重的尘埃,焦师傅打开他那箱珍藏了一生、历经几代传承的形态各异的唢呐,每一个唢呐,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骄傲地记载着唢呐曾经辉煌的历史。焦师傅把它们郑重地交给徒弟天鸣,并反复告诫他“不要盯着那点钞票,更要盯着手中的唢呐。”     然而,在四季的轮转交换中,在世事的日益变迁中,曾经响彻天空的高亢嘹亮的唢呐声,在历史的兴衰更替中,在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发展中,却渐于消弭凋零。唢呐技艺,已由辉煌一时到日薄山西。以焦三爷为代表的唢呐艺人的地位,也从曾经的德高望重到如今的备受冷落。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也是中国人精神信仰缺失的写照;是在城市与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传统乡村文化处于尴尬、无奈的生存境遇的写照。    当曾坐在太师椅上气派十足的焦三爷痛心地看着被踩碎一地的唢呐,当曾团结一致的焦家班兄弟迫于无奈打起行李踏上艰难求生路,当曾以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唢呐匠为梦想并引以为傲的父亲也开始嗤之以鼻,当从懂事起人生中就只有唢呐的游天鸣在西安的古城墙上面对乞讨的唢呐匠人卑微的身影……这一刻,所有的信念与坚守,似乎在刹那间崩塌,被击垮。    但是电影始终有那样一股“倔性”在里面,它所赋予的“唢呐”及唢呐主人的形象,总是那般朴素、厚重、坚定。在焦三爷的心理,唢呐的地位不容撼动,他不能容忍唢呐的“规矩”被破坏,并为之抗争、奔走。所以,他用尽最后一口气也要为德高望重的窦村长吹起《百鸟朝凤》,直到唢呐那头淌出了血……尊严的意义在他的眼里超越了生死。而年轻一代的游天鸣,终究是没有让师傅失望,继其衣钵,更承其志,他没有在外界的诱惑下迷失,也没有在现实的压力下屈服,他牢记的是:“我跟师傅发过誓的!”  

电影展现的是中国的传统题材,采用的亦是传统的叙事方式,人物形象简单,表达方式也是简单的、朴素的,没有喧闹的场景,没有起承转合的戏剧冲突,但这正是电影的动人之处:多年以后,天鸣还是那个天鸣,蓝玉也还是那个蓝玉,他们一见如故,还是当年那对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多年以后,蓝玉与秀芝为了爱情勇敢地出走,一如当年他们坐在秋千上的单纯幸福;多年以后,师娘看着师傅,眼神里还是那份崇拜与骄傲,怜惜与心疼……电影不是纯粹的悲观主义,穿插于其中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夫妻情,恋人情……都给电影抹上了一层层温情的色彩。尽管电影表达温情的方式,是克制,是冷峻。但正是在这种克制中,更显爱的深邃。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常会想起许多年前的那部《那山那人那狗》,整洁的农家小院、乖巧可爱的大黄狗,质朴纯粹的少年,秀美灵动的山水……这是中国乡村的原生态画卷,美好,静默。这样一幅画卷,在《百鸟朝凤》里,变成了起伏的黄土岭、蜿蜒的河湾水、金黄的麦地、坝上的鸟鸣声、溪边的萤火虫……虽然电影描绘的是西北农村的乡野,但作为一个从南方乡村成长的女孩,我竟获取了很多记忆与共鸣。因为它更多呈现的是每个人记忆中不可挥去的童年,以及在都市文明冲突下对回归自然的向往。



《百鸟朝凤》的导演似乎刻意保留了他心中的这一份美好,多年以后,尽管世事已变,洋乐队取代了唢呐匠,但乡村的老屋依旧,土路依旧,河湾依旧,师傅与师娘在地里弯腰干活的身影依旧。

当瘦小的天鸣弯着腰站在在河湾边上,憋着脸一遍遍吃力地用芦苇杆吸水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霸王别姬》里那一段““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天鸣和当年的蝶衣一样,学吹唢呐与学唱旦角,都非情愿。但最后他们都把在使命与责任中把这件艺术完成得很好,可这也似乎预示着他们悲剧命运的结局:当一个人把艺术当成了信仰,他就注定孤独。正如焦师傅所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固守信念,“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何等的孤绝。当年,屈子沉吟于汨罗江泮,恍然发现庸庸人世,却难有一人知心,或许只有那静默的江水,可以读懂他的孤独。所以,最后,焦三爷只能以决绝悲壮的姿势,守护他的信念,捍卫他的尊严。



《百鸟朝凤》是导演吴天明的最后绝唱,“天鸣”与“天明”冥冥中似乎也暗示了他们的命运相关。吴导像电影中的焦师傅一样,用一曲《百鸟朝凤》告别世人,影片中以唢呐为轴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导演以电影为命的人生?只是,用“一个生命的消亡”来激励“一个年轻生命的成长”,未免有些太过厚重了。我相信天鸣是可以坚守初心的,但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唢呐的出路在哪里?天鸣的出路又在哪里?尽管电影也并未完全绝望,文化局的局长的到来,似乎也预示着唢呐的命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可是,随着传统文化与乡村习俗的消亡,原本用于红白事的唢呐,注定被历史遗忘,即使偶尔被用做非遗的表演节目,也已经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义。    电影的尽头,在焦三爷的坟前,天鸣一个人迎着风,孤独地吹起唢呐,为师傅送行。恍惚中,焦三爷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他,最后终于飘然而去。眼神中的释然,该是亡灵的欣慰。而天鸣眼角留下的那一滴泪,却留给观者无尽的悲痛怅惘。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执守信念的天鸣,他的未来又在哪里?


    关注 骑小车原创文艺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