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丙申年四月十五日

 

读经可以净化心灵,显露佛性。积功累德的最终目的就是智慧圆满——定慧等持,福慧双修!...

雜阿含經卷第一
(三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問訊起居已,却坐一面,語舍利弗言:“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而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不安隱色、變易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意云何?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從坐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優婆塞。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歸依三寶。”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关注 谦悦兰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