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坛2016海外预热圆桌丨第三届复旦-加大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美国时间2016年5月20至21日,第三届复旦-加大青年学者学术会议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WestVillag...



美国时间2016年5月20至21日,第三届复旦-加大青年学者学术会议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West Village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也是今年“上海论坛”继在哥本哈根举办“复旦-欧洲中国论坛”之后的又一场海外预热活动。“复旦-加大青年学者论坛”是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的年度论坛,旨在面向来自全球范围内研究现当代中国社会、政治与经济问题的青年学者提供交流与成长平台,推动海外中国问题研究。相较之前,今年会议的主题“社会科学与中国研究”更关注从社会科学内部的领域多样性视角切入与思考更创新深入的中国研究议题。



在会议开幕环节,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赵文词(Richard Madsen),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许闲博士分别致辞欢迎了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许闲主任介绍了上海论坛发展的详细情况。

首日的会议主要集中在媒体、社会意识、公共政策与管理和政府治理等领域,来自复旦大学的王凯、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JasonWu、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方可成、杜克大学的陆风鸣、欧文加州大学的Henry Hail、清华大学的王宇哲、香港科技大学的何国俊和博洛尼亚大学的袁松等八位青年学者以独特多样的视阈对社会科学内涵下的中国研究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阐释。

从社交媒体对中国公共管理问题的影响到中国媒介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从中国国内扶贫计划对地方经济政治发展到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服务与乡村教育及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从自然灾害的政治经济效应到环境治理、公共关注和金融投资间的多元博弈,各位学人以对中国社会的诚挚关怀为出发点,用独具慧眼的社科路径和定量研究方法,出色地呈现和回答了中国研究领域中日益重要的议题。同时,来自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Molly Roberts、Stephen Haggard和Barry Naughton教授也分别对各位学者的演讲进行了精彩且深入的点评。



会议次日的关注方向包括政治学、社会机制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等方面,来自复旦大学的兰小欢、洛杉矶加州大学的Chao-yoCheng、哥伦比亚大学的刘含章、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的张鹏以及英属不列颠大学的Cary Wu等五位优秀的研究者从当下的社科领域融合与互渗趋势对当代中国研究的影响为切入,展示了各自的研究议题。

从政治内部个体影响力层面的演变到社会网络发展中的各异性,从政治选拔到社会机制创新,从环境治理到经济健康增长,从社会大众对政府的亲近性到社会信任的成长,从历史视点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演讲者们以严肃客观的社科学术研究为起始,同时也饱含了对于中国研究领域的深入体会、理解乃至感悟。来自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史宗瀚(Victor Shih)和贾瑞雪教授在各议题小组展示结束后对本日参讲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独到和全面的评析。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与会嘉宾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交流。

在会议结束致辞之际,圣地亚哥加州大学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光磊教授感谢了各位演讲学者、教授、嘉宾和工作人员对于此次第三届复旦-加大青年学者学术会议不可替代的贡献与帮助作用。



他指出复旦-加大青年学者会议一直以朝向更广泛与深入地融汇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的中国研究学术力量为目标,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圣地亚哥加大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长久以来更是通过不断深化的协同耕耘持续地推进着自身对于“超越传统的中国研究,创新更高远社科境界下的中国研究”这一信念的不懈追求。最后,他强调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圣地亚哥加州大学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诚挚地希望与全球的中国研究学者们携手同行,为中国研究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不断创造辉煌。

上海论坛2016期间,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将与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以及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子论坛,由纳日碧力戈、范丽珠、刘春荣三位担任主席,议题为“亚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向度”。




    关注 复旦发展研究院FDDI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