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忆丨古纱縠行出了个苏东坡

 

纱縠行,“纱彀行”应该是当时眉州的缫丝之处和贸易之地吧。只不过在我们读书的时...



注:本来想转一篇杨绛先生的文章表达下哀思的,无奈发现众多公众号群起而瓜分了先生的文章——纷纷给将先生的文章违规标注了“原创”。在心里默默说声“一路走好”吧,相信先生是“托体同山阿”了,只是我们不舍而已。

纱縠行应该是当时眉州的缫丝之处和贸易之地吧。只不过在我们读书的时候,老百姓都把那里叫着沙锅巷,好象是个卖沙锅的所在。

只有那立在巷口的牌坊,在向人默默地说,我叫纱縠行。“縠”乃“谷”之繁体字写法。眉山话未按规律读若"弗",而是受"毂榖’的影响读若"谷",后来又讹作"锅"。

纱縠行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出了个苏东坡。宋仁宗赵祯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1037年1月),苏轼(1037~1101年)诞生于眉州纱彀行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故址后辟为“三苏祠堂”)。

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诗中说他家是“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其远祖苏味道(648~705)曾任初唐时期武则天的宰相,与杜甫祖父杜审言(约645~708)、李峤(644~713)、崔融(653~706)并称为武后时期的“文章四友”。

这位卓越超群,博学多才的大文豪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开派的人物,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伟人群中,他一直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基地,家庭在交通信息不够发达的农耕时代对人的影响尤为巨大。人之成才,有自然环境的潜移默化,有文化氛围的薰陶,更有重要关系人物对人生目的的确立和制约影响。

苏家三个男人的成绩斐然,就与苏洵的妻子, 苏轼和苏辙的母亲程氏分不开。程氏是个贤妻良母。据载,程氏生于公元1010年,眉山人,系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

程家在四川眉州是一个望族大户,家境非常富有,使程氏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此而通经史,有气节。司马光在为程氏所写的墓志铭中,也赞美她“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苏东坡更赞其母为:“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是一位令人难忘的中国古代伟大女性!

她在眉山城南纱縠行街上租来一栋宅子,就在这里经营起布帛织物的生意。所以苏东坡《志林》说:“昔吾先君夫人僦宅于眉,为纱縠行。”这里就是纱縠行。

苏轼年少时爱好是很广泛的,他时而“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还在土里得到一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的天然石砚。
解放初的眉山中学就在纱縠行里的三苏祠边上,从小南街拐进纱縠行里就是。解放初的纱縠行是眉山的柴市,逢场天倒也人来人往,有几分热闹。

巷口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古纱縠行” 四个大字,想当年的纱縠行,名气应该是有的。进巷口的上首则是当初眉山的发电厂——红星厂,厂小电力不足,所以那是眉山城里的电灯总是发着黄晕的光,暗暗淡淡的,总是叫人愁。

而今,纱縠行老矣,不知还在否?

推荐好文关注后回复数字,可查阅对应热文

【1】苏东坡:人生有十六大乐事!

【2】苏东坡:我对章惇恨不起来

【3】八面受敌:勤学当如苏子瞻!

【4】苏轼丨心中无怨便可无敌

【5】康震丨爱上苏东坡

[/b]
苏东坡传

编辑:刘仁煌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关注 苏东坡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