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穷人巷”电影吗?

 

“烂片”的生存之路。...

在如今茁壮成长的电影产业里,所谓的“烂片”也有他们的生态,如制片、发行、放映等诸多环节,甚至观众需求会标明低端市场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所以在大片厂存在的同时,也并存着专拍粗制滥造的“烂片”的三流电影公司,在好莱坞的黄金时期,就有一批被称为“穷人巷”(Poverty Row)的小公司在残酷的挤压下,过得有滋有味。

“穷人巷”主要包括莫纳格兰(Monogram)共和(Republic)PRC 等等,它们出品的电影,没有办法和米高梅、塞尔兹尼克精心打造的巨制相混淆,观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看上去就会看出来,两类影片品质差距实在是太大。比如莫纳格兰,拍的片子布景简陋、灯光也黯淡、摄影技术粗糙、录音也是糟糕……总之就是,方方面面都不尽如人意,但它还是“穷人巷”里的最佳典范,可想而知其他公司,是有多不堪入目。

“穷人巷”电影有着自己的放映之路。它们在自有的或租来的摄影棚里拍摄,再自行发行,它们没资格登上首轮影院银幕,所以主要目标市场是大城市郊区、中小城市及农村的三轮院线。



因为“双片制”的鼓励,“穷人巷”在一段时间内炮制了大量电影,与大制片厂内部的 B 级片部门一起,填充了市场对 B 级片B-movie,指低预算拍出来的影片,不属于通常所说的电影分级)的庞大需求。后来等大制片厂逐渐撤掉 B 级片部门后,“穷人巷”更是包办了低成本电影的市场。其中像莫纳格兰共和等几家实力稍强的也开始进军 A 级片市场,甚至还得到了奥斯卡奖!

当初的这种“双片制”也真是为“穷人巷”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双片制”人为的制造出了一个低成本的电影市场。这个办法对挽救大萧条时代节节下滑的观众人次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当多院线都效仿,以至于出现了更优惠的“三片制”。这样一来,对 B 级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直接后果是专门从事低端电影制作的小公司数量也随之暴增。

显而易见,这些小公司对统治好莱坞大公司等高级独立制片人并不会构成实质性威胁,但后者并不这么看,所以它们两者之间是既有斗争,也有联合,这就是商人的本性。他们撺掇着行业管理机构 MPPDA 出台了“公平竞争法案”,称“双片制”是不公平的竞争,请求立法禁止院线实行这种制度。

当然,这些大公司真正的目的是把影片需求量降回到正常水平,以达到把低端电影公司驱逐出行业版图的目标。可是,他们的“阴谋”没能成功,努力抗争这个法案的不只是低端小公司们,还有依赖“双片制”而存活的那些地方小院线,更重要的是电影观众的投票,显示出“双片制”的确是“民心所向”,所以最后政府竟然肯定了“双片制”的合法性,这一仗是“穷人巷”赢了大公司。


    关注 拉大剧扯大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