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作探源历程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稻作农业的一系列重大考古迅速改写历史。...



今天,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但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盘中餐,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处却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稻作起源也因此成为国际考古学界和农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印度说”、“云南说”、“东南亚说”等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争论不休。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稻作农业的一系列重大考古迅速改写历史。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和原始耕作工具,比当时认为最早的印度的稻作历史早3000年。1988年,湖南澧县彭头山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稻谷遗存,距今约9000多年,将中国的稻作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1993年,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距今约12000年的稻属植硅石,引起强烈反响。但并没有发现有关水稻的实物标本。1995年11月,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将稻作农业起源时间前推至12000年前!2004年11月19日,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5粒古稻谷,人类稻作起源之谜有望揭开。



不放过任何细节。


巴尔·约瑟夫袁家荣  “我在这里追寻水稻的起源”

———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巴尔·约瑟夫

“我很幸运,能来中国,能来湖南,能来玉蟾岩,站在这里追寻稻作文明的起源。”

11月26日,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巴尔·约瑟夫一边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一边像个孩子似的高兴地跺跺脚下的土地。

我相信这位素以严谨著称于世的教授此刻的兴奋,不是虚言。做为目前国际农业考古界最权威人士,巴尔·约瑟夫一直非常关注中国水稻起源。他告诉记者,大麦、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起源已基本有了定论,但是水稻的起源一直还没有最后确定,有的说是印度,有的说是泰国。1997年,他第一次从美国一本考古杂志上读到“玉蟾岩”这个名字,得知这里竟然发现了4粒距今有12000———14000年的稻谷,十分惊喜,立刻与中国考古学者联系,当年就不远万里来到了玉蟾岩考察,并向中国有关部门提出合作进行“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2001年,巴尔·约瑟夫再次来到江西仙人洞、湖南彭头山和玉蟾岩等地考察,最后决定选择发现了年代最早的稻谷实物标本的玉蟾岩做为这个课题的研究基地。

2004年11月1日,经过外交部、安全部等多达14个部委的联合批准,“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中美联合考古正式启动。巴尔·约瑟夫教授率领他的4名合作伙伴第三次来到玉蟾岩。这也是湖南考古界第一次与美国合作,也是规格最高的一次联合考古。考古队11月19日发现5粒炭化的稻谷,兴奋的巴尔·约瑟夫告诉记者,已经出土的这些古稻谷标本,意味着玉蟾岩在世界农业考古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希望到2006年,中美联合考古队能通过玉蟾岩揭开水稻起源的秘密。

约瑟夫教授是个工作狂,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早晨,白发苍苍的教授和年轻的学生们一起,无论刮风下雨,8点半钟就赶到玉蟾岩遗址,他不仅要指导队员们工作,确定每天工作的重点,自己也常常跪在地上细细搜寻。为了抓紧时间,他和队员们连吃饭都是在附近的农民家中,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晚上,他还要组织专家们讨论问题,忙到深夜。

巴尔·约瑟夫称自己一生没有别的爱好,考古就是他唯一的乐趣。“我小时候凡事都爱问为什么,总想知道每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意思的是,他称自己的考古生涯11岁就开始了。

“我11岁那一年在我家附近发现了一处小洞穴,就自己带上一些小工具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希望能找到什么秘密。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处当年人们用来蓄水的一个小沙坑。18岁时,我就跟着一支考古队到处跑,做他们的实习生。”

对考古如此痴迷的巴尔·约瑟夫,最终成为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农业考古、人类起源学方面的国际性权威。北京大学李水城教授称他的话在国际考古界是“一言九鼎”。

虽然功成名就,梦想成真,但巴尔·约瑟夫也十分谦逊,当记者恭维他是“权威”,是“大腕”,他认真地说:“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团队的合作精神十分重要。这次中美考古也是我与中国考古学家的第一次大型合作,每一个人都非常棒。”为了更好地与中国考古学家合作,他还开始学习中文,随手带着一个小本子要中国朋友们帮他写下“石头”、“桔子”等汉语。

最后,巴尔·约瑟夫还高兴地通过本报表达他对此次中美合作的评价:“我喜欢中国,我很高兴与中国的同伴一起工作。”



吴小红焦天龙

斯迪夫·威娜李水城  “每一个人都非常棒”

蹲着,跪着,站着,初冬天气冻得我们全身发抖,四肢冰凉。

似乎是老天有意要考验我们,作为中美联合考古队进场以来第一家获准采访的媒体记者,11月25日,当我们从长沙奔赴道县玉蟾岩时,全省骤然降温降雨,寒冬似乎一夜之间来临。11月26日我们与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现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在寒风中进行。

但考古队员们是不论刮风下雨的,每天8个小时在洞中无数遍重复着在我们看来单调枯燥至极的动作。用小铁铲、小钢刀、小刷子将探方中的堆积层一层层刮起来,铲到一个小铁箕里再倒入编织袋里,细细记上方位、时间、编号,再经过筛选,将尘土里比较大的物体比如骨头、螺壳等选出来,再将选过的土送到小溪边进行浮选。

通过浮选,任何蕴藏信息的小物件都会被清理出来。每一个人都是一身尘土,忙得几乎没有接受采访的时间。我们只有瞅准他们工作的间隙,进行采访。

作为上世纪90年代玉蟾岩遗址的主要发现者,省考古所所长袁家荣对此次出土的5粒古稻谷看得比什么都珍贵。当记者提出拍照时,他拿出装有古稻谷的盒子时的表情和动作,显得是那么地小心翼翼。

“古稻谷的发现,对研究水稻起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工作需要做实验,而且对一粒谷子进行测年实验,往往会将其损坏,出土古稻谷数量少时便有点舍不得,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

袁家荣透露,人类从狩猎时代如何过渡到栽培水稻时代一直是个谜。那时人们吃的东西都是野生动物和果子,为什么要发展水稻生产呢?是不是狩猎、采野果已不足以果腹了?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粮食危机的出现?古人类又是如何种植水稻的呢?通过此次研究,这些问题将会有一个初步的结论。

对近一个月来的发掘,袁家荣用“非常细致”四字概括。提起几位外国专家,袁家荣更是钦佩有加,他告诉记者,此次中美联合考古研究阵容强大,堪称一次多兵种联合作战,在全国考古史上也是少见的。大家对发掘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很默契,合作非常愉快,

张文绪,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上世纪90年代玉蟾岩古稻谷主要发现者。已经71岁的他看上去不到60岁,因为5粒古稻谷的发现,显得非常兴奋。张文绪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递延的过程,水稻的栽培是一个质的飞跃,对这一飞跃的研究自然就非常重要了。对这些古稻谷的定性,张文绪认为是“四不象”,它们具有野生稻与当今几种稻谷类型的所有属性。

美国Bishop博物馆博士焦天龙认为,经过系统采样、全面测年,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当在12000年前左右,也可能会更早。该遗址是当时人类从事狩猎、采集、居住的场所。至于洞穴的功能布局,进门的左侧是生活区,左侧明显是个冬暖夏凉的地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实验室主任吴小红认为,她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确定玉蟾岩的堆积年代。1995年初步认定为12000年到14000年,这次经过大量地探测样品,收集标本,回去后,通过加速器质谱测定碳十四年代,并仔细分析每一个地层年代的时间和人们的活动。目前,在洞里发现了大量的骨头、木炭,地层堆积物很丰富,地层堆积也很清晰,应当对进一步确定地层年代有很大的帮助。

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告诉记者,这里他来过多次,也参与了前几次的考古挖掘工作。像玉蟾岩这次中美联合考古主要是希望能做得更细致一点。今年这一次的考古工作主要是挖掘了一块宽50厘米,长4米的区域,争取最小的面积里获得最大的信息。



浮选现场

烧炭商讨  记者手记

  一座山洞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洞里住着神仙,高人在那里得道成仙,孙悟空总是碰到各种躲在暗洞里想吃唐僧肉的妖怪。湘西人以为山洞里有洞神,哪家姑娘被他看上了,便身上发出异香,不吃不喝带着美丽的微笑离开人间嫁给他。

在人们的幻想世界里,山洞有着不可侵犯的威严和神秘,有深不可测的力量。事实上,做为人类生存最早的天然庇护所,山洞的确在人类起源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名字。法国拉斯科岩洞里发现的20000年前的壁画,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猿人洞中发现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的头骨……山洞里有一系列惊世考古发现,不断地揭开人类起源的层层谜团。

每一座你眼前沉默的岩洞也许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历史,只是深藏于黑暗之中。如果真的有一天你能唤醒它的记忆,感受它的气息,也许,人类的历史就在那瞬间无声的对话中改变。

比如玉蟾岩。湖南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的一个俗名蛤蟆洞的小山洞。从来没有人知道,这座毫不起眼的湘南岩洞,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道求解人类稻作文明起源秘密的复杂方程式。直到有一天,这里发现了世界最早的水稻,距今12000———14000年。

11月25、26日在玉蟾岩采访中美联合考古队,我们领会到了史前考古的意义。“时间只是感知力的猎物”,史前考古则是捕获文字之前混沌的时间,并将它们努力变得清晰可感的敏锐猎手。

玉蟾岩只是一个湘南大地上随处可见、寂寂无名的岩洞,是一群群像巴尔·约瑟夫、袁家荣一样拷问历史的人们,将那些凝固了沉甸甸时间的铅块融化,雕塑成一幅立体可感的作品。玉蟾岩不再是地图上一个毫无意义的符号,10000年也不再是一个枯燥的数字,它们有了形状、有了重量、有了细节、有了活动的身影与呼吸。年代最早的陶片,古栽培稻谷粒,为我们拼出一幅先民劳动生活的画卷。

那时的玉蟾岩,居住着一支先民,他们不仅善于在山林中猎杀熊、豹、灵猫、鹿、野猪等走兽,在湖泽中捕捞着鱼鳖鱼虾及螺蚌,还吃着猕猴桃、野葡萄、朴树籽、梅这些营养丰富的野生水果。经过长期的观察,他们掌握了飞禽的来往路线,出没时间,找到了捕捉飞禽的方法,成为聪明的鸟禽猎手,能捕获雁、鸭、鹤、天鹅等10种以上鸟禽,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应变力。在草本植物的采集中,他们对40多种植物的观察、分析、采集、食用、加工、储存,也使他们熟悉了这40多种植物的生物习性和对人的生存价值。也许在栽培驯化普通野生稻之前,他们已试验栽培过其他植物了,在长期历尽千辛万苦的的实践中,他们不断地观察这种娇嫩植物的习性。经过很多次栽培失败,终于有一天,它结出了金灿灿的谷粒……

从采集渔猎走向农耕时代,人类经历自身的第一次革命。掌握普通野生稻的驯化栽培这门新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第一次高亮度显现。在一个神秘洞穴的角落,历史留下一处灵性的细节,我们翘首等待它被唤醒的那一天。




标记一丝不苟

“成果”发掘现场  考古

道县玉蟾岩遗址,是一处文化性质单纯、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洞穴遗址。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发现的稻谷遗存,经专家鉴定为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籼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这也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点及水稻演化历史的难得实物资料。此外,出土的火候很低、质地疏松、外表呈黑褐色的陶片,与江西万年仙人洞等遗址出土陶片均为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对探讨中国制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有重要价值。



出土物 玉蟾岩

巾帼不让须眉接受采访

采样入神  玉蟾岩大事记

1、1993年11月省考古研究所首次发掘玉蟾岩,发现了古栽稻和原始陶片,引起学术界关注。

2、1995年10月,省考古所再次对玉蟾岩进行考古发掘,并聘请了农学专家和环境考古专家,实行多学科合作,在这里发掘出了世界最早的原始栽培稻谷和原始陶器片,距今约在12000—14000年之间。

3、1995年12月,玉蟾岩遗址被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2001年3月,玉蟾岩遗址被中国社科院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

5、2001年6月,玉蟾岩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2004年11月1日,“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中美联合考古队进驻玉蟾岩,11月19日发现5粒炭化的古稻谷。


    关注 考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