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话题圆舞曲的前生今世

 

相信大家对于圆舞曲可能都不会陌生,比如奥地利的音乐世家斯特劳斯家族就创作了《蓝色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相信大家对于圆舞曲可能都不会陌生,比如奥地利的音乐世家斯特劳斯家族就创作了《蓝色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当然世界上还有很多旋律优美的圆舞曲作品,如莫扎特和舒伯特就创作过数百首的圆舞曲作品,钢琴诗人肖邦更是把自己独有的个性体现在了他的圆舞曲中。那么圆舞曲究竟有何魅力可以让全世界的音乐家相继为他谱写华丽的篇章呢?



那究竟什么才算是圆舞曲呢?首先圆舞曲这类体裁一般都是三拍子的音乐,其次一般每小节只有一个和弦。 三拍子的强弱风格是强弱弱,圆舞曲的第一拍重拍会奏出和弦低音,在第二个弱拍会在较高的音区奏出和弦的剩余音。



这首由斯特劳斯家族创作的蝙蝠序曲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圆舞曲。大家在听完以后会感觉到第一拍是重拍,第二拍较短促,相比正拍会有点提前,第三拍有点稍许延缓。



那么圆舞曲又是从哪里起源的呢?据书上记载,圆舞曲起源于德奥地区的民间,也是由民间音乐变化而成。最早是在农村,大家听着音乐跳着舞,非常快活!在这之前呢把它归为兰德勒舞曲。在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都写过圆舞曲,但是他们写的圆舞曲更偏向是德国舞曲,而德国舞曲又由阿拉曼德舞曲演变而来,并不完全等同于圆舞曲。下面我们就先来听听同处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韦伯写的《邀舞》。这首曲子是韦伯在自己众多钢琴曲里面最钟爱的一首,因为是献给他妻子的。据维基百科描述:这支曲子描绘的是在舞会上,一位绅士彬彬有礼地邀请一位害羞的淑女共舞,小姐拒绝了,男子更加恳切地相邀,小姐红着脸将手递给男子,两人步入舞池,他们随着优美的圆舞曲翩翩起舞,一边亲切地交谈着,曲终人散时,男子向小姐致谢,带她走出舞池。



很多人写圆舞曲是为了舞蹈的伴奏而写,这也是圆舞曲其存在的意义,比如《春之声圆舞曲》就是我们熟悉的管弦乐队的圆舞曲。



还有一些圆舞曲就不简简单单为了跳舞而写,音乐家谱写出来是为了弹奏,为了炫技!比如肖邦写的降D大调圆舞曲,又名“小狗圆舞曲”或者“1分钟圆舞曲”。



听完以后是不是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呢——感觉有一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狗在转着圈咬自己的尾巴,可怎么也咬不到。(此处应该有视频,可惜并没有,只能让大家自行脑补了)

音乐发展到20世纪,圆舞曲又有哪些变化呢?这里小贝介绍两首圆舞曲和爵士想融合的曲子,让我们感受一下跨界的音乐风。



还有一首就是由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爵士组曲》中的第二首,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因为当时前苏联是禁止美国的”腐败之声“——爵士传入俄罗斯的。肖斯塔科维奇通过一些委婉的方法把爵士慢慢带入国内,虽然这首曲子还是圆舞曲的感觉更加浓厚点。



听了这么曲子,大家最喜欢哪首呢?快点来投票吧!


    关注 琴声悠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