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电源人】加强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新跨越、新发展开拓新领域,研发新技术—高速动车XX型换气装置用逆变器研制工作纪实2014年10月,我公司与青...

新跨越、新发展
开拓新领域,研发新技术


—高速动车XX型换气装置用逆变器研制工作纪实
2014年10月,我公司与青岛宏达赛耐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协议,赛耐尔公司委托我公司为其试制XX型换气装置用逆变器及电机,带风机负载,组成动车换气装置,实现车厢换气,保证车内舒适性功能。

产品应用在高速动车上,对我公司是又一次新领域的研究与探索。该类产品在我公司尚属首例,技术难度大,项目周期非常紧张,整个研制过程困难重重。

电力电子研究室主任姜宇和事业部段晓丽博士作为项目负责人,协调对外工作事宜,提供技术支持。电机室张璐作为电机主管,负责电机设计和逆变器机箱设计。电力电子室高庆作为逆变器主管,主要负责硬件设计,韩旭负责软件开发,陈亚平负责逆变器三维模型设计,王晓波负责产品整套图纸出版。事业部钟尧、刘文昉、赵喜阳也加入到项目组中。

逆变器额定400V交流输入,对可靠性及安全防护措施等级、产品设计、调试、试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且动车电气产品遵循的铁路标准与航空类电气产品标准有所不同,整个设计任务时间节点紧,难度大,充满了挑战性。

逆变器采用的控制算法在我公司是“头一份”,每一步探索都充满不确定性,在整个调试过程中,必须谨慎仔细。往往一个控制参数的校正就需要做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试验。高庆和韩旭经常一进实验室就站一整天。在遇到技术难题时,姜宇和段晓丽经常和技术人员一起加班,尽管辛苦,但每解决一个问题,大家都有说不出的喜悦。

逆变器原理件调试印证了整个算法的可行性,正式件的设计完全严格按照协议要求,进一步完善了逆变器性能。

2015年8月份,逆变器正式件的全部零组件加工到位,三台逆变器的整机装配由电力电子室独立完成。整个逆变器外形尺寸较大,单个组件重量大,装配起来困难重重,往往需要几个人一起配合才能完成某一组件装配。调试过程也满是艰辛,整个调试过程所有的印制板级测试都需要半蹲着弯腰进行,一轮测试完毕双腿就已发麻,有时大家干脆直接席地而坐,趴在电路板上查印制线、核对器件。电动机实验室里电机转动的嘈杂声、冷却泵的嗡嗡声,油源车飞溅着呛人的油雾,环境十分恶劣。为赶进度,大家塞着耳塞,戴着口罩,心无旁骛,继续调试,逆变器性能也越来越优化。

2016年5月10日,青岛宏达赛耐尔公司相关人员到西安研发中心,现场参观逆变器带载电机运转,并交流了下一步逆变器研制工作的相关事宜。演示现场,逆变器工作状态良好,各方面功能满足协议要求,青岛方对我们目前的研制成果非常肯定,并表示要续继续合作。

随后产品将交付青岛方,进行换气装置系统联试。如果产品最终能应用于高速动车,将为我公司占领民用高速动车市场奠定技术基础。


47所电驱动室两套高压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产品在主机联试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2015年10月开始,经过半年艰苦卓绝的奋斗,47所15室终于按期完成了两套为某重点型号油泵、环控泵配套的高压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研制工作。日前在主机联试试验过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一”收假,董湘辉、杨伟舟便携带产品前往103厂进行系统联试。抵达103厂后,董湘辉和杨伟舟很快完成了试验接线,开始试验。试验过程中出现了油路流量严重不达标的情况。面对该情况,董湘辉,杨伟舟首先对试验接线再次进行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对试验数据和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判定故障原因是103厂泵出现问题,立即与103厂设计员进行了详细的沟通,消除客户对我公司产品的顾虑。

随后,103厂设计员对泵的叶轮进行了多次调整,到晚上9点仍没有进展。对此,董湘辉和杨伟舟毫无怨言,出门匆匆吃过晚饭后,他们再次回到试验间,与103厂的设计员并肩奋斗到深夜,最终解决了问题。接下来的几天里,董湘辉和杨伟舟两人尽职尽责的配合103厂完成了油泵系统的试验。

紧接着环控泵系统的装配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由于是原理验证产品,为确保装配正确,董湘辉和杨伟舟亲自开展了装配工作。尽管试验条件受限,电烙铁,压接钳等工具操作起来很不顺手,好在董湘辉不仅设计工作出色,焊接水平也不逊色于专业工人。两人克服了工具老旧甚至缺乏的困难,出色细致的完成了最后的装配工作,并最终顺利完成了试验工作。在试验期间出现的问题,他们总会耐心向客户解答,并同103厂工作人员一同分析问题,尽职尽责的配合客户进行各种尝试与改进工作。

此次联试,103厂不仅对我公司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给予了肯定,对我们公司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以及优质服务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希望我们能够与他们共同努力,开拓进取,向主机单位提供更加可靠,稳定的系统性产品。

风雨兼程,不断进取
---记第一次通过不锈钢时效NADCAP审核历程

历经一年多的组织策划、方案实施、技术改进和完善,2016年4月初公司顺利通过了PRI公司对不锈钢热处理的NADCAP认证审核,这为我公司又一个特种工艺挤入国际技术舞台谱写了新曲。回首审核历程,始终难忘。

2014年,为进一步完善热处理质量管理,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公司要求热表厂力争用一年多的时间取得NADCAP审核资质。当时,热处理在NADCAP审核方面起步较晚,热处理过程只限于外委,尚无经验可以借鉴,尤其工艺设备相对落后。但是使命面前,必须接受挑战。在准备阶段,热表厂加强了沟通交流,缩短外委周期,降低外委成本,在内部,通过完善民机产品加工能力进行突破。

为确保认证审核如期进行,热表厂厂长助理牟宏斌组织相关人员消化标准,划分责任,制定节点,严格考核,制定、评审规范。为了使该项工作每一步都能取得阶段性的进展,牟宏斌除了每周作业会对各项计划进行检查外,还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对难点集中问题协商处理,对于跨部门需协调的事项,他积极沟通、协商。2015年上半年,热表厂组织编制各种控制性规范共计18份,为确保分厂科研生产不受影响,分厂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连续对规范组织评审,完善规范。

NADCAP认证主要围绕操作加工展开的,即从生产准备到产品交付看工艺文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规范执行过程中,操作者陈英、李强和侯亚峰认真学习工艺加工要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向工艺人员请教,他们很快熟悉了过程控制的全部要求,尤其关注的细节的要点也掌握得极为全面也没有丝毫的差错。同时,热处理检验室王富秋主任和检验员蔺尚荣积极配合,他们认真学习规范,遇到要点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向工艺人员咨询。按照新增规范检查记录,完善资料准备,一丝不苟,在工艺人员的多次指导下,通过对试样加工流程进行监控,很快熟悉了规范要求。

热处理过程复杂,流程长,涉及到细节多,一般首次NADCAP审核中不符合项的上限为12个一般不符合项和9个重大不符合项,而本次NADCAP认证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共提出6项一般不符合项。在不符合项整改阶段,国际合作部郑玉兰与理化中心主管人员及热表厂技术人员等认真分析问题,完善证据材料,最终使6项不符合项如期关闭,为公司顺利取得NADCAP认证资质画上了句号。

风雨之后才会见彩虹,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断提升现场质量管理、加强流程管理是热表厂的任务,分厂将以精益生产思想统管全局,持续改进,进一步用民机产品的质量管理思路为公司军品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携手共创电源美好明天!

点住我,进行识别,期待您的关注哦!


    关注 聚势微电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