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夜话】《名相赵汝愚》连载之三:天风海涛

 

赵汝愚的宦海生涯中,与福州结下不解之缘。他曾先后两次担任福州知州。第一次是淳熙九年(1182年)五月,赵汝愚以集英殿修撰身份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到淳熙十二年(1185年)十二月离任。绍熙元年(1190年)十一月,他又以敷文阁学士、中奉大夫...





赵汝愚的宦海生涯中,与福州结下不解之缘。他曾先后两次担任福州知州。第一次是淳熙九年(1182年)五月,赵汝愚以集英殿修撰身份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到淳熙十二年(1185年)十二月离任。绍熙元年(1190年)十一月,他又以敷文阁学士、中奉大夫再知福州。罢相之后,又曾授观文殿学士出知福州,但此次实未成行。赵汝愚两知福州,做了不少造福当地百姓的事。

南宋宰相 赵汝愚


淳熙十年(1183年)他上书请求疏浚福州西湖,奏折中说:“州西旧有湖,溉民田数万亩,后为豪猾淹塞为田,遇旱则西北一带高田无从得水,遇涝则东南一带低田沦为巨浸。汝愚请复开浚”。朝廷批复表示同意。这年冬天,赵汝愚即从州库提钱数百缗(mín)彻底开浚西湖,使受利的三县(闽、侯官、怀安)民田达一万四千余亩。第二年八月,福州连续下雨两个多月,三县民田幸赖西湖而不受涝。朱熹为此作了《次赵汝愚开西湖》诗二首,其中有“百年地辟有奇功,创见犹惊鹤发翁”“酬唱不夸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等诗句,对赵汝愚的举措满心欢喜并极为赞赏。又在湖上建“登澜阁”,并品题“西湖八景”,至今成为福州的名胜。赵汝愚还在福建推行以发给粮米劝谕民户前来附籍的办法,此举一方面可扩大在籍人户,使之安居,另一方面又以粮米赈济穷人,使之安居乐业,达到促进农业发展目的。

福州人民对赵汝愚在福州任职期间所做的贡献是非常认可的。楼钥(yuè)《攻媿(kuì)集》卷九十四《周必大神道碑》中这样说:“赵汝愚在福州,百废俱举,孜孜国事,殆不多得”。 当时福州府学中门之东建有“名宦祠”,赵汝愚和蔡襄等人就以“名宦”被后人所景仰。从《福建通志》卷二十九《名宦》前的序言“晋、唐以还,若严高、李茸之兴地利;李椅、常衮之振儒风;蔡襄、辛弃疾、赵汝愚之补偏而救弊”“其遗爱在民有以也”等文辞,可以看出后人对他的崇敬之情。

而在福州鼓山灵源洞摩崖石刻的史话中,还有着一段堪比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佳话,这段佳话的主人公就是赵汝愚和朱熹。

淳熙五年(1178),理学大家朱熹在冠山东山书院讲学期间,与赵汝愚结下了深厚友谊。两人都志在弘扬理学,期盼“得君行道”,同声相求,灵犀相通。朱熹在余干与赵汝愚交游时,曾留下《访赵汝愚过东洲》、《访赵忠定过金埠》等诗。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淳熙十四年(1187),因受谤而隐晦多年的朱熹,辞掉江西提刑的任命,匆匆来到福州拜访知州赵汝愚。不料此前一年赵汝愚已调往四川任制置使去了。于是,朱熹率领门人王子合、陈肤仲、潘谦之、黄子方四人,登鼓山拜谒赵汝愚礼请来山主持的元嗣方丈,又登上僧人建造的水云亭(又名临沧亭),在亭的外墙上目睹赵汝愚于淳熙十三年(1186)即将赴川任职时的题刻:“灵源有幽趣,临沧擅佳名。我来坐久之,犹怀不尽情。褰(qiān)裳步翠麓,危绝不可登。豁然天地宽,顿觉心目明。洋洋三江汇,迢迢众山横。清寒草木瘦,翠盖亦前陈。山僧好心事,为我开此亭。重游见翼然,险道悉以平。会方有行役,邛蜀万里程。徘徊更瞻眺,斜日下云屏。”朱熹睹物思人,感慨万千。于是,留下了一方一气呵成、潇洒飘逸、表达强烈的思友之情的行书,题刻在灵源洞观音阁东边石门附近的岩壁上:“淳熙丁未,晦翁来谒鼓山嗣公,游灵原,遂登水云亭,有怀四川子直侍郎。同游者:清漳王子合、郡人陈肤仲、潘谦之、黄子方,僧端友。”“晦翁”是朱熹本人,“嗣公”指的是涌泉寺住持元嗣,“子直侍郎”便是赵汝愚。

四年后,赵汝愚再次入闽任职。次年,即绍熙二年(1191)九月他又登上鼓山,看见朱熹留下的题刻,大为感动,想到远方的朱熹和已逝世的元嗣禅师,心情更加复杂。于是,在朱熹题刻的右侧岩壁上又题刻了一首诗:“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堪叹人生祗如此,危栏独倚更徘徊。”题刻抒发了自己在多年政治生涯中壮志未酬的惆怅心情和对师友朱熹、鼓山住持元嗣等人的思念情怀。诗中的“故人”指的是朱熹,“禅客”则是当时已圆寂的元嗣禅师。

后来,朱熹再次登临鼓山,看到自己题刻旁边赵汝愚的诗作,心潮如海,就从“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的诗句中,节选“天风海涛”四字,镌刻在绝顶峰的山崖上,题款特别注明:“晦翁为子直书”。

朱熹和赵汝愚在福州一直无缘相会,靠题刻来交流友情,这也是古代文坛书坛史上一桩韵事。跨越时空的题刻中传达了真挚的友情,朱熹与赵汝愚二人惺惺相惜的交往成为千古佳话。正因为他们友情深厚,才有后来汝愚为相之后,两人在朝廷上的声气相通、精诚合作,以及在“庆元党争”之中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余干县东山岭宋朝古亭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黄河之声 公众号 


    关注 黄河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