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游学中国笔记3--渔民生活

 

100天游学中国笔记3--渔民生活一路上,当我们告诉别人我们在游学100天的时候,有很大概率会被问道这个问题...



100天游学中国笔记3--渔民生活

一路上,当我们告诉别人我们在游学100天的时候,有很大概率会被问道这个问题:你们不用上学吗?

我们的标准回答就是:我们正在上学呀!

对方第二次疑问就是:那你们怎么学习?

这个不仅仅是在路上被问到,看我的QQ空间都会经常被问。是啊!我们怎么学习呢?

今天我就来简单说说我们怎么学习。

至于什么是“学习”比较“专业”的定义解析我就不说了,我在我那篇“《当我们在游学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中已经写得非常明白了,还没看过的,请稍后点击补补。

我们游学在外,不是一直在不断的走路也不是一直不断的只顾着好玩的,我们就算是在玩某些项目也都是为了让孩子学习体验某些东西,或者让我们来观察孩子的性格特征以便能更好的来调整引导孩子发生改变。





比如前天中午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活动:我们把孩子分成两队,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自己去找菜市场买菜,并且买菜回来之后还要把菜做好当做自己的晚饭。



这里的难题在于,我们地处雷州半岛,这里的人们讲的是雷州话——闽南语系中的一种,雷州话和普通话的差别非常之大,和广东话的差别也很大,几乎就是鸡和鸭讲的程度。同时,这里的居民,特别是在家卖菜的这些人,大多不会普通话

是的,你没看错,他们都不会普通话。我爸爸妈妈就不会!





来到这些国家的边远地区我们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在语言上与世隔绝的地方。这就给他们问路和购买食材造成天然的困难。

虽然困难重重,可还是要去做,去行动,去挑战。

老师一直在后面跟着,可是不会给他们任何的建议,只负责记录和观察。以便项目结束之后我们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

这样也可以让他们在挑战各种困难中去发展出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他们问错了路,我们老师也会默默的跟着“错误”的路走,不会指责或者给他们更正。



这群孩子以前都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比如他们买菜的时候,问的问题不是:多少钱一斤?而是无论遇到什么菜或者肉。

只会问:这个多少钱一个??!!!他们的单位用词都是“一个?!!”





然后相互语言不通的时候,只能靠肢体动作加上脸上丰富的表情来表达了,大家就是手脚并用。

然后他们就深刻体验到肢体语言的实用性和丰富性了,也知道了语言的限制所在。知道了不同地区可以拥有这么不一样的语言语音。

也许会有人担心,那孩子们能做好菜吗?



其实是否能做好菜,或者是否能在吃饭时间做好菜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做菜的整个流程,知道了自己天天在吃的饭菜原来只这样弄出来的,原来我们张口就来的饭菜也来的这么不容易,爸妈每天那么辛苦的为他们做饭菜,他们可曾注意过?







我想经过这一次的亲自体验,比如这次他们自己做的饭菜都很难吃,但也得吃一点。这样更加深刻让他们也感受到了事情的来之不易,以后在家的时候也许会多一个注意点,注意到了爸妈做饭的不易!



只有我们亲自动手做过的事情,我们体验过得我们才会有这个意识来给予注意力!

就好像我还不会开车之前,我坐车基本不看司机怎么开车的,可是当我学车和学会开车之后我再坐车我就会注意到司机开车的一些细节,甚至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水龙大湿的名言就是:体验过,我们才会注意到!





很多家长也会说自己的孩子对外界不太感兴趣,好像对外面的事情不太搭理,注意力不集中,观察能力不好!

其实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些东西他们都没有亲手体验过,自己大脑中没有关于这些事情的经验,所以就不会去注意!

然后和外界的信息沟通就会越来越少,更不用说什么观察能力之类的了。

我们这几天基本都是让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但要自己买菜做饭而且自己洗衣服拖地,动手切菠萝。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东西,可是会给孩子们带来非常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让他们切菠萝,有个孩子竟然说:原来菠萝有皮啊!?!

把我们够搞蒙了,原来他以前见过的菠萝都是被剥皮切好之后的!



所以他们甚至不知道菠萝时长在地里还是树上的????

当让他们把菠萝皮剥开之后还要把菠萝里面的“眼”切下来,他们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菠萝都是有一条条“坑”了,那就是“菠萝眼”被剥之后留下的“坑”!!



当我们带他们到甘蔗园的时候,他们第一眼觉得这就是玉米!!甘蔗长得挺像玉米的有木有??

就像我上大学之后到北方第一次看见玉米我就觉得像是甘蔗一样!!!





比如当我们钓到鱼的时候怎么解钓怎么抓住鱼才不会被鱼刺到?

比如吃各种海鲜,怎么吃虾?怎么剥开螃蟹?

这些都细小的行为,他们都能从中学习到许多。

不但如此,我们还专门拿了中国地图来给孩子们讲解,现在我们在那里,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岛?我们所在的在中国的那个位置?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热带还是温带?讲的是什么语言?属于哪个语言体系?当地人主要依靠什么为生?生产什么样的农作物?……



这就是我们的游学都专门挑那种不被开发的小镇或者村庄的好处了,可以让他们直接深入的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在家里用地图和电脑来讲解这些地理、文化习俗的概念和知识,同时有专门带他们去亲身感受我们所给他们讲解的知识。让孩子们亲自去体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和知识上。

比如气温,他们直接就可以感受到,孩子在家的时候估计还是冬天,很冷,可是在我们这里就直接用冷水洗澡了,还有孩子从小到大从来没用冷水洗过澡,终于在我们这里第一次用冷水洗澡了,并在第二天还继续……(希望他家长没看到哈哈)

他们直接的感受到了我们这里的气温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更多更深入得信息,比如如果气温比较高,那会发生什么?比如会不会睡得比较晚?穿着会怎么样?吃饭会吃的比较清淡还是重口味?如果他们的睡觉比较晚会怎么影响到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又会如何影响到当地人的性格习性?……

只要我们用心引导,其实每一天都有很多教育机会,在生活可以遇上更多这种让孩子学习的信息和知识,就看带领孩子的老师是否有这些储备了。

这些就可以随便发挥了,我们也会结合一些纪录片来给孩子们讲课,比如廖老师就在孩子们去海边回来之后马上给孩子们讲解纪录片《人类星球之海洋篇》……





或者我们讲本地的居民生活状况,就给他们讲本地以前大多是打渔为生,现在海上捕鱼越来越困难之后,又开始转为养殖,养虾养蟹。

然后我们就带孩子们去养虾的养殖场看看,去虾池上做做浮标,并且专门请了我们这几天的各种项目的带头大哥“嚎哥”来教孩子们各种作业。专门和孩子们到了虾池上放网捕虾,然后再和孩子们一起解虾,煮虾,教孩子们怎么吃虾等等一系列的行为。



捕虾之后,嚎哥又带领孩子们去甘蔗地看看我们当地的特产——糖蔗,也就是我上一篇日记所写的用来制作白糖的甘蔗。

晚上还专门抓了自己家养的四只鸡用来给我们制作叫花鸡,教他们怎么盖土窑,起火,拔鸡皮,制作叫花鸡所需要的酱料!





(有个孩子在给及拔毛的时候,忽然说了句,哦,我明白了原来这个就是鸡皮疙瘩呀!)

以前他从来没注意过鸡皮,因为买有亲自给鸡拔过毛,没有亲自用自己的手来感受过鸡的皮肤和皮肤上的疙瘩。以前所见到的都是煮好了的鸡,只管吃就好了。



这里特别提出要感谢@嚎哥 这几天的带领,嚎哥简直就是全能性的人,他本科专业是海上打捞,可是不仅仅在海里他是顶尖高手,而且在做饭做菜,种地耕田等等方面也是绝对高手,他一年制工作7个月,所以幸好有时间来给我们在各个项目上的指导带领,非常感谢!孩子们对他都喜欢的不得了啦~)















平时我们这种靠孩子自己亲自动手来体验学习的各种项目就是我们整个游学的基本模式。我们设计项目,让孩子们动手动脑,结束之后我们来结合这些项目来讲解其中的知识,这样他们的记忆就会非常深刻,因为是他们自己亲自摸过听过看见过感受过的。

我们觉得经过自己体验之后可以更好更快的消化和理解书本上知识或信息,比如有人说我孩子在家学习中国文化,你们孩子怎么到处跑不学习到处玩呢?

我们想想:什么是中国文化?四书五经?

你在家背诵四书五经,滚瓜烂熟。虽然前期我们的知识没有天天在家背四书五经的孩子们多,可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这种全国各地的去体验,从中学习当地的地理,文化,生活方式,当地人的性格等等;然后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给孩子们讲解中国文化相关知识,再给孩子们讲解四书五经,你觉得谁会理解的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呢?谁又会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书本而生长出自己的个人观点和思想呢?

不是说那些经典不好哈,而是说某些书是否是一本“好书”是针对谁而言的,比如《相对论》是一本好书,可是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那就不是好书。

一本好书和一部好电影一样,能够被评为“好”的标准有两方面,一就是材料本身,也就是书本或者电影水平足够,第二就是受众本身,也就是观看它的那个人水平在那里。

比如让我去看《圆觉经》,我就觉得这书不好,因为我看不懂啊,但是给菩萨境地的人看呢?这就是好书了。

我忽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先要把自己提升,增加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之后再来阅读,就可以更加容易理解书本中的东西,更加容易消化书本中的东西。

比如同一本《道德经》,三年前的我阅读,和现在的我来阅读,所得到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能从中吸收更多的营养。

可是如果我们连基本的生活经验都没有就天天去学习这些东西,在没有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前提下能学到多少呢?能消化多少呢?

这就是我们所定义的“学习”!

我们的推崇的学习是“体验”和“知识”相结合,模式就是“了解基本信息——提出疑问——去体验——总结——讲解知识——生长出自己的东西”。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我们在用身体在学习,用全身心在体验世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在体验在个世界!

这不仅是学习之道,更是成长之道,修行之道!

还是我们的教育理念的三句话:

我自己体验,我才会成长。

我自己选择,我才会负责。

我自己思考,我才会智慧。













阿甘游学

行走世界

体验人生

长按指纹、关注我们


阿甘游学:行走世界,体验人生!

QQ: 659420966

电话:13823341987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详情



为了方便阅读后续更多相关文章,可以加水龙老师QQ:659420966

欢迎分享和转载

谢谢


    关注 阿甘游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怎么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