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讲《黄帝内经》之绪论

 

顺时辰与节气,天人相应养身体、时辰对应自然养生法古代养生学家根据前人延年益寿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生活方式与规律...

顺时辰与节气,天人相应养身体、
时辰对应自然养生法

古代养生学家根据前人延年益寿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相结合,总结了十二时辰养生法。在古代,人们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一昼夜中的十二时辰。每一时辰为2小时,具体来说分别是: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寅时3:00-5:00,卯时5:00-7:00,辰时7:00-9:00,巳时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这样,十二时辰就细分为24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从古代起,“天人合一”的观念就被用来解释人体的各种自然规律,时间也不例外,不同的时辰有不同的养生法。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把人的脏腑在十二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了解时辰与养生】

古代著名医典《黄帝内经·灵枢》中有载:“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中医学的宇宙观着重天、地、人合一。人体的健康,会受节气变化、地理环境以及时间运转的影响。每日的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因此,不同的时辰里,人们需要养生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了子午流注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后经历代医家的补充、发挥和发展而不断完善,从而形成极富特色的传统时间医学体系。“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它们分别是中国古代用来计时、标位以及记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流”、“注”两字,乃表示运动变化的概念。在防治疾病方面,古人根据子午流注医学理论创造出一整套子午流注针灸法。从时辰养生这个角度来说,子午流注(也就是中医时间医学)可以充分发挥其独到的优势,突显其特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十二时辰长寿养生法】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导引术。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温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吃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此时或午休,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读书(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散步,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一小杯酒,但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餐后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眼,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抑制。

循四时顺节气养生健康一生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时段,每个时段相隔约15天,每一段就叫做节或气。居于月首的称为“节气”,月中的称为“中气”,二十四节气就是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的总称。二十四节气是历经几千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文化遗产。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迁,会带来风、寒、暑、湿、热等气候环境,对人体的脏腑、气血、经络、生物钟等都会产生影响。掌握二十四节气变化的规律,遵循阴阳五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以大自然的四时变化来调节人体的五脏气血,能使人保持健康。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节气,不仅仅指导着古人的衣食住行,也指导着如何祛病养生、延年益寿。《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生天地间,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更替,还是日月星辰运转,都会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生物钟产生影响。人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才能生存,同时也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健康地发育成长,因此产生了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健康理念,这也是中医祛病养生的理论基石。《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节气的更替变化反映气候的变化差异,这种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的五脏六腑、生老病死。根据二十四节气各自的气候特点,循序渐进地施行身体保养,对疾病预防有积极的意义。比如“霜降”这一节气,所代表的气候含义是气候日趋寒冷,露水逐渐凝结成霜,将要到来的低温会危害秋收作物,农民应抓紧收取田间作物。同时,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胃肠疾病的患者,应该注意保养身体,调整作息、饮食,顺应气候变化,防止疾病发作。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平衡阴阳最关键】

二十四节气生生不息的循环是靠什么推动的呢?“阴阳”是《黄帝内经》养生理念中最核心的基础,二十四节气就是阴阳相互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是阳气开始增长的时候,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阴气开始增长的时候。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春(风)气通于肝,夏(火)气通于心,长夏(湿)气通于脾,秋(燥)气通于肺,冬(寒)气通于肾。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总结出来的。大自然的阴阳是平衡的,大自然维持阴阳平衡是通过阴阳气化来表现的。阴阳气化也叫阴阳的消长转化。从冬至开始到夏至阳长阴消,就是说从春天到夏天是阳长阴消的阶段,因为冬至是阴极,夏至是阳极,阴极则阳,阳极则阴。从夏至开始,又进入了阴长阳消的气候。所以,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它主要是阳长,阳虚的人就应该在春夏的时候注重养阳。反之,在秋冬的时候,大自然的阴阳气化,是阴长阳消,树叶开始凋落了,天气也开始变冷了,阴开始长,阳开始消,阴虚的人就应该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在秋冬的时候养阴,这比其他任何时候养阴的效果都要好的多。



主编简介杨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著名易经学家

●著名中医学家

从事中医研究45年,行医长达40年之久,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院主讲《黄帝内经》、《易经》30年。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博士生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其作品累积字数已达2500万,其中中医养生书籍已出版近50种,如《阴阳平衡、健康一生》、《杨力养生23讲》等。杨力教授的公益讲座全国巡讲已达千场,影响很大,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以及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进行养生宣教。对中医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杨力倾力解读黄帝内经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则

本书上篇以十二时辰养生理论为基础,将人体十二经络、五脏六腑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不仅为您提供了全天候身体健康调理法,还告诉您养生保健的最佳时间和方法。下篇结合二十四节气不同的气候特点,提出每年二十四节气中需要注意的养生要点和养生方法,再从天气变化、人体反应、养生原则、当令节气食补和药补方案、日常起居养生、经络调养等方面总结了该节气的养生方法,以帮助您全面掌握祛病延年的秘诀。
丨康丨必丨读❤读丨行丨健丨堂丨
主办:行健堂养生研究院
承办:黄帝养生国际控股集团
www.huangdiys.com
合作/交流/投稿QQ:365300103


    关注 行健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