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项羽是超级大赢家

 

如果德国延续俾斯麦“韬光养晦”、“不出头”的外交战略,一方面尽量讨好俄国至少争取俄国不与法国结盟,另一方面不去发展海军刺激英国,德国很容易跨国“修昔底德陷阱”。德国当时是世界科技中心,要超过英法总和甚至英法俄总和只是时间问题。...



修昔底德认为,一个强国的崛起必然引起传统强国的干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修昔底德陷阱”。无论是古代的秦国还是现代的美国,崛起中都没有遭受传统霸主的“遏制”成功跨过“修昔底德陷阱”。有人认为秦国偏在西疆,美国远隔重洋,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可以避免被传统霸主遏制。中国这样处于“四战之地”的国家,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几乎不可能。其实当年的德国也曾长期避免被传统霸主遏制,可惜俾斯麦“政治遗嘱”被后人忽视。

俾斯麦认为法国只有一条东部战线,俄国只有一条西部战线,德国却有东西两条战线,很容易陷入东西夹击之中,因此德国“只能有一个敌人”,才能避免腹背受敌。“三次王朝战争”,无论是出兵丹麦还是出兵奥地利甚至出兵法国,俾斯麦都是通过外交手段尽量保证“单挑”。普鲁士是传统陆军强国,在欧洲“单挑”所向无敌,但“群殴”即使是鼎盛时期的拿破仑也无法应对。

俾斯麦1862年开始担任普鲁士宰相,1871年普鲁士基本统一德意志建立起德意志帝国,俾斯麦担任帝国宰相,直到1890年被威廉二世强迫“放下方向盘”。在俾斯麦主政期间,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德国一方面国势蒸蒸日上,另一方面奉行谨慎外交战略。俾斯麦尽量讨好俄国、不刺激英国,使得法国即使对德国怨恨也有心无力。俾斯麦被迫辞去德国宰相职务,使得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再保险条约”无形失效,德国在巴尔干的扩张引起俄国的猜忌,其结果是1892年法国与俄国在圣彼得堡签署军事协议共同反对德国。德国因为威廉二世的咄咄逼人态度同时与法国、俄国为敌,“东西两线夹击”的战略态势初步形成。

法国与俄国联手,要撼动德国与奥匈帝国联盟依旧力量不够。俾斯麦认为德国的敌人在陆地上,只要德国有一支强大的陆军而且可以通过铁路网将军队快速在东西两线之间调动,也可以确保德国安全。问题是威廉二世在对外扩张上越走越远,甚至不惜挑战英国,迫使英国从防范二号海军强国法国转向防范二号海军强国德国,1904年英法结盟对抗德国。1906年德国开始大肆制造“无畏舰”,直接威胁到英国海上利益——海军对德国来说是奢侈品,对英国来说是日用品。面对德国的挑衅,英国一方面开足马力扩军备战,另一方面则是与德国的另一个敌人俄国结盟。正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背离俾斯麦“政治遗嘱”,终于造成英法俄联合起来“合纵”对抗德国——德国愚蠢的外交战略“作茧自缚”,直到最后败亡。

如果德国延续俾斯麦“韬光养晦”、“不出头”的外交战略,一方面尽量讨好俄国至少争取俄国不与法国结盟,另一方面不去发展海军刺激英国,德国很容易跨国“修昔底德陷阱”。德国无论是人口还是版图与英法总和差不多,德国当时是世界科技中心,要超过英法总和甚至英法俄总和只是时间问题。等到德国已经成为英法俄即使联合起来都无法遏制的“超级大国”,英国霸权的皇冠自然会落到德国之手。德国的错误冒险外交战略,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终于在一场世界大战中被集体遏制。

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后人岂能哀之而不鉴之?


    关注 redfoxzhuof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