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手艺 天地之间有杆秤:中国手杆秤的造物智慧

 

平民集会,会集百姓生活美学...

ஜ  இ  ஒ


天地之间有秆秤
那秤砣是老百姓
秤秆子呦挑呀挑江山
你就是那定盘的星
……
这首《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哼唱小曲。歌词里的杆秤,都见过,却少有人知其蕴含有深刻的造物智慧和造物人的设计思想。平民集会深度探究杆秤这门传统手工艺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紧密关系,分析杆秤的审美性和实用性,追溯远古人的造物智慧。

天地之间有杆秤:中国手杆秤的造物智慧

文 / 平民集会

一、杆秤的历史

杆秤是社会发展与商品贸易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原始社会

原始初民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劳动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依靠眼、耳、手、足等感觉器官来估摸东西的量。比如用手捧,用眼看。氏族酋长在分配收获的谷物或狩的猎物时,就需要做到相对的公平,照顾到氏族的每个人,那时候就很有可能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标准量器”,如陶质容器作为分配的标准。这样大家获得分配的食物就会相对较手捧更公平。





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相应的赋税制度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孟子·滕文公》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这里的彻就是赋税的名称。随着赋税制度的建立,一个度量的器具就十分的必要了。





商朝的社会生产力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有了显著发展。商品交换已从满足生活必须进行交换转变为正式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出现了“日市为市”这类有固定时间、固定地产的交换场地。也出现了独立、自由经营商品交换的商人和以交换为目的商品,不再是以物换物,而是用铸造的与商品等值的货币进行交换,“秤”在商品市场中的地位才日趋重要。



现如今一些偏远,生产力低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云南龙族人在交换商品时,一只手盛叫“一把”,两只手一起盛为“一捧”,有些少数民族中,当他们猎获到野兽时,临时找来一块石头,一根兽骨当做“锤”,削一根竹竿作为衡(秤杆),在杆上刻一些分度,一个自制的十分简陋的“秤”就形成了。只要每次称量时都在同一刻度上,就达到了平均分配的目的,就可以分肉了。一旦分配完成,这杆“秤”也就失去了作用而被丢弃。《韩非子》中有“三宋人有酗酒者,升概甚平”,说明战国时期就有了衡器在商品经济环境下的广泛应用。货币的广泛使用,一方面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达,另一方面说明“秤”在商品流通中的需求性是不言而喻的,也为后来的杆秤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的环境。此时期,各诸侯国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各自健全自己的度量衡制度。从能所见到的文献和资料来分析,这一时期,度量衡使用面扩大了,器物增多了,但也导致了度量界各自为准,度量尺度混乱的局面。





直到不得不提的历史性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从近年来的出土的秦权和秦量的研究得知,秦权作为度量的砝码使用,在类似于天平的等臂杠杆上,提纽在杠杆中间部位,一端挂权,另一端置被称物,衡杆平则根据砝码计算出被称物的重量。





1926年在甘肃定西县秤钩驿与新莽铜丈同时出土了新莽时制造的铜衡杆和多件铜环权,衡杆中间为提钮,两端各有扁平的长方体悬纽(左端悬纽以残),衡杆中部刻新莽统一度量衡诏文20行共81字,与新莽铜丈、新莽嘉铜量总铭相同。衡杆重量合新莽衡制10斤。同时出土的还有石铜泉、二斤铜权、九斤铜权、六斤铜权、三斤铜权各一件。出土了汉权共45件。器形主要分鼻纽形和圆环形两种。现在国际博物馆里收藏着两件战国时期的铜衡杆,正中有鼻纽,衡杆上刻十等分,总体长度在战国时算是一尺。秦和西汉时的鼻纽权,在形制上类似今天手杆秤上的秤砣,但使用方法上则是提钮在中间,而权和被称物在衡杆的两端。称重时,被称物放在提钮的一端,另一端不断地添加权,直到横杆平衡后,计算出所用权的重量,也就是被称物的重量。使用方法可以想象成今天的等臂式天平。西汉之后,权的形制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出现了不等臂的杆秤秤砣。这其中从等臂天平到不等臂衡杆的转变是杆秤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形式上也更接近于今天看到的提钮杆秤。



南北朝

《天工开物》记载,有一个南朝人叫张僧繇,画了一幅二十八宿神仙像之一的《执秤图》,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的秤,一端下面系着一个圆盘用来盛放被称物,秤组仅略偏于盘的一边,约在衡杆的五分之二处,杆的臂比关系相差不大,这应该算是最早有记载、有形象的秤,有研究者认为至少在南北朝时期杆秤就已经广泛应用。由此看来,秤砣与重物之比相差也不会很大。此外,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尸毗王本生图》中掌秤者所执之秤,支点的提纽也只是略偏与被称物一边。



唐、宋、元、明、清

新疆唐代壁画中也绘有一幅关于杆秤的图。这幅图中的杆秤支点很大程度上偏于被称物的一边,与南北朝时期已经有明显的改进。包括以后的宋、元、明、清都能找到有代表性的杆秤图,如宋《政和证内本草》中有大型杆秤称盐图,元代壁画中的称鱼图,明代炼丹图以及《三才图绘》,《六经图绘》上都绘有大型杆秤,一般最大称量可达数百斤,秤固定在一座特制木架上,这样便可以“却立以视”,避免按抑之弊。



二、从等臂“杆秤”到不等臂“杆秤”的造物智慧及造物法则

中国古代对“量”的测量,自夏、商、周到秦、汉,经过了从直观感知、假借器物到创造出专用的度量衡的过程。从等臂杆秤到不等臂的杆秤,这一伟大的造物智慧,我们无法去还原当时伟大的工匠是怎样实现的华丽转变,但我们可以用今天凿实的物理数据来证明。先说等臂天平(等臂杠杆)。它有一根木质或青铜质的秤杆。秤杆中间系着提挈用的绳子,两端各悬挂一个秤盘,使用时,一个秤盘里放等待称的物品,在另一个秤盘加放砝码,直至天平平衡。当时的砝码是一整套大小不一的青铜圆环,不可能放很多,那样就太麻烦了。这样,等臂式杠杆的弊端就暴露了,它只能称量较轻的物体。



在天平出现2000多年后,智慧的古代制秤的工匠们找出一个好方法,很巧妙的将天平只能称轻物的问题解决了,应了现代那句“小小秤砣压千斤”的话。墨家学派曾很详细的解释了不等臂秤的工作原理,墨家把重物的力臂叫做“本”,挂秤砣的力臂叫做“标”,权(秤砣)的重量又比重物的重量轻,想要保持秤“平衡”的话,就得“本段标长”。不过,这还不是今天见到的提钮杆秤,而是不等臂秤。两者都不在用成套的砝码了,而是用现在看到的秤砣。区别是前者挂重物的地方在秤杆的最始端,是固定的,只有秤砣在标有刻度的秤杆上来回移动。后者这种不等臂秤,提钮偏于秤杆一端,两边都有刻度,重物和秤砣都可以在秤杆上移动。



今天的手提杆秤是不等臂杆秤称量的最大化,制造携带方便。大约到南北朝时期,现在用的提钮杆秤正式的被创造出来,杆秤家族翻开了新的一页。就像今天见到的我们家用的秤杆,上面有两个两条刻度线(可直接读出重量),一条在秤杆的上面,一条在秤杆的侧面,提钮也有两个(两个量程)。当我们称重量较大的物体时,用“头纽”提挈,移动秤砣使秤杆平衡,根据秤砣所在的秤杆上的刻度的位置,读出重物的量。“二纽”的称量范围小,提钮较头钮离秤杆粗头稍远,秤星在秤杆侧面,可以称重量较小的物体用。



在造物方面,利用"巧"功,是中国人从先秦时期就遗留下来的典型造物准则。手杆秤就是工役俱省,简易捷利最好的代言。从等臂天平到不等臂杆秤再到提钮杆秤,每一次都是智慧的结晶,一步步使得小小的杆秤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另一方面,见过手杆秤的人不难发现,手杆秤的秤杆都是前粗后细的,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就材加工和美观,杆秤一段粗、一段细,是因为如果是粗细均匀的秤杆在称量时,由于中心不在秤钩和提钮之间,如果称量的物体质量实在很小,杆秤平衡的话,秤砣只能挂到秤钩与提钮之间。在称量的质量为某特殊值时,挂秤砣的位置应与提钮重合,这时无法称量。而不均匀杆秤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量成交达,使用起来很方便,还可以使秤杆获得最大的强度,不易断裂。



三、杆秤在民间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代的秤杆上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个星来表示,称为“秤星”。在研究“秤星”之前,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河洛文化”。河图和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是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世间万物其实都可追源至此。1987年河南濮阳溪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形栩栩如生,与近代几无差别。河图四象、28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河图之象,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图三为正方形: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秤星”不是无缘由的出现的。我们暂且把每一颗“秤星”都看做是某种符号,某种记录着什么东西的符号。那这种符号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的人们对天象的认识不亚于今天的科学仪器。《易经》、《周易》说明古代对阴阳、五行、星宿的研究是很超前的,其中深奥的道理,我们暂且不谈,单看“河图之象”,我们似乎发现北方的七颗星与南方的六颗星与“秤星”之间某种关系。中国人一贯认为,天道(自然法则)和人道(认识规律)是一致的,自然和人际是相通的,强调人与自然的结合。我国“以农为本”的生产方式长期存在,造就了我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这不仅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造物原则,还体现在我国传统手工艺造物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上。《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中国手杆秤从选择材质到规范形制,甚至就连秤星,都遵循“象法天地”的法则。



“秤星”还有另一种传说是鲁班所造,与天上的星宿有着某种联系,前六颗秤星对应天上的南斗六星,代表着四方和上下,后面七颗秤星对应着北斗七星,象征着用秤者立于天地间,要中立,象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样公正不偏颇。这一解释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造物观与河图之间的关系。至于后来尾端的三颗星,据说为福、禄、寿三星,用来告诫生意人要讲诚实信用,不能欺人,否则,少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另外,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至关重要,秤杆平衡时秤锤的悬点。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了。“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宋朱熹在《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这首词中写到“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可见“定盘星”对于一杆秤来说是核心关键。“秤星”的颜色也告诫着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善良,不要昧良心,不做黑心的生意人。所以“秤星”的颜色一般为白色或是黄色,不能黑色,这十六颗星不仅衡量物重,也衡量着人心,物不能缺斤少两,心也要公正公平。



在民间,人们给杆秤披上神秘的色彩,整个造型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龙。秤钩是龙嘴,秤纽是龙眼,秤杆是龙身,秤星是龙鳞。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寄托在杆秤上,每逢下雨之时,家里的大人就要将大秤悬挂于堂前,以求神龙护佑,镇邪避灾。有些地方在建房上梁时,置办一些大秤小秤,将秤锤悬挂在梁上做为吉祥物,老人们说这是 “称心如意”。在一些地方的习俗中,一户人家搬新家时,要首先把杆秤搬进来,然后在搬其他的家具。每逢过年,人们都要用红纸卷贴于杆秤的头上,有祈祷财气兴旺的意思。长辈们往往要教儿孙从小认识秤花(星),认为“不识秤花,难以当家”,民间还有“小时莫吃鱼子”的忌讳,说是吃了鱼子,长大会不识秤花(星)。



杆秤的应用还渗入到婚俗当中。满族新人结婚时,新郎要用秤杆将新娘的红盖头轻轻挑开,然后抚摸一下新娘的头发,再摸一下自己的头,寓意着婚姻称心如意,二人和和美美,天长地久。在山东胶东地区婚礼中,在新人拜天地的堂屋前,摆有天地桌,桌上摆有升、斗各一个,里面装满了高粱,蒙上红纸,在斗中插一杆秤,斗前的升内烧一束香,升前再放一面铜镜。新人就站在桌前行礼。在河南嵩山地区婚礼时,桌上放只斗,斗用粉红纸或大红纸糊住。斗内装满小麦,代表吃饱穿暖,分钱,象征富贵、带籽花,籽花与子发谐音。即发家致富、插有机抒,象征爱情长久,抒与"驻"谐音。另:杼在农村也说"布子",有脚踏实地,步步登高之意,秤、秤杆、秤盘、尺子,象征称心如意,心心相印,公平相处,夫妻平等,另有凭良心过日子之意。秤上挂的铜镜,为照妖驱邪之意、模糊肉,代表幸福生活,顿顿有肉,另有难得糊涂,知足常之意。



四、杆秤的美学特征

实用本身就是一种美。我国手杆秤的出现,无论是在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和赋税制度的建立下,还是在现代商业经济历史条件下,由于生产和消费的统一,都遵循了实用功能的为主,并结合审美功能为一体的基本原则,从而具有简洁、淳朴、清新的形态特征。手杆秤就是但是物质生产发展的产物,必有它的功能性,从自由分配、商品交换到赋税制度的建立,秤的出现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所以,在我国几年前的社会发展中,那些讲究实用功能、关乎民生的民间手艺,才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根本。



杆秤是不对称的,同时又是平衡的,外形西直光滑,工艺精细优美,但又没有浮夸的雕饰之气。整体造型非常简洁,现代人无论在造物还是穿着也都在追求着这一审美取向。杆秤在称重时,秤首的提钮、秤钩与秤尾呼应,给人视觉上的平衡感。在颜色的运用上也恰到好处,紫红底陪银白色秤星,颜色反差达到最大化,使其格外显眼,易辨认;第一个秤纽与秤钩用两个“8”字环相连,灵活美观;三个刀口都有刃,不但提高了秤的灵敏度,也减轻了秤的重量。杆秤通体给人质朴的美感,体现在使用的材料、颜色和造型上。红木秤杆与秤钩、秤纽和包头的颜色相协调,直线与圆构成主体形状。在秤尾处的巧妙的包铜设计,不但对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总的来说,杆秤体现了形式与功能并重,中国传统审美心理与杠杆原理的巧妙结合。

五、杆秤的工艺性

手杆秤的制作,可不是一件轻松地活计,考验工匠们的技术,也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据制手杆秤的师傅介绍, 杆秤制作工艺繁杂,全部纯手工制作,杆秤由秤杆、秤钩、秤纽、秤砣及秤星构成。秤杆是一根前粗后细的圆形木杆,秤钩、提纽部位在秤杆的粗头,渐细的杆体为秤星部位。秤星多以铜丝镶嵌在秤杆上成小圆点状,用镶嵌的手法,可以更便于秤砣移动,不易磨损。秤杆的前端设有秤钩,一方面便于勾住货物用以称量,另一方面是在视觉上根北斗七星一样像个勺子,实用又美观。以前做秤达到了150多个工序,现如今一些零件机械化生产,都可以现成使用,制作杆秤的完工已缩减到十几个步骤了,大致有选料、制胚、刨圆、装刀口、归尺、打孔、做星、磨光、抛光、上色、较量等。秤杆完成后,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刻刻度了,首先要定下定盘星,也就是平衡点。然后根据定盘星依次推断重量,画上符号后,才能制作星点。这需要制秤人要懂得数学和物理原理,这些技艺非一般人能够掌握,也许看起来简单,但是确难以做到,比如制胚和刨圆秤杆,没有个几十年的经验,根本无法把一根木材变成光滑、对称、精准的秤杆的。这些制杆秤的老匠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技能水平。



手杆秤结构单纯为了美观的附件部分虽然较少,却非常强调对功能部件进行形式上的审美处理。例如秤星、秤钩结构部件多为实在的功能部件,而较少出现单纯为了装饰目的的结构,这同强调器物实用性能的价值取向有着明显的联系。在保证结构部件具备实际功能的基础上还表现出明显的对耐用性的追求,也就是"质真"。



走访观察中,我们不禁感叹手工艺不单做出来的工艺品是美的,就连制作的过程中都透露出独特的技术美感。所谓的“绝技”大概就是如此吧。高超的技术、独特的工具和工艺流程,充分发挥物质材料性能和展现技术美感。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造物一贯有追求制作技艺“奇巧”和“微巧”,而“巧夺天工”的传统,更是能从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手工器物中体现。手杆秤的美在于展示材料、结构、功能特性上的技术美。可见是因为手杆秤所反映的度量的功能之美感动了文人骚客,虽然它没有被纹样或金银所包裹。在探讨美的根源时,俄国普列汉诺夫(1856-1918)曾经指出:"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手杆秤作为商品经济时代的主要的手工艺造物代表之一,以自己的现实存在和实际功能的完整性而在历史中生存了上千年,应该说从手杆秤的身上反映出祖先对美的理解,这一伟大的造物智慧体现在实际物中就是中国传统的朴素意匠思想——"器完不饰、素朴质真"。



好的材质,才能做出好的手杆秤。如果偷工减料,恐怕再好的手艺也是枉然的。制秤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选取合适合格的杆材,好的杆材能保证秤的品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不会变形。做手杆秤一定要选用木材材质比较硬,木纹顺直的,东南亚盛产的红木就比较符合这一要求,日晒雨淋不易变形、不易炸裂、颜色发红,用的时间越久颜色就越深。但是这种木材相对造价高,在普通人家中是很少用这种材质的。走访中制秤的文师傅告诉我们说,一般我们常见的秤杆是多选用枣木、花梨木或者柿木,这种材质易得切相对坚硬、纹理精致。在砍下放置一段时间脱水干燥后,不易开裂也不会变形。更重要的是造价较低,普通老百姓们比较容易接受。秤砣有用铁制的,也有铜制的,铝丝做秤星,用铅(少量)配重,用铁做秤钩,用铝皮或铜皮包秤杆(秤杆两端)。提的绳用尼龙绳最好,也有用麻绳的。这“巧用自然、天然成趣”的意匠,使我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审美心态。



“质料”,是指工艺材料及其品质,我国传统手工艺造物遵从原材料自身的规定性,追求材美工巧,强调“工以理财为难”,即注重以巧妙独到的工艺呈现材料的自然品质。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要求“因才施艺”。《考工记》中有关记载不仅论述了“材有美”,还强调“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工”。这种心怀“纪念自然之恩惠”的造物行为,首先要掌握材料的性能,然后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质地、纹理、形状、色彩,经过构思设想,采取不同的加工手段,因势利导地充分发挥材质的特点,以保持和反映材料的自身具有的美学特征。



六、手杆秤的传承

智慧常常蕴含在民间,杆秤流传至今,凝聚着不计其数的能工巧匠的聪明和智慧。传统手工艺品在现代生活中有其必要性、合理性及不可替代性。但是传统手工制作杆秤已渐渐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被现在的台秤、电子称取代,制作手杆秤的工艺由原来的100多道减到现在的20多道。过去的杆秤制作者必须是个全才,与做秤有关的材料加工技艺都必须会。既要做铁匠,又要懂一点木匠活,搓绳子,找平衡,配涂料,样样行才能干好这种营生。电子称的风行,一方面解决了市场上杆秤的很多弊端,但同时,也让现代人失去了很多东西,质朴的手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不能被丢弃的,去抢救、去保护,我们必须有所行动。其实手艺并不落后于科技,它们不能只存在我们的记忆里,期望在未来的道路上,这些手艺能与我们同行。


文 / 平民集会唐菲菲
版权归平民集会及作者所有
 ·  图 / 来源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平民集会,讲究老百姓最本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扎根平民文化,发现、溯源、传承、再生、会集百姓生活美学。


    关注 PPPPP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