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的鸡汤

 

小时候鸡汤给我们力量,现在却给了我们忧虑...




鸡汤文的正式叫法是“心灵鸡汤”,最早出现心灵鸡汤这个词汇的时候,指的是富有智慧的读起来很温暖的故事,维基百科上说“《心灵鸡汤》是由一系列书籍组成的一个书籍组的名称,通常有具有灵感和激励性的短篇故事和散文组成,该书的作者是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

当然类似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等等,咱们中国的意林,读者等等也是有大量的鸡汤文存在,而现在心灵鸡汤多是用来指毫无逻辑、只是抒情、看完之后没有任何帮助的段子,也曾经写过一些矫情的文字,但是现在鸡汤文开始慢慢的成为了贬义词,越来越令人反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汤文似乎成了最有道理的屁话代名词。



回顾这成长的历程,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鸡汤文确实给了很多正面的作用。如不要放弃梦想、是金子总会发光之类,看看这些故事,就会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在内心当中也会充满希望,我想这应该是我接触过的最早的鸡汤文了。那时候,鸡汤文仿佛是一道光,照亮了通向梦想的路。

高中学校门口十几块钱能买比如《卡耐基人生哲理》、《十个让你恍然大悟的故事》之类,当时看来这些书真是蛮好看的,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而且用里面故事哲理来写作文,也是逼格满满。同时期的读物还有《读者》、《意林》等等,这算是高中时期接触到的鸡汤文了,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其实不知道自己到底从这些文字中收获了多少,但是他们为当年写作文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而且每次看完了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脑海充血,奋斗奋斗!



后来慢慢的长大,对社会就开始有了不断的迷茫,这个时候有一些鸡汤文哲理小故事又来到了身边

  • 第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某公司求职,老板说,千万别去推公司里一扇门,大家说好。然后老板也没解释为什么,说自己有点事情马上回来,就把一群人晾那儿走了。然后那个年轻人去把门打开了,里面一张纸条:你被录用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敢于尝试。

  • 第二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帮一个老人看住一个什么东西,老人说不能打开,也没解释为什么,然后年轻人就老老实实没打开。老人回来,对他狡黠一笑,你没打开吧?你真是一个好青年,给你几百万之类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信。

  • 第三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公司求职,因为人比较多,投简历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忙不过来,于是他就假装成工作人员开始去收简历,最后收完简历把自己的简历放在最上边,结果当然是被录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面对不同的状况灵活应变。

当然以上三个还是属于质量比较高的了,面对这些人生哲理小故事,我们会想到什么,从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事什么样的结果,诚信,尝试,死板?这就是我们说的鸡汤文泛滥了,其实拙劣的鸡汤文和成功学才让人反胃。





回想一下近些年的几乎所有的鸡汤文的主旨是不是都在拼命地强调“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配得上更好的生活”,什么“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走出你的舒适区”。文章里提到『正能量』『努力』『愿你……』更是可以绕地球十圈。让你读完之后羞愧得马上发誓以后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一定要见见这个城市凌晨四点的太阳,从此告别那个平庸的、懒惰的、拖沓的自己。

现在似乎把付出努力这件事矫情化来达成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我感动也成了烂大街的鸡汤文,糟糕的意外,生活的辛苦有时候真的会让人觉得命运欠了我们很多。发个朋友圈控诉。其实生活对所有人都不公平,这就是最大的公平。成年人的生活哪有什么轻松可言,大家都很辛苦,而你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是别人的努力没让你看见罢了。

更有甚者“ 大学退学闯荡社会历经艰险无数失败最后成功开豪车住别墅赢娶白富美”的段子,无可疑问这些段子故事听一次还行,激励自己好好努力,听多了难免反胃不免怀疑真实性。



其实这个也是社会的浮躁造成的,而也这正是鸡汤文的毒性之一,一种不负责任的高估,对人性的高估,鸡汤文直接预设受众读者可以轻易地克服自身积攒多年的懒惰拖延等恶习,并能迅速拥有耐心、毅力、坚强等品质,让大家错误地相信自己之所以没变的更好,并不是不具备能力,只是没意识到而已。

然后作者再通过讲故事、文笔润色等方式来将这种错误的高估合理化,它能在你阅读的时候给你描述一个合乎可能的美好未来,让你享受片刻虚假的精神欢愉。

而当你正真去行动却发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反而把失败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用自己的自责为鸡汤文的错误买单,平白承受了许多本不该承受的焦虑,其实我们焦虑的原因就是我们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成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但是这些文章可不会这样写,似乎每个人经过锻炼都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我们似乎越来越焦虑,开始压力变大,开始讨厌不努力的自己。

但是真的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吗?似乎不是的,成功的因素很多很多,大家也都了解,在马克格威尔的书中说道甚至我们出生的时代也决定所能做的事情,比如拖延症其实是一种基因遗传病,严重的是需要药物治疗的,而不是一两篇所谓的鸡汤能决定的。

加拿大的一个机构做过调查,那些整天在朋友圈发这些东西的,似乎。。。(你懂得,当然偶尔矫情一下无可厚非,但是一直这样就不好了)。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去悲伤不去彷徨,而是擦亮我们的武器,继续战斗。



每个人都应该阅读,读写意义深远的书籍,符合现实的报道,客观的去评论,去感知。而不是一味的从那些所谓的鸡汤文中博取安慰,找寻共鸣。没有人有资格以自我的姿态写自我的文章来指教和引导别人的思维,我们也不应该放任别人去随意引导,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进行理性的自我判断,而不是感性的以文章进行评估,让那些朋友圈可怕的标题消失吧。

希望喜欢写鸡汤文的作者们能够把东西写的真实,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谋求什么利益,不能只靠心理上的短暂反应,写一些能够真正给读者带去益处的文章!



最后,看了这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人生,我觉得人生道理励志故事都属于方法论,只作用于你的思想层面,它的价值体现于指导你的实践的过程提供方法和技巧。我们读真正的鸡汤文是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激励,一种可以从文中得到的动力,可以从那里得到努力的激情,鞭策我们,让我们远离松懈懒散的生活,可以娱乐放松一下,而不是整天对鸡汤嗤之以鼻却还在玩手机,打游戏,看韩剧!



说实话,如果每天都在努力活的快乐充实,你那里还有时间看那些鸡汤,这些鸡汤嗤之以鼻的时候,大概就是我幸福满足当时生活状态的时候。

到这里,我都有点觉的自己写的也是鸡汤了,勿喷!

点击阅读原文给你听首歌


    关注 你我所向往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