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夜话 当我们谈论乡村变化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现代化浪潮下,农村发生了巨大转变。具体表现有村民生计方式的变迁、传统村落的消失、乡村生活模式及生活理念的改变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村民受到了哪些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乡村建设何去何从?请阅读这篇文章,并和我们一起讨论吧!...



农耕文化在古老的中国备受推崇,而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却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萌芽的发展,对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景象可以形容为:衰败的村庄、泥泞的道路、广阔的土地和贫困的农民。改革开放初期,各领域在持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乡村整体的发展停滞不前。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农村社会仍固守着传统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和文化习俗。在传统乡村眼中,“城市”仍是陌生的事物,可即使村民心存戒备,“城市”的到来仍不容抵挡。

而今,改革开放已三十载有余,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面临着加速到达的现代化,现在的农村发生了哪些改变?乡村建设又该走向何方?



带着这样的疑问,美丽乡愁团队就“现代化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展开了第二次学习讨论,我们阅读了作家黄树民先生的《林村的故事》,并就此书内容进行了探讨,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并提出对农村现代化变革的一些想法与期许。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回到讨论现场吧!
 古村落之美


1乡村新变化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拿住房来说,现在农村的新房、楼房越来越多,低矮的平房已基本退出农村舞台。此外,如今不少农民家中购入汽车、空调等现代化设备;干净的柏油路取代了坑坑洼洼的泥路....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修饰农民的专用词,虽然土地永远是他们的命根,然而现在的中国农民已不再以种地为主了。他们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或脱离土地外出打工,或发展乡镇企业,抑或开展乡村旅游业。


新农村建设
但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真正的乡土建筑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规范化与工程化的楼房建设。伴随着传统村落一起消逝的还有村落特有的传统活动及习俗。以小编家乡为例,儿时过年前在奶奶家拾豆子、磨豆腐的习俗已不在;传统的布依节“三月三”活动也失去了以往的味道...

在农村生活更加便利、生活条件愈加优越的同时,乡村村民的生活模式以及生活理念也在随之改变。“互联网+”的潮流裹挟着城市,也涌入了乡村。比如在近两年流行的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的影响下,许多农村人的跨年方式从看春晚变成了摇一摇、集五福,互相的问候从“你吃过了吗”到“你摇到了吗”?物质条件的丰富也使得更多农民对生活的追求并不只局限于吃得好、住得好,而是更愿意去追求精神享受,这也正是近几年来许多乡村娱乐业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有人说:“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可关系却越来越远了。”使人感触颇深的一点是家族性质的淡化。一些农村已鲜少看到以父辈权威为核心作用的家族,而是分成了一个个小家庭,小家庭内的青壮年可能都在外读书、工作,拥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之间缺少交流,也似乎无需交流。从外地回乡的人甚至都不认识一些旁系表亲了,老人们也不再是联结每个小家庭的重要纽带,他们只能在自己的那方土地上找消遣。此外,如沈从文先生在多年前所说,农村社会保有的正直朴素的人情美也在被实际社会所培养的唯实唯利的庸俗人生观替代。自然不能一概而论,可这的确屡见不鲜。就选举村长而言,从前,村长一般是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可现在常出现候选人请各村民吃饭、发钱,村民就来选举他的现象。再拿拆迁来说,一个大家庭的人往往因为拆迁费和安置房的分配闹得很不愉快。


儿时的回忆

2看待乡村变化的态度



当乡村风貌改变,抑或居住过的乡村彻底消亡,曾经在那里生活过的人们,免不了有怀旧的落寞甚至抵触的情绪。毕竟,乡村盛放着许多人童年的记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感情。但理性地去想,祖祖辈辈在这里点煤油灯、爬山砍柴、挑水做饭的人们,如今搬进了城市、集镇,或是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有大幅度改善,用上了天然气、喝上了自来水,我们难道不应该由衷地高兴吗?私以为,看待农村的转变,必须站在农民的角度,体会农民的感受。城市中的一些人以自我欲求为出发点,难免会将乡村抽象为无村民居住的田园风景、能满足自身“诗意地栖居”这一需求的空间。当这种“乡村浪漫化”的想象被不符合预期的乡村现实打破,他们便会质疑并斥责乡村的转变,这种视角实该摒弃。乡村不是理想中的“桃花源”,它只是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都在努力改善自身经济环境时,乡村为什么不能改变呢?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体,他们愈加便利的生活是他们所追求的,也是我们乐意看到的。乡村的改变是种必然,我们所能做的是把握改变的方向和控制改变的速度。


城镇化建设

3乡村建设的方向



冯骥才先生曾说:“城镇化是必须要走的一个道路,但不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文化‘化’掉了。城镇化和留住我们的传统不是对立的,应该是一致的。”的确,农村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农村在大力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保留自身的传统特色。如曹智昌教授所言,要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级分类保护整治,并通过发展当地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聚落、特色文化、特色工艺等,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能够使村民真正获益的新模式有待介入。幸运地是,不管是身处何层面、身在何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在积极探索乡村发展的模式,搭建城乡连接的平台。

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
不过,在重振乡村社会的规划设计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专家提出的规划指导思想固然很好,可真实的实践难免会被诸多现实因素牵绊。如梁忆南所言“一是政府作为项目的出资方,确定规划设计的内容和特色,长官意志色彩浓厚。二是设计单位先入为主,带着既定的概念和方向感强加给社区。”而本该占有主体地位的村民却在建设过程中缺位。这就极可能导致村民对乡村缺乏认同感,外来人也无法感知村内特色传统文化的后果。那么,时下兴起的“社区营造”可否规避上述问题,成为值得借鉴的方法?营造的目的不是为了吸引更多外来人,而是为了村民自己能有更美好的家园。在政府的支持和专业人士的引导下,以乡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记忆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让村民们重新发现乡村的特色,并怀着积极的心态自主改善生态环境,复兴民艺、活化老房子、重塑公共空间,从而增进村民间的情感连结、加强村民对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是“社区营造”的与众不同之处。当“社区营造”做好,本土人愿意留下来继续贡献一己之力,外来人参观时也能感受到村子的独特魅力,岂不美哉?

“社区营造”是乡建的一种较为理想化的思路,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村庄。不过,在许多建设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时,“社区营造”致力于“让村民怀着共同的愿景、打造村庄的未来”这一理念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


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台湾桃米青蛙村
结语:

从前,外界力量的粗放式介入将乡村弄得面目全非是种痛,而若无外在力量介入,自然村的消失也是种痛。当“乡愁”这种情绪不断发酵,人们改变现状的意愿也就更加强烈。而当人们真正在现代化浪潮下,开始着眼并投身于乡村建设时,感性的情绪需要淡化,反复的权衡与理性的思考必不可少。希望在不远的明天,我们看到的既不是“乡村不存”,也不是“千村一面”,而是一个个空间形态得到保护、历史文脉得到传承、村中人与村外人不断为其注入新活力的乡村。
以上是我们的思考。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文案编辑 | 李乾潇郭璇尹丹娥阿吹龙淼

图片来源 | 网络 乡愁摄影师团队

责任编辑 | 张雪
——  END  ——
乡愁田野计划  /  风俗志  /  乡愁夜话  /  古村笔记   /  乡愁行动


每一缕乡愁,都是一段故事。
我们期待遇见,带着故事的你。
Email:mlxc_tj@163.com
微博:@古村传承人寻找计划


    关注 蜀乡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