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设计江湖》第九期——顾青

 

设计江湖第九期请到的是媒体人,陶艺平台创始人,专栏作者顾青。...



设计江湖第九期请到的是媒体人,陶艺平台创始人,专栏作者顾青。以下是现场问答记录——

关于自己
问:可以请顾老师说说您的学生时代在做什么呢?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答:很高兴来到这里,作为力丹的闺密我是来客串的(笑)。我大学时学的是服装设计,毕业后因为兴趣和大环境的原因去了广告公司做创意。当时就很想做媒体,之后研究生考了传媒方向。2002年加入《青年视觉》算是正式入行,那时候《青年视觉》刚创刊,在传媒领域是一本非常先锋的杂志。我当时是负责艺术、设计方向的编辑,要采访、写稿、组织和策划选题。《青年视觉》把人文和艺术、设计等多元视角非常好的融合到一本杂志中,今天市面上很多杂志还是在延续她当时设定的道路。

2005年的时候,中国的家具家居设计产业进入一个快速起步的时期,伴随着的,是大量家居设计类媒体的出现,但专业媒体从业人员还不是很多,从业者也大多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育,我当时进入《家居廊Elle Decoration》杂志编辑部,在这本杂志的工作经历对我非常宝贵,通过5年的时间我开拓了视野,补充了设计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理解和解读设计的技巧。

但我并不满足于当时的环境,在一个有强大母板和海外基因的杂志里总觉得能发挥的空间有限,尤其是我想报道和接触更为广阔的本土设计产业,而不希望戴着一顶家居的“帽子”去看设计,2010年我离开了杂志社。

同年,我与人合作在复兴中路开了一家店,它算是国内比较早的民艺杂货店的雏形,我们试图通过与设计师、手工艺者的产品合作来探讨手工艺与设计结合的方式,当时接触了很多手工艺的形态,比如蓝染服装、竹编器物、榫卯结构木家具,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陶瓷的大门。我第一次去景德镇,感性地认识了国内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在悠久的制瓷历史之下,整个陶瓷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会,同时也有困境,我接触到了很多有志投身于陶瓷产业的年轻人,也有从台湾、从国外过来的陶艺家们,他们汇聚在景德镇探讨技艺并且寻找自己的创作方向。



2011年我重回媒体行业,开始创刊一本有创意产业资金扶持的杂志《创诣GrandDesign》,那是一本形态较为纯粹的专业设计类杂志,以挖掘和报道本土设计为主旨。我们和本土设计师建立了很多联系,用专业视角去报道和记录不同领域涌现的好设计,这3年的经历对我是无价的。14年因为后续资金问题杂志被迫停刊。随后我又加盟了《私家》杂志,为这本隶属于房地产行业的杂志确定了全新风格和改版体系,将商业和文化设计生活四个板块串了起来。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媒体行业变化速度很快,对于纸媒的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传统媒体掌门人纷纷改行创业,投身于互联网大潮。新媒体大量涌现后,依然坚持在传统媒体的力量薄弱,人才后继乏力,同时传统纸媒依靠单一广告销售模式已生存日艰,虽然很多纸媒也在进行线下活动、视频推广、电商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但目前我并没有看到一个可以改变业态格局的产品出现。

关于高岭平台,要返回到2010年说起。我骨子里一直希望多接触本土原创的事物,想做一些与本土相关的事情,寻找自身跟眼下这个时代的连接,这可以说是天性,也可以说是“情怀”。2010年我因缘际会接触了很多陶艺家,非常感动。当时遇到一名来自台湾的陶艺家,他只身跑到景德镇研究青瓷。我当时很困惑,一个人怎么能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弄到可以说是“不堪”的状态,但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又无比富足。在他工作室听他讲述人生经历,很早的时候就喜欢青瓷,看到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汝窑青瓷的时候觉得这是他一生的使命,其他都可以不要……我被很多这样的陶艺家的精神所感染,当时有个很强烈的感觉,觉得我要做一件事情,通过平台的力量帮到他们这样的人。之后有幸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设计师应健和陶艺家区汝明,我们三个在12年一起创立高岭平台(www.kaolin.org),目前平台的运营和管理主要是我跟应健两个人,到现在依然在坚持投入,在高岭文化平台的建设方面我们可以说是不计个人得失的。
关于行业 
问:自媒体是一个非常快速迭代的东西,做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很高的质量,您怎么看待自媒体的质量?它会使媒体的质量有所下降吗?

答:这是个咨询爆炸的时代。不知道大家在微信上有关注多少公众号啊,就算只是设计这一个方向都会有很多将你淹没的内容。这种渠道非常多且传播覆盖面广,信息及时,但相应的,其内容制造方不一定有相关经验,往往并不是行业内的人,而且内容同质化情况非常高,大量为了吸引流量而拼凑的话题和观点,为了讨好网络传播的刻意媚俗语言风格,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和标准,微信公众号的泛滥是让我感到无力的话题。但也存在不少专业设计类自媒体,他们的态度相对严谨,比如会在某个话题探讨中邀请到很多专家,寻找不同信源获取观点印证,这是一个让人肯定的做法。

问:纸媒如今很多都运营得比较艰难,您怎么看?

答:十年前的《青年视觉》是行业先锋,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十年后如果维持不变,还会是先锋吗?已经越来越少人会花钱买杂志了吧?尤其如果是月刊形式出版,一本动辄400-500p,20-30%内容是广告的,体量沉重的杂志,这个形态不适应快消费时代。

问:您有什么推荐的好的媒体平台和杂志?

答:我个人很喜欢英国的专业建筑设计类杂志《Icon》,它最近做了改版,前任主编把控的调性里,建筑设计与人文结合很好,少有的在设计类杂志里有人文情怀的。现在的主编改版后,更强调产品,把轻松和生活风加入,跟随时代变化,杂志的定位也已经在改变了,尽管我可能更喜欢之前的风格。



问:放在欧美国外的背景下,纸媒会存活得更强大吗?

答:跟随生活方式的改变,我认为平面媒体的衰败是全球性的,很多国外著名的报刊杂志也都相继停刊了。但放眼全球的纸媒大环境,好像比中国的这种节节溃败、不堪一击还是要有底气和章法在,就像在日本,你去书店,依然还是能看到很多杂志,按照不同类别分类摆放,陶瓷类别就有很多,依旧在维持着,或许这跟民众的心态和阅读习惯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问:问什么要叫高岭?

答:高岭的名字是区汝明提出的,高岭土是烧制陶瓷的一种重要的原材料,这是一种国际共识,我们用高岭作为名称是希望大家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做陶瓷的专业平台。

问:做陶瓷的阶段,你们的团队组建之后怎么搭建平台的?又是怎么帮助设计师推广的?

答:谢谢这个问题。创办高岭的时候是微博和网站同时建立的,后来又开发了公众号平台。我们以高岭为原点,做了很多陶艺家和设计师的报道与宣传,推广了很多人。比如我们去景德镇采访,结果引发了媒体热潮,其他平面媒体也都纷纷过去,景德镇成了一时间非常火的题材。同时我们策划了很多展览,2012年我策划了“将饮茶”系列5人陶艺展,将日本、台湾、中国老中青三代人的作品呈现在一起,效果很好,通过展览,陶艺家们也更多地走向公众视野,之后我们在2014年参与“设计上海”、北京设计周,联展的方式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和关注,这些是高岭文化平台持续开展的工作。但光依靠文化平台,我们没有办法造血,甚至没有办法维持团队成员的日常收入,所以我们也开始建设高岭的产品体系。

问:高岭有产品出售平台吗?

答:高岭目前自己的产品系列,如“涟漪”茶盘、“扁舟”公道,有跟线下店铺进行销售合作,我们的商业框架还很简单,暂时没有开发微店和淘宝销售。

问:年轻一代在陶瓷的发展是什么状态?

答:就日常生活类产品的设计来说,介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分两个类别。一种是陶艺专业科班出身,对陶瓷的了解掌握相对多些,但往往设计意识和教育相对欠缺;一种来自设计专业的教育背景,需要花更多时间来了解陶瓷产业。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可以直观的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出来。

问:纸媒还有存在必要性吗?

答: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纸媒的存在还将有其必要性,快消和实时性话题可以很容易被覆盖,深入探讨的话题需要有更强公信力的平台,它代表更专业,深层次的探讨和梳理。纸媒都在寻找转型之路,依托行业力量,建立专业地位,或许是一条可以参考的路径。

问:陶艺与纸媒行业没有很流行,您会后悔选择了这两个方向吗?

答:有诶(笑)。选择是基于自身的爱好,因为可能也不会做别的。当时会觉得是使命感让我做出选择,既然做出选择,自然要认清这是个小众的方向。



问:怎么看待手工艺在现在时代的回潮?

答:人们生活需求到达一定层次时,会向往更高的生活品质,这里往往会指向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追求和认同。手工艺回潮的现象跟日本、台湾等地的文化在大陆的受推崇受关注很有关系,我们曾经是文化的输出者,现在要依靠近邻们来“回收”养分。重拾一种文化的自信是需要时间,以及国家经济基础作为支撑的。手工艺流行的另一个原因也可归结为大众对工业化时代的失望情绪。

问:听说您采访过很多中国设计师?怎么看中国的设计师们?

答:我个人很欣赏的一位产品设计师叫刘知礼,喜欢他的作品,比如小鸟灯、ITO的银杏旅行箱以及“上下”品牌的家具设计。中国快速涌现出很多有想法与才华的设计师们,怎么样保持自己清醒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是决定在设计这个行业能走多久的关键。

现在某些媒体关注设计师的点是有些畸形的,设计师要获得报道除了本身的作品,还需要的前提是要长的好看,年纪要轻,不断制造新鲜的“话题”,有泛明星化的倾向。同时同质化现象太多,往往一颗新星涌现,大家争先恐后报道,满是溢美之词。所以一个设计师被国内媒体关注太多并不都是好事,捧杀是很可怕的。


    关注 同创社ConovationHub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