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一)地理部分详细解析(值得推荐研读)

 

2016高考文综,纯原创解析,你值得拥有!地理缘浓情推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卷一地理部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

第1题,根据题目材料可以获取“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的信息,结合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背景,可以排除其他选项,优选D。此题属中等难度。

第2题,从题中可以获取“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选项A。第3题,从题中可以获取“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的信息,此题相对容易。

【答案】1、D   2、A   3、C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解析】

第4题,从题中可以获取“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的信息,可以得出结论,选项A正确。

第5题,从第4题中的信息中可知,既然分工明确,则有利于同类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可以得出结论,选项B正确。

第6题,该“空间规划的实施”并不能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也不能降低人口密度,城市分工明确,则不能够促进城市竞争,从而可以得出结论,选项D正确。

【答案】4、A  5、B  6、D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

第7题,从题中可以获取“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的信息,由此可推知,一条贝壳堤则反映海岸线位置稳定。选项C正确。

第8题,从题干信息中可以获取“此”的意思是“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稍作思考可推知选项B正确(排除法更好些)。

第9题,从题中可知“堤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即堆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距今约1400年和距今约800年两条备课堤的位置变化,由此可推知,位置发生了变化稳定,且有大量泥沙沉积,故选项D正确。

【答案】7、C  8、B  9、D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解析】

第10题,根据题意可知,磷高积累区应该符合土壤水分较足、气温较低、流水侵蚀作用较弱等几个条件,又因为此区域在“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且海拔高度在4000M左右,较容易排除BCD三个选项。川西地区海拔4000M左右的高度很难有终年积雪,故不会是高山冰雪带;阔叶林一般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故不能分布到4000M的高度上。

第11题,与磷高累积区相比,海拔2000~3000米处磷积累量较少,根据题意可知,与土壤水分较少、气温较高、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有关,此处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生物量更足,地表径流量更大,故选C。

【答案】10、A  11、C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温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解析】答此题时一要注意审清题:①比较优势,②气候条件,③6分;二要注意从材料中给出的茉莉花的习性进行分析。“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这些材料信息要利用好,可答出3个以上记分点。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浙江一带或梅雨过湿,或旱期过早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解析】答此题应把握问题中的“冲积平原 地势较高 旱地”几个词语,从中取挖掘与茉莉花(植物)生长条件相关的“地”和“土”的信息,再根据分值答出四个记分点。

【答案】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解析】此题主要从工业区位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可以较快的得出答案。“种植茉莉历史悠久”——种植历史悠久;“市场需求旺”且从图中可知靠近南宁市——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扩大茉莉种植规模”——原料供应充足;“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产品质量好;“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有政策支持;“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可产生规模效益。(PS:参考答案中给出的“基础设施较好”的要点倒是可能难以得出的。)

【答案】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生产销售。)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此题二选一作答,难度均不大。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查考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

【答案】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技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6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解析】

此题是说明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故应该先弄明白气候有何区域差异,看是否存在对应的地形上的差异。结合分值,考虑答出2~3个记分点。由题干材料“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并结合图示信息“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由此可以分析地形对水平方向上气候差异的影响。根据图例的重要信息“火山高程为4750M”,可推知该地山地的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较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解析】

此题要求分析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一般而言,野生动物的数量取决于食物的多少、生存空间及生存条件等。我们也可以类比一些动物数量较多的地方(如非洲大草原)进行对比分析。该半岛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植物生长缓慢,因此大型植食性动物较少,进而使肉食性动物数量也较少;该半岛面积不大,动物的生存空间较小;纬度较高,冬季漫长,生存条件恶劣。(PS:此题有10分,估计考生在答题时不太好确定答题要点,制定评分细则时应该会有所调整,阅卷中也会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答案】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①有熊,②能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熊捕食来自海洋溯流而上的鲑鱼,而此位于河谷,熊出没的几率较大;熊是野生动物,会怕人,科考队员只有选择隐蔽的地点才容易拍摄得到;晴朗天气有利于拍摄。(PS:感觉此题相对较难,绝大部分考生缺乏照相的相关经验,更谈不上拍野生动物啦。)

【答案】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较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便于拍摄。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解析】

答此题主要从题目图文材料获取信息,“受政府政策鼓励,……吸引高消费人群……多数来自大城市”,图中的旅游资源、地区接待能力、距离大城市较近、交通便捷等信息。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泥石流破坏力大的原因,根据常识可知需要“物质多,冲击力大”。结合材料及问题中的信息可知:多堆积物;夏秋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多,降水多;中游河谷狭窄会加大泥石流的高差。

【答案】

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富,冰川融水和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充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

此题主要抓住文字信息“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以及图中的农田、村庄等信息作答。

【答案】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答案参考红网http://hn.rednet.cn/c/2016/06/08/4004429_2.htm
总    评
本次试题继续了以往考题的一贯风格,即注重平稳,也有创新。她注重了地理学科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核,选材精,构思巧,难度适中,有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对于高考重点考查的四项基本能力(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在题中均有很好的体现,对今后的高考复习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对于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三地理教学,本人认为:

一要注重生活中的地理,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去观察。只有生活中的地理才是新的,才有利于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分析与创新能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实践中感觉学生的文字功底很是欠缺,对很多地理问题能够理解但不能表达,尤其不能够书写在答卷上,其实做题并不要太多,所谓“题海”应该是建立在能有效完成的前提下再适当多做,而不是盲目完成“量”。

三是学生也应该很好的记住高考考查的四项基本能力,并在平常的学习中去有意锻炼这种能力,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应试水平。

 

——关注“地理缘”——

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地理源于生活。我们结合生活中的发现,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思考,让你更好的爱上地理,爱上地理课,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欢迎长按二维码加我微信好友,注明“地理缘”)
微信号:xt-diliyuan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关注 地理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