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今后将变成这个样!

 

近日,《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在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莱芜近、远期...

        近日,《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年)》在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莱芜近、远期城市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1


看点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以城镇化空间集约化发展、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为重点,规划形成“一体两翼、一带四片”的空间结构。

(1)一体:将莱城城区作为莱芜协调区域发展、强化省会副中心职能的核 心载体,以综合提质、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为重点。

(2)两翼:南北两翼是莱芜承担区域对接功能的重要战略空间,北翼的北 部新城(口镇)和雪野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和城市综合配套,构筑莱芜融入 省会都市圈发展的新兴发展空间,远景预留将口镇纳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 可能性;南翼的钢城城区通过产业转型、配套服务升级,构筑新欧亚大陆桥重 要的陆港产业协作战略支点、辐射鲁中南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高地。

(3)一带:一条城镇空间拓展带。依托京沪高速公路(G2)、省道莱明线 和拟建的济莱城际轨道,自北向南联系北部新城(口镇)、莱城城区和钢城城 区三大板块,是市域层面确定的最重要的城镇发展带,是城镇化空间和功能集 约化发展的主体功能带,是工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的重点,是协调区域发展、拓 展城市空间、产业集聚和支撑交通的空间载体。

(4)四片:四个城乡特色功能片,包括:

1)北部山水休闲旅游片:重点发展“大雪野”山水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 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省会城市群重要的生态休闲基地。

2)西部平原高效农业片:依托“农高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形成山东省 重要的姜蒜生产、集散和加工基地。

3)东部丘陵特色农业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加强生态涵养林地建设;同 时发展特色商贸业和飞地经济,构建对接淄博的窗口。

4)南部山林文化旅游片:在加强生态保护前提下,大力发展城郊生态文化 休闲和旅游服务业。
2


看点二: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一)市域交通线网规划

(1)公路:规划新建青兰高速公路,改扩建博莱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 完善“两横一纵”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

国道 205 线向东移至莱城城区东侧,省道 242 线与莱城大道相接,省道 330 线与原泰莱高速公路在西部相连,南移至莱城城区南侧。国道 205 线、省道 242 线、省道 244 线、省道 330 线均升级为一级公路。将汇河大道向西延伸,与济 泰高速公路连接;将凤凰路向北延伸;规划羊里至牛泉、张家洼至茶业口、和 庄至大王庄、苗山至羊里等的公路。

(2)铁路:规划济莱城际铁路和博莱城际,增加莱芜与济南的快速铁路客 运通道;规划磁莱铁路、辛泰铁路与山西中南部铁路联络线,逐步将铁路货运 功能移出莱城城区;利用济青高速公路、山西中南部铁路,实现与济南机场及 日照港的高效衔接。

(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1)公路客运枢纽:完善莱芜汽车总站配套设施,为一级客运站;将钢城 城区汽车站迁址新建为二级客运站;近期保留莱芜北站(汽车站),远期结合 莱芜城际站规划莱芜汽车北站,为二级客运站。将各汽车站建设成为集长途客 运、城际公交、城市公交、城乡公交、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结合各乡镇用地布局,规划 13 个乡镇客运站;其中,和庄、雪野、大王庄 三个客运站兼具乡镇客运和旅游集散的功能。

(2)铁路枢纽规划:结合济莱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莱芜站及雪野、口镇、 钢城 4 个城际站,建设成为集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城乡公交为一体的现代化 综合交通枢纽;结合山西中南铁路建设,规划莱芜北站,作为主要货运站。

3
 看点三: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与总体布局 

规划莱芜中心城区空间总体格局为“一主一副、双心七片”。

一主一副:指莱城主城区和钢城城区副城区。莱城主城区为莱芜市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是 莱芜协调区域发展、强化省会副中心城市职能的核心载体。 钢城城区副城区为莱芜市产业中心,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深加工产业基地。

双心:指两个城市公共中心。一处为位于莱城城区鲁中大街与文化路交汇 处的城市级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城市级行政、商业、商务及休闲等职能;一处 为位于龙潭东大街、凤凰路交汇处的城市级综合服务副中心,承担城市级文化、 商业、商务及休闲等职能。

七片:指城市七大功能片区。莱城城区为南部生活片区、北部生活片区、 科教产业片区、东部工业片区和西部工业片区;钢城城区为莱钢工业片区和钢 城生活片区。







莱芜老乡合作伙伴:



来源:莱芜市人民政府网

这篇文章适用于本平台的“免责声明”,详细条款请关注平台后回复“免责声明”查看,请知悉。


    关注 莱芜老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