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0【第10期】「玛丽与马克思」

 

【预告】谢谢每个订阅的你!不止一个人问过,开办这个号的初衷,就像我每一次的回...



【预告】

谢谢每个订阅的你!不止一个人问过,开办这个号的初衷,就像我每一次的回答,只是简单分享,作为一个大二在读的学生,没什么功利性或者盈利性目的,也不会有人关注我这样的账号。相反的,我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使得我也不得不认真对待:)

从2月开始,每天一更新的内容含量其实真的算是不小,特别是所有事情只有自己一点一点去弄的时候,感觉每完成一篇都很有满足感。一个人不停写东西,每天都耗在家里,也只是勉强可以维持进度。

所以,很快就开学的我大概今后(2/14之后)是每周更新三次左右的速度了,谢谢给我投稿的几位朋友,真的是雪中送炭,也希望大家有时间、有想法,也给我投稿,再次感谢大家!希望这些内容不至于造成你们每天打开微信、感到很烦人的困扰,更希望介绍的内容曾经哪怕只有一篇对你有过帮助或者触动。愿一切都好,我也会继续努力,就像你们每个人一样,各自加油吧。祝好!

【关于今天这篇影片推荐】

感谢通过订阅号让我们相识,谢谢朋友Villain这篇影评,向大家推荐动画电影《玛丽与马克思》,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动画,推荐大家闲暇时间看一看!:)

孤独患者的自白

----记电影《玛丽与马克思》

文/Villain

2014/02/07

动画电影《玛丽与马克思》看过很多遍,一直以来想写些什么。

故事很简单,两个笔友相互来信,相互分享各自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而彼此之间的友谊就像信件一样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坚固。

芸芸众生,我们相遇,相知是缘分,如果我们的灵魂又有相通之处,那就是不可多得的惊喜。玛丽与马克思就是彼此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惊喜吧。



玛丽,生长在一个不能称作家庭的家庭里。母亲整天酗酒,醉得头晕眼花,雪茄掉进自己做得蛋糕里都浑然不觉,甚至连玛丽的衣服扣子都无法缝好。除此之外,脾气暴躁,易怒。相信玛丽在做错什么的时候母亲对她是数落多于细心教导的。还有一点忘提了,玛丽的母亲还偷东西。

至于玛丽的父亲,每天机械化的工作完成后,回家后如玛丽所说的,他在仓库里和一群死鸟标本在一起。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沟通交流,玛丽也很少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但电影中看到的玛丽和她的父母完全相反,玛丽似乎和澳大利亚一样,阳光,温暖,难过的时刻在她身上就像雷阵雨,来得快去的也快。

玛丽有着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玛丽很会给自己制造惊喜。毫无疑问,玛丽是个十分可爱又有趣的女孩,喜欢看动画片时吃炼乳;可以自己动手做玩偶;给笔友寄信的同时还会给笔友分享自己喜欢的巧克力......亲情冷漠的家庭里,枯燥无味的生活里,玛丽永远都有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趣味。





朋友之间彼此的身上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也不例外。

来说说马克思。个人认为,马克思才是这部电影中最值得关注的,毫不吝啬的说,马克思是撑起整部电影的关键人物,没有了他,这个故事也就没有再讲下去的必要。为什么?因为马克思就是人们常说的勇士,那个敢于直面自己惨淡人生的勇士。

当镜头转换到纽约时,三声枪声和纽约这座城市似乎密不可分,灰蒙蒙的纽约看上去死气沉沉,这里的一切都是冷冰冰的,人们表情冷漠,麻木,随时发生的意外事故让这座城市里充满着不安与恐惧。然而后来马克思头上那个玛丽寄来的红色小机关炮似乎成为这个城市里唯一一抹温暖的颜色,那鲜艳的红色一直陪伴着马克思。







马克思从一开始似乎就被抛弃。他过度肥胖,在和他人沟通上存在很大困难,有时会出现理解障碍,一开始没有完整的家庭,六岁时母亲自杀,童年时饱受别人的欺凌...

他是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但他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人为善。马克思被很多人当做怪人,人们对待他的态度不是远离就是欺辱,只因为他是怪人,他和别人不一样。可是马克思并不是个异类,他只是有着属于自己的和这个世界的连接方式,只可惜,没有人理解,除了玛丽。看看他第一次收到玛丽来信的表现吧,惊讶,难以置信,不安,疑虑...

马克思是多么孤单,小小的一封信,居然就这样打破了他的生活规律,小小的一封信,居然让他的情绪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他从来都没有接到过像这样真挚的问候吧?应该从来没有人主动想要和他交朋友吧?他不敢相信,于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在极其复杂的心情下,将回信一气呵成。

马克思在打字时的那段配乐实在是很符合他此时的心境,紧张,兴奋,首次和别人袒露内心的笨拙和拘谨,但他在信中的语言却无比真诚。马克思也算得上是“多才多艺”,自己研制的食谱、创造的新词汇、两只眼睛浏览不同的书..他的很多行为举止让人无法理解,却也不让人讨厌。







玛丽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来信才是主题的开始。还是孩子的玛丽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对爱情的向往使她向马克思寻求答案,她被人欺辱的遭遇让她向马克思寻求解决办法。"Have you ever been teased?""Have you got girlfriend or wife?""Have you done sexing?""Can you explain love?"

玛丽并不知道,她的这些问题戳到了马克思的痛处,那些都是马克思深藏在记忆中不愿意去回想的记忆,他并不想去面对令他觉得难堪的过去,所以马克思越来越恐慌,焦虑。生活中没有几个人从一开始就是有十分坦然的心态和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曾今那个自己都不喜欢的自己,也没有几个人敢于面对自己内心中的黑暗面。马克思一开始逃避了,他很久不给玛丽写信,他不知道究竟如何要给玛丽解释她的问题,因为他也无法想明白爱究竟是什么,每想一次都迫使他揭开伤疤,让他压力倍增。直到心理医生告诉他友谊需要维持,需要吐露真我。



马克思在打字机前长叹一口气,给玛丽回信,他终于做到了,向玛丽坦诚自己,自己面对自己。所以说他是个勇士。和玛丽的父母相比他是勇敢的,玛丽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因为愧疚而自杀,终究也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马克思告诉玛丽要先爱自己才可以被爱,玛丽在他的鼓励下渐渐充满自信,收获了理想的爱情和傲人的学业,她的人生开始闪闪发光。

一封又一封的信件里,满是各自不同的故事,从开始的相识,到后来的袒露真我,面对真我,他们彼此收获的除了友谊之外,最珍贵的就是各自的成长。玛丽因为马克思对人生充满信心,马克思因为玛丽重新认识自己,在自认为满是裂缝的人生里,最终通过这一封封通信,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陈奕迅在《孤独患者》里唱,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不代表我没有心碎的时刻。马克思同样对玛丽说,我脸上不笑不代表我脑袋里不笑。孤独患者很多,每个人却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挪威的森林》中的每个人也是孤独的,他们都在寻找自己和世界的连接方式。就像玛丽与马克思一样,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还在继续寻找着,但无论如何,生活会给我们答案,就像村上春树最终把那些未完成的在《舞!舞!舞!》里划上了句号。



电影最后,马克思是带着满足和喜悦离开的,对他来说,他的人生想要的都以实现,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就以Eminem的《Beautiful》来结尾:

In my shoes,just to see

What it's like,to be me

I'll be you,let's trade shoes

Just to see what I'd be like to

Feel your pain, you feel mine

Go inside each other's mind

Just to see what we find looking shit through each other's eyes.


    关注 闯进瓷器店的大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