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文集】行出家之道,成人天师表(九)

 

所谓“感情”,本质就是执著。众生不觉,执苦为乐,执无常为依靠,让自己陷于妄想的囚笼。...



(六)树立正见

信心建立起来以后,还要树立正见。出家跟在家的佛教徒,有一定的区别,在家的佛教徒贪爱一般会比较严重,出家的佛教徒则比较容易有邪见,这是最严重的问题。邪见不一定表现在不信因果、轮回,往往表现在对于什么是佛法、修行之路应该怎样去走、个人修行与团体修行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上。比如说有一种观点,我只要念一句佛号就好,什么都可以不要学了,这种观点是不是正确呢?如果对一个老病缠身、死到临头的人,或是生死心切、善根深厚、率直诚恳的人,或者没有机会和条件多学法的人,容易做到什么都放下,一心求生极乐,专守一句佛号,老实念去。“只要一句佛号”对这个人来讲是非常契机、非常必要的。或者对一般人短期内的精进用功,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对所有人的长期学修,你都说:“只要念一句佛号,其它什么都不要学了。”就是偏执、邪见,自误误人。因为如果不学教理的话,乃至于这句佛号怎么念、念佛跟数数有什么差别、念佛之外怎么待人处事,我们都不会清楚,怎么念得好呢?而对于整个佛教来说,那些大乘经典《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般若经》等等,如果大家都不去学,那就会加速佛教的衰亡。要是出家法师都不会讲经,甚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没人讲,那么怎么让佛法传持下去?怎么让众多人深入地信佛、念佛?印光大师劝人老实念佛、不要杂修,自己也精进念佛,但大师还数次阅藏,并通达儒学,不然怎能那样辩才无碍、广弘净土法门?

类似的观点还有:坐禅的人只管坐禅,持咒的人只管持咒,只要一门深入就可以,别的都不要了。这作为短期的修行方法是可以的,但作为长期的修行理念就是偏狭的。因为菩萨要法门无量誓愿学,难学能学,遍学一切法,乃至要学通五明,才能广利众生、成就佛果,如《瑜伽师地论》说:“菩萨求此一切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为令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速得圆满,非不于此一切明处次第修学能得无障一切智智。如是已说一切菩萨正所应求。”(卷第三十八)而遍学一切与一门深入并没有矛盾。为什么呢?法门无量誓愿学,是要把每一个法门都学好,你如果把每一个法门都学好了,当然也就一门深入了;反过来讲,你能够一门深入,有了这个功夫以后再学其他的法门也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们绝对不可以拿一个法门代表整个佛教,正像不要摸着了象尾巴而认为大象就是这样,否则问题就会很大。处理不好的话,佛教里面各个宗派之间就会互相轻毁,念佛的人轻毁参禅的人,参禅的人轻毁念佛的人,学显教的人轻毁学密教的人,学密教的人轻毁学显教的人……。    因此我们不能执着个人孤陋寡闻的片面知见去代表整个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初学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

通常的情况下,“老修行”的见解也容易有问题。越是有修行,见解就越是固执,因为他执着于一点,就是说我自己是这么学、这么修的,这样用功就是对的,所以他就会很执着,最后就着魔了。这是执法,执法以后就变成法执,所以在《金刚经》里面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破这个执的。法就是规律,我们的心应当按照这个规律去缘、去走,但是如果执着于某一点,你就走不动了,心就停留在这一点,你的心就死了。这个心结如果打不开,就无法走上去。当然这需要比较深的一种功夫,尤其是要依靠善知识的指导。

  (七)刻苦修学

刻苦这个词,在差不多二十年前还经常提到,那时候物质生活比较差,大家都比较容易刻苦。现在生活改善了,很少有人说到刻苦的问题,往往物质条件稍微差一点,大家就会受不了。举个例子,我们出家人每年都要结夏安居,用功办道,在盛夏暑热的时候,如果殿堂、教室里没有空调、电扇,还要你去打七、拜佛、念经、学习,你能坚持得下去吗?其实我们应当这样想:炼钢厂的工人们干活热不热?乡下的农民们种田热不热?不管怎样,我们比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人们条件要好。我们出家修行用功,不能被天气热吓唬住,六度中的忍辱就包括了耐苦忍,安居不是去哪里避暑,避暑还叫什么安居?作为一个出家人,就是要有这样的精神:无论条件怎样艰苦,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别人能吃的,我也能吃。不怕苦、不怕累,艰苦的境界就能成为我们修行的增上缘。

其实刻苦修学不仅仅是面对艰苦的物质条件,真正去用功的时候,一定会触及到自己的心灵深处,那时候就看我们有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内心。比如我们每天都要上殿念诵,早上一早就起来上殿,晚上又要上殿,能不能念出味道来呢?往往在做居士的时候,偶尔来寺院参加法会、做做功课,会很有受用,但出家久了以后,就容易疲厌,念不出味道,甚至念得苦恼,上殿时昏沉、散乱,脑子里东想西想,本来是善法,但你做起来却变成苦恼的法,那你要不要去克服呢?要克服就要拿出刻苦修学的精神,殷重地下功夫,突破业障之后,就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反过来说,如果一直放纵自己,麻烦就很大。其实面对任何一个境界,都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就看我们是要上进还是退堕,在经典中有“八退、八进之法”,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如《佛说长阿含经》说:

“云何八退法?谓八懈怠法。何谓八懈怠?比丘乞食不得食,便作是念:我于今日下村乞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初懈怠。懈怠比丘得食既足,复作是念:我朝入村乞食,得食过足,身体沉重,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寝息。懈怠比丘即便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懈怠比丘设少执事,便作是念:我今日执事,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寝息。懈怠比丘即便寝息。懈怠比丘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当豫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设少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我今宜当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设欲少行,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当豫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六。懈怠比丘,设遇小患,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笃、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当须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懈怠比丘所患已差,复作是念:我病差未久,身体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宜自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

云何八增法?谓八不怠。云何八精进?比丘入村乞食,不得食还,即作是念:我身体轻便,少于睡眠,宜可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是为初精进。比丘乞食得足,便作是念:我今入村,乞食饱满,气力充足,宜勤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有执事,便作是念:我向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设有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欲行来,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设遇患时,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终,今宜精进,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患得小差,复作是念:我病初差,或更增动,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坐禅、经行。是为八。”(卷第九)

总之,我们在出家修行的路上绝对会遇到很多的痛苦,这些痛苦都是内在烦恼的表现,这就要我们拿出刻苦修学的精神去化解。化解一点,功夫就进一步,再化解一点就再进一步,慢慢地做到不管在什么样的境界下自己用功都能用得起来,在出家路上都能走得下去,才会有所成就。

(八)积福耐劳

福就是福报、福德资粮,这是需要我们去努力积聚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福、慧都圆满,我们出家学佛在因地就要福慧双修。不少人在寺院里面住不下去的原因,除了师法友的业缘不深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福报不够,没有这个福来接受佛法。我们需要以福来养慧,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说:“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卷第四)福不够的话,很多毛病就会出来,例如佛法学不进心里,病障深重,心神不安,忆念俗事,很容易起烦恼、观师友过失等等,最后福尽了,你就只有回到世俗的世界里了。

全国的各大寺院,无论在城市当中,还是在风景名胜区里面,都是有很好的地理位置,而且有天、有地、有庭院,如果按市场计算地产房价,会非常昂贵。我们出家人免费住在里面,是要很大福报的。每一座寺院的殊胜,不仅是靠出家人的力量,更要靠佛菩萨和护法的感应,只要寺院里面的佛像、菩萨像塑起来,自然就有人来供养,这便是一种感应。我们如法如律地办一次法会,认认真真地诵经、讲开示、做佛事,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参加。事实上很多寺院的基础条件还是比较欠缺的,但是办一次法会就会有那么大的感召力,每一个信众都是那么虔诚地供养、护持、学法,这都是源自佛菩萨和护法的加持。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去努力积聚福德资粮,而一直在享受,等福报用完了,就安住不下去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看看古德是怎样做的,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行持,应当作为我们效学的榜样,如《缁门崇行录》中记载:

“唐百丈海禅师,住百丈山绝顶,每日力作,以偿其供。或劝止之,则曰:我无德以劳人。众不忍,藏其作具,因不食,遂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赞曰:德如百丈而犹曰:不欲以无德劳人。况我辈乎!或谓:住持者宜弘法利生,虽日享千金、役百夫,何病焉?而琐事力作,非所谓知大体。噫!百丈建丛林、立清规,为万世师法,岂虑不及此?今若是,凡以愧天下之凉于德而丰于禄者也。”

积福的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要养成惜福的观念,珍惜自己的福报。对各种生活资具要爱惜,不能随便放置或丢弃,那是要不得的。弘一大师不论到哪里去挂单,走的时候总是将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在佛学院读书也好,到外面挂单也好,如果把房间卫生搞得一蹋糊涂,就是没有惜福的观念,因为自己走了以后还要很多人去打扫、收拾,那就是折福。上卫生间也是一样,要讲究卫生,不能到处乱吐痰,便池用完要冲洗、刷净。在寮房的墙壁上面不能乱涂、乱刻,不能随便在墙上钉钉子、拉绳子、接电线。房间里面要有哪些变动,都要向寝室长、监学问可不可以做。不要以为钉一个铁钉没什么关系,今天你住,墙壁给你钉一个铁钉,明天他来,觉得这个位置不好,拨掉再换个地方钉,久而久之墙壁上就到处都是钉眼,这对于福报都是有亏损的。其它不惜福的现象,诸如牙膏没用完就扔掉,饭菜没吃完就倒掉,毛巾、衣服用旧了就丢掉,或美其名曰“送人 ”,自己再去换新的,这都是不可以的,都是没有福报观念的表现。

劳就是劳动、劳作,耐就是耐性,像打扫卫生、出坡等僧团中服务性的工作,我们要经常去做。做事时还要有耐性,绝对不能做一点点的事情,就烦躁、抱怨、叫苦,这是非常要不得的。要培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任劳任怨的精神。任劳是磨练筋骨、磨练意志,成就福德资粮;任怨是消除内心的抱怨、不满等情绪,培养忍耐力。往往任劳相对容易,任怨就比较难了,特别是别人不理解、误解、言语粗鲁的时候,我们就更难忍耐了。这时应当想:他是来成就我忍辱、消我业障的,既然一切都是业决定的,我以前一定造过这样的业,现在消了就好,今后要好好从自己这里去改善。这样去作意,自己的烦恼、业障就能消除,也才能够真正地谅解乃至于感恩对方。

因此我们在僧团里面,各种事务性的工作都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去做,长长久久地坚持下去,不仅能培植广大的福德资粮,还能很好地陶冶心性,散乱心、傲慢心、狂妄心等种种杂念就会被磨掉,平常心、欢喜心,坚毅、勇悍等品质就能逐渐培养起来。


    关注 菩提道次第广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