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大吉!/ Carol: Love Happens

 

突然间想开个公众号,于是就开了。不在乎有没有人看。当然,如果我写的,你也认同,我自然是高兴的。第一篇以Car...



突然间想开个公众号,于是就开了。不在乎有没有人看。当然,如果我写的,你也认同,我自然是高兴的。

第一篇以Carol开始吧,期待2016是个美好的电影年。



电影:卡罗尔 Carol (2015)

推荐:★★★★

据说在原著《盐的代价》中,全篇都是以Therese Belivet的视角去写,Carol Aird的视角很少。我没看过原著,不过假设电影忠于原著,那Carol的视角确实是只有在结尾才出现了一下,而也是最重要的一处。据编剧说,这样Carol才可能保持神秘感,像是影子里的人,才能是任何一个爱人的投射。我觉得这样表达很高明,尤其是当你最后透过Carol的眼睛,看到Therese出现的那一下,真是通电了一样,electrifying。

不过困扰我的是,无论是看了第一遍还是第二遍,我还是觉得Carol对Therese的爱不够可信。这种不可信的感觉不是来自对情节相关的怀疑,而是来自角色建立的堆叠。可能是由于书中来自Carol的参考不多,可能是电影中Carol的视角也很不够,可能是Cate本身又是形象过于强烈的演员,所以集中起来的时候,会令我很疑惑,会让我觉得,这还不够,还不够让Carol说出“我爱你”,还不够可信。没错,她可以是crush,可以是flirt,但是为什么是爱?

“Therese Belivet.

当然这和Cate个人并没有半点关系,她已经提供了几近完美的表演。咖啡厅约会一幕,多少人哭喊着女王一句Therese Belivet,耳朵就怀孕。和丈夫调停那一幕,无奈妥协而又不能丢掉尊严,几近崩溃但是又强忍眼泪坚持到底,情感层次多到连气都不敢喘,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但,还是Rooney Mara。如果你看到一个演员,毫不费力,但是一颦一笑都让你记住,都让你觉得“哇,这太耀眼了”,你就知道你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Therese这个角色最难的部分是,演员需要act out the silence,而Therese的silence就是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地方,你爱上这个角色只会因为她的空白,她的无声的部分,而the silence is the loudest voice。所以我觉得Todd很厉害,他能看到Rooney身上这种甜美和loner融合的部分,两者相辅相成,才让这些笑容和眼泪都具有这么纯粹的感染力,很“北欧”——静谧、纯粹、夹杂阴冷。

Rooney早前凭借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的Salander一角入围奥斯卡最佳女演员,但也某种程度上让她掉入狭窄的类型中。一开始知道她在Carol里出演Therese一角,真的还蛮担心的,会觉得真的吗,Rooney?这个?事实上,直到我今天再回头看《龙纹身》的花絮,我还是觉得shit这妹纸太猛了,人格切出切入毫无障碍。

(btw,原来Rooney在真实生活中是比较贴近《龙纹身》后面Salander假扮的金发妹子的,但是当时她因为入戏太深,非常讨厌这个角色,特别有意思。)

外媒对Rooney的评价非常非常高,称她让人想起了年轻时的Audrey Hepburn,谁知道这是多么高的赞美。Rooney更是凭借Therese一角砍下了戛纳影后,实至名归。老头子们看过的好表演多得是,但是真正去打动人,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戛纳影后乃至一路封后奥斯卡,我一点都不会意外。真心是年度最打动人的表演。

不得不再讲一嘴Carol的美学风格,实在是太精致了,像给眼睛喂饱下午茶的三层点心,时不时还小啜一口红茶。50年代的色调,强调自然光线的柔美和粗粝,画面但却不失分寸。而且很巧妙的是,电影把原著中Therese的职业从舞台设计改成了摄影师,让电影在不需要增加台词的情况下,更多地反映了Therese的内心。而且镜头很多时候是透过窗子,或是雨点来看主体,强化了“我想要”的主体。Todd通过细碎的剪辑,一些散件影像——手套、皮草袖子、侧脸、红唇——来视觉化爱上一个人的感觉。节制的情感推进,和Brief Encounter如出一辙的轻按香肩,千言万语回归到一个简单的肢体表达。着上Carol迷人的香水,深夜里看她一眼再入睡。电影处处流露谨慎、精致、温婉,但同时性感撩人。

还有,这个ost,美得无话可说。你能想象没有钢琴声的烛光晚餐吗?


    关注 一人映画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