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真实闲情偶寄

 

“我们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地努力着。”——原来你是这样的小四...





闲情何来,偶寄何方。或闲情偶抑,或感念万分,或灵感突涌,这里是你可以寄托情感的栖息之所,这里会容纳同为数媒人的不同情怀
       “这次你又要惹到谁了,

        你会怎样被外界误解和质疑,

        反正从没有想过要讨好这些人,

        笑出强大, 益达”。            

                          ——郭敬明益达广告

如果我说我们来聊一聊小四,
可能接下来的言论往往充斥着以下几类词汇:
一米五
拜金、炫富
烂片、gay
抄袭、炒作
很多人都将在这个话题上津津乐道。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乃至是整个社会,郭敬明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标志甚至是一种文化现象。近期,郭敬明的新作《爵迹》上映,但是巨额的投资和全方位的宣传却面临着惨淡的票房。电影亏本的消息传开,在贴吧、微博、知乎中引起了大批正义群众的连声叫好,似乎在宣泄一种快感
1
现在以圈外的视角来回放这出闹剧
郭敬明来自四川一个普通的工薪阶级,少年时代的他总是带着一种孤独忧伤的特质,《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便是他那个时期状态的真实写照,年少的他就让人觉得脱离于大众,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来审视人群的角色。

一次到偶然的经历让他看到了最前沿也最浮华的一面,更坚定了他的理想:我要去上海生活,我要做有钱人。

2
似乎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浮夸
不知是否有人看到他的真诚
他坦承自己是个商人
但有多少名人能够正视这个身份呢?
投身于慈善运营的人自称慈善家,从事教育培训的人自称教育家,影视文化产业的人自称为艺术家,他们中的大部分本质上都是商人
运用知识技能、手段策略为自己谋取最大化利益,这是作为一个商人出色的一面。
对诗和远方的追求我们称之为理想
为什么对经济实力的追求就是肤浅迷失
这似乎又回到了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的古老辩题


但我们看到的是,郭敬明过着大多数人力不能及的优质生活。这是他年少的梦想,他实现了,就像他隐忍又张狂的益达广告。
3
社会舆论在批判他
是否出自一种不平衡的心态?
人一般会否定两种观点,一是自己觉得错误的,另外一种是在内心深处的意识中认同却又不愿意承认的想法。往往对后一种的否认会更为坚定和疯狂,因为这会触碰到人的羞耻心虚荣心

我相信没有人从未有过一个浮夸奢华的黄金梦,而面对人性中最原始真实的欲望,郭敬明选择站在风口浪尖向所有人宣告他要坦诚相待而不是仓皇掩饰。

他无数次受到过来自社会和舆论的伤害,依然无畏的坚持自我坚持欲望,这份真诚让我觉得勇气可嘉。
4
“小时代就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
当初《小时代》系列以高票房烂片为特征,一举成为了非主流价值观的反面教材,激起了各大网站有识之士对郭敬明的声讨。从2007年末《折纸时代》开始连载到2015年《灵魂尽头》上映,郭敬明用了八年的时间来成就一部作品。比起很多改编电影毁原著的作品,这恰恰是一种对于原著最大的尊重,是郭敬明对自己的尊重。

人们都在抨击《小时代》浮夸奢靡的拜金主义,可这却真诚地描述纸醉金迷的上海生活,因为它没有迫于压力而扭曲了原著。郭敬明在一个访谈中的说过:

“小时代就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花钱享受一场视听盛宴
看看他们不曾见过的世界有何不可?
那些言辞犀利的资深学者可曾想过
这部作品的受众原本就不是他们?


5
只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
人们会觉得电影中的都市生活过于浮夸或许是因为没有过那样的体验,你以为别人随手买一个LV是在炫富,但也许那就是他们正常的生活,他们习惯了物质上高品质的享受。
就像郭敬明的一篇文章中描写到自己正在喝着50元一瓶的矿泉水,他深知诸如这样的内容就是争议的来源。
但是他从不回避这些细节,因为这就是他真实的生活,他也想让那些普通的年轻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他们所不理解的生活,正如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见到的上海那样。

6
纸醉金迷,似梦非梦
特别感谢:文章来自2016级数字媒体技术普鲁普鲁士(佚名)同学的原创,感谢分享!本文看法源属个人,如有异议欢迎留言讨论。


/稿源/普鲁普鲁士

/ 排版/瑭瑭


    关注 数媒极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