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最新舞蹈,20000 把剪刀高悬头顶,48 斤热血漫场翻腾!

 

转自:益美传媒ID:YeeMedia20000把明晃晃的剪刀半空悬挂,寒光逼人;48斤象征生命不能承受之...





转自:益美传媒

ID:YeeMedia

20000 把明晃晃的剪刀
半空悬挂,寒光逼人;
48 斤象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
红色羽毛铺就成滔滔血海,漫场翻腾;
琵琶手幽居层层剪刀之后,
拨响古曲……
这样的开场,瞬间,
观者就被迅速带到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中。
艳!惊!四!座!
这就是杨丽萍的转型新作
《十面埋伏》。
杨丽萍将“楚汉相争”改成了舞蹈剧场,
用中国传统京剧嫁接起现代舞,
一扫以往旧作唯美空灵的特点,
换成了全是赤裸的血腥和争斗,
口味很重,但丝毫不失浪漫!
舞美用了几万把的剪刀!!
剪刀是中国文化里的咒语和符号。
“刀”字上面有个“前”,它意味着不止一把刀。
万把剪刀悬在头上,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刘邦、项羽、虞姬、萧何、韩信等人,
全部用舞蹈的形式,演绎
他们在特定时间、空间下的
内心冲突与命运纠葛,
探讨争斗与伤害背后的根源。
中国自古人对黑白有传统的理解,
白是光明,黑代表黑暗,
就像人都有双重人格。
因此,上演的舞蹈剧场里,
韩信有黑、白两个人物设计。
他们总是从对方胯下钻出撕扯,
诡异莫常!
越是黑暗,越要寻找光明,
这是杨丽萍的创作灵感之一。
《十面埋伏》表达的是人性的部分,
人性里的善与恶,埋伏和恐惧,
是人类共通的特点。
美艳的虞姬居然是雌雄同体,
赤身独舞亮相,
虽是男儿身,却极尽女子的妖娆,
与项羽的一段双人舞,亦极尽缠绵。
她嘴对嘴从项羽处扯出一根红丝带,
在脖颈处绕几圈,倒地而亡。
她用了项羽的血自刎。
凄美浪漫,又匪夷所思的死法,
毫无防备地刷新了观者对死亡的理解。
杨丽萍说,
舞台艺术和影视剧还是应该不一样,
台上如果一会剑,一会大刀,就没意思了。
所以《十面埋伏》中不见刀枪。
虞姬用项羽的血自刎,
这种象征,一下就深刻了。
艺术就应该保有其独特性。
剧中还有一个剪纸人,从头到尾都在剪,
最后,她被剪纸(物质)埋没。
它象征现实生活中的人们,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在作茧自缚。
“赤裸”的设计是为了更血腥。
最后一幕,战场上的人都赤条条在血泊里腾挪,
然而,血很美,溅满一地。
原来,死亡也是可以很美。


《十面埋伏》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艺术总监,国际著名视觉艺术家、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叶锦添担任美术和服装设计。杨丽萍说,《十面埋伏》不仅在于传统的复苏,还有更多的“现代意义”。

“埋伏”,不仅仅是古人的恐惧,现代人也有,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埋伏,外界的,心灵的,时时刻刻。这是很现代也很普遍的人性的东西。她想用这部现代舞剧,告诉大家如何避免被“埋伏”的恐惧。
当被问到有关这部剧的转型跨界时,杨丽萍说:“我的创作是分阶段的。最早我可能就演个小傣族姑娘,像正开的花,寻找的是雨露阳光。那时编的舞也这样,全是风花雪月,女人像月亮一样皎洁,歌颂美好、阳光、月亮、孔雀。到了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消逝,想得多了,就用这样一部剧来实验。”
对于大多普通观众来讲,
这部实验性的舞蹈剧场,
终究是象征意味太重。
舞台上每一件道具
和表演者每一个动作所蕴含的巧思,
很多观者并不能完全看得懂。
然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震撼人心的感受就够了。
杨丽萍的每一部作品,
从早期的《邵树屯和楠木诺娜公主》
到80年代的《雀之灵》,
到2003年的《云南映象》,
再到《藏迷》和《孔雀》,
带给大家的一直都是惊艳和震撼!


她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符号,
这种符号被打上了
“独特”、“另类” 等烙印。
总之,但凡杨丽萍有新作问世,
总能酿出一桩文化事件。
无论是演员、舞美、舞蹈设计还是配乐,
《十面埋伏》都达到了
杨丽萍艺术创作的新高度!


最后,通过现场发现,
红 黄 蓝 三原色的龙袍,
孔雀仙子样样都能 hold!!!
有一种美,叫杨丽萍!
她用舞蹈,惊艳了时光;
她以生活,温柔着岁月。

广告时间


可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并有更多款式可选!↓↓↓点这里!!!


    关注 墙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