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春节的回忆

 

在童年春节的回忆里,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儿。...



“春运”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每逢春节,地不分东西南北,国内国外;人不分男女老幼,贵贱贫富。都要在除夕前风雨无阻,昼夜兼程赶回家过年,以至形成人类候鸟式大迁徙的奇观。这便是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也说明春节在华人心中的重要位置。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越来越觉得过“年”没了意思。这也难怪,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过年好像仅剩下贴春联(有的已不贴)、吃饺子(也有不吃的),放鞭炮(大城市已禁放)这点事儿。春节,已近乎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舍“。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娱乐形式多姿多彩的今天,“年”过得如此尴尬,令人颇感空落。不知若干年后,子孙们对春节还能留下哪些记忆!

遥忆童年,物质极为匮乏,温饱难以为继,但年味儿浓郁,象陈年佳酿余味悠长。现在倒是衣食无忧了,却淡化了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及父母的感恩,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实质是缺失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儿时的过年,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载体。在耳闻目染的潜移默化中,沐浴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从腊月开始到来年正月,父母都要教育孩子非礼莫为,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做不善不义之事,兄弟秭妹间不能闹不团结,与人有矛盾要积极化解,不能带到下年等等。
腊八这天就拉开了过年的帷幕。清早就要熬“腊八粥”,熬好后先敬天地,感恩天地之神,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再送给落难之人,广播怜贫济困的善意。村里的狮子社、锣鼓队、高跷队等也都开始操练起来,为过年准备节目。
过罢腊月二十,年货市场逐渐热闹起来。人流熙熙攘攘、吆喝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年味渐浓。依着历史沿习,进入约定俗成的仪式化日程,并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例如“二十三祭灶天”,说是灶神要上天汇报尘世凡事。主人害怕灶神说不利家人的话,要摆上芝麻糖供奉灶神,以粘灶神之口,祈望“上天言好事”;次日是“二十四扫房子”,要搞大扫除,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干净。再接下来,依次是“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剃精细”(此日理发来年聪明)、“二十八贴年画”等等。至此,各家都开始着手挂灯笼、封香炉、贴春联和年画。小院的墙上树上都贴上了吉祥语,大街小巷也扯起了祝福的彩纸,营造出一派充满生机和喜庆的气氛。村里的“文化人”会对各家春联的内容、字体评头论足,渲染出浓重的文化气息。
除夕是春节很重要的一天,先是祭祖。掌灯之前,迎接历代先祖回家过年。是把写有家族世系的卷轴绢布挂起来,作为列祖列宗的灵位,前面放上八仙桌,用手工刺绣的围桌裙将供桌围起,摆上精心制作的合碗供品,飨奠祖先。再摆上三件套的青铜香炉和瓷制烛台,点燃硕大的红蜡烛,开始焚香敬酒。长辈携全家人行三拜九叩大礼,放三声炮。仪式庄严肃穆,烛光中香气缭绕,更增几分神秘的敬畏。蜡烛和香火要不断更续,以寓“香火不断”。

除夕夜,在没有电视和网络的年代,子女围坐在长辈身旁,听其讲述家族先贤的业绩轶闻,鼓励晚辈承续遗风、光耀门庭,总之不能早睡,名曰“熬年”。谁最后睡觉是有奖励的,但我困睡难遏,到底坚持不住,遗憾始终未能荣获此奖。
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被父母叫醒,说要祭祖和放鞭炮,赶早迎财接福,不能晚。起床洗漱后,穿上母亲准备了几个月的新衣服,开始烧柏枝。那柏枝燃起类似鞭炮的响声,散发出扑鼻的清香。上饺子供品、点香叩首,礼毕后燃放鞭炮,爆竹声中迎来新年好兆头。

母亲包饺子时,会在其中一个饺子里放枚硬币,说是谁吃着预示来年有福气。早饭之后,子女向父母瞌头拜年,感谢父母的辛苦操劳。父母自然得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二角或五角不等,统是新崭崭的。孩子们会数无数遍,用心保存着,很是满足,俨然有钱人的感觉。

随后,父亲带领家中男孩子,按照血缘的远近亲疏,辈分高低,依次登门拜年。所到之处,孩子都会得到多少不等的压岁钱,往口袋装些核桃、花生、柿饼之类的东西。倘若去年本族有新娶的媳妇,则有婆母带领新媳妇到伯叔家认亲拜年。各家都很重视,不论是否吃得下,一律备酒席,并向新媳妇发红包。这仪式持续将近晌午才结束,我等急欲与小伙伴玩耍,也不敢早退。早已按耐不住的孩子,这时才能到各邻居家,捡些没响的鞭炮。捡得多者令人羡慕,可以尽情的放,尽情的玩。过年崩住手或新衣服烧个洞时有发生,只要无大碍,父母也不责备。
初二斗新女婿是传统习俗,也是一大乐事。本家族有去年嫁出去的闺女,这天要带女婿回娘家。大多是由岳父带着新女婿,妻哥妻弟陪同,按远近亲疏依次登门认亲。斗女婿的大军,主要有本家族弟弟组成。这伙人早已虎视耽耽,一拥而上,将新女婿“劫持”而去。新女婿毫无还手之力,任人摆布。或被抹了黑脸,或被扒去外衣,或被套上牲口拉犁的缰绳,常常弄得狼狈不堪,还得陪着笑脸。只有拿钱化解围困,要么岳父家拿烟酒糖去赎人。斗女婿的人越多、时间越长,表明岳父家人缘好。若是女婿没人斗,反倒显得岳父家没面子——就这逻辑,也不知打哪儿说起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灯笼,猜灯谜,吃元宵,耍旱船,舞龙灯,放烟花。突出一个“闹”字,要热闹。除此之外,我老家还要喝“糊涂茶”,即用油炒过的小米粉做汤,放入花生、芝麻、杏仁、丸子、菠菜什么的,熬成一锅糊涂粥。倒是营养丰富,香味可口。寓意是包容万物,抑或也蕴有"难得糊涂"的哲理。再就是吃“花馍”,即把馍做成莲花、麦堆、刺猬、盘龙等状,造形各异,生动逼真。大概也是寄寓五谷丰登、吉祥安康之意吧。
正月十九是我老家的传统庙会,有数百年历史。很多地方过完元宵节,便意味着春节结束。而直到这天,我们村却是春节狂欢进入高潮。提前几天大戏已开始,各地商贩提前进村摆摊设点,抢占有利地形,除民间文艺演出的主干道和主场地外,街道全被占满。天不亮,几十支演出队伍,都按顺序到达指定地点,前后绵延两公里之多。有狮子社、大鼓社、旱船、高跷队、犟驴、秧歌队、街舞队等各种民间杂耍绝活。邻村亲戚朋友云集,赶庙会的,看热闹的,做生意的,谈对象的,挤得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上午九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在人潮沸腾中演出开始。各路队伍使出浑身解数,纷纷亮出绝活,赢得阵阵喝彩,涌起一波波密集的人浪。

下午两点左右,各路舞狮队云集主表演场地。在数万人注目下,表演压轴大戏——狮子上老杆。几根高杆顶上搭起表演平台,中间放一把特制罗圈椅子,四周搭上板凳架,向下延伸出八根粗绳,直到地面。在震耳欲聋的地铳和鞭炮声中,锣鼓齐鸣,呐喊四起,两名舞狮者身披狮子皮,沿着两根软绳索攀爬而上,直达几层楼高的平台。随后,四路狮子同时从四个方向爬上凌空的高台。这下热闹了,五驾狮子同时起舞,谓之“五子登科”。这些狮子时而上下翻飞,左右旋转,时而摇头甩尾,挠痒踢腿。更惊险的是,狮子在没安全绳保护的情况下,沿着椅子圈直立行走,令人提心吊胆,发起阵阵尖叫般地喝彩。地面上,十几面大鼓摆出圆形阵,鼓槌凌空飞舞,锣鼓铿锵有力,气势恢弘,极有韵律感。表演招式各具特色,几百米之外,内行人就知是那家大鼓社,师出何门。

玩狮子是大把戏,每家都需出动数百名青壮年捧场护架,且有高手现场调度指挥。这得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更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传承,不是一般村子能玩起的。我村方圆百里,玩狮子的不少,敢于问鼎“狮子上老杆”的,仅有鲁庄、小相、赵城等几家狮子社而已。别的村呢,便只有观赏的份儿。
庙会结束后,持续月余的春节活动才算告终。我辈在狂欢的余兴中,企盼着新年的再度来临,也在美好的期待中慢慢长大。

丙申年孟春于郑州


    关注 竹溪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