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素养】食育,就是经由食物的生活

 

一个能认真对待食物的人,一定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会照顾好自己的人。而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最本真的目的么?...

从介绍国外的食育案例开始,包括英国的校园菜园计划,美国的可食校园计划,日本的食育基本法,意大利的慢食协会……我遇到的第一个错觉是,食育是舶来品,是国外素质教育的体现,后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文章讲食育本土化,引来一批叫好者,但是又遇到一个新的错觉,食育是个很专业的事,食育是个在学校学习的事(事实上很多家长可能以为只要跟“教育”、“学习”、“课堂”相关的字眼沾一起的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倒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觉得需要专业技能和场所来完成)。

食育或者食物教育,听起来确实像一个专门造出来的晦涩词,像知识工作者的专利或者某些行业的推销词。但事实上,要我来说,食育最好的场所就在家里,而且平凡得每个人可能每天都经历着。可是我们都知道,每天都在走路并不代表你知道怎么运动、身体平衡协调和保持健康。我们只所以引入这个词或者尝试去归纳或创造一些做法,无非是希望在每一天和食物打交道的日常里,插入教育的目的、思维的引导。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们身边的食育,到底这些经历着的日常,怎么加入教育的思维。
记得有给大家提到一本绘本,叫《荷花镇的早市》,讲的就是小男孩阳阳回家乡逛早市的情景。对于现在的城市孩子而言,大多并没有见过我们平常吃的蔬菜、瓜果是如何从地里生长出来的,甚至因为现在生活条件的富足,我们买回家的食物大多是已经经过加工的,如切掉萝卜缨的干净胡萝卜,切成块的整齐鱼肉。食物自然的样子已经被进行了“可食”与“不可食”的区分,但自然的食物真的是这样么?或者说我们食用的部分与整株植物的关系是怎样的?不同食物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同样一种食物如何分辨其水分、成熟度等等不同的属性?

这些问题对于不经常逛早市、菜市的成年人来说,可能都会支支吾吾,但是对于经常逛早市的孩子来说,估计也能略知一二。可惜的是我经常会逛早市、菜市,在早市、菜市上见到的孩子并不多,家长处于各种考虑没有让孩子参与家庭采购食物的过程,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孩子教育中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来一起粗略的估计一下孩子可以在逛早市、菜市中能感受到的东西:

  • 首先刚才已经提到可以在购买的过程中观察到自然食物的方方面面,这不但会让孩子与自然的关系有所改善(自然教育),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的色彩、形状、质感,丰富对这些审美属性的理解(审美教育);
  • 其次,如果能坚持带孩子去早市、菜市,孩子可以通过售卖蔬菜、水果、海鲜的不同,感受到季节变换对于当地物产的影响,也可以对本地的自然物产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印象(自然教育),以及联系本地一些文化习惯建立基本印象,如端午节前卖粽子、艾蒿(本地文化传承);
  • 还有食物的价格,不同的产地和不同的生产方式、卖相等等都会有影响,孩子会直观地感受到小农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区别(经济教育);在买卖过程中成人的沟通模式,对孩子社交成长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交教育)。
  • 最后,如果孩子自主地采购,会更大可能地参与到后面食物的烹饪方式或储存中,考虑到菜市场大部分是新鲜的粮食瓜果,孩子可能就在无形中形成更偏好自然食材的习惯,也更大可能习得照料自己生活的机会。


单单一个卖菜的过程,其实就可以有如此多教育的元素引入其中,所以食育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理念,其恰恰是通过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食物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形式而已。

另外一个我们生活中不得不提到的食育部分,恰恰是过年过节大家一起操办节日庆祝的时候。

端午节你是自己包粽子,还是叫着孩子一起包粽子?过年是大家一起围坐着面板包饺子,还是买现成的速冻饺子?越是这样富有文化传承的仪式性的庆典,其实越离不开食物,同样我们的食育也一定可以加入其中。三四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协助像是洗米、剂子(擀皮之前的小面团)揉圆按扁等等,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协助拌馅儿、叠粽叶等等,再大的孩子甚至可以全程协助庆典的各种食物的制作,而12岁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庆典中一种食物的制作。这个参与的过程不单单是我们直观印象上的分担工作(也可能会帮倒忙:P),同时这里面可以有大量的教育元素穿插其中,同样我们也来粗略估计一下:

  • 首先,这个参与的过程可以锻炼孩子基本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如果你能了解各个年龄段孩子需要锻炼的内容,如手与肢体的控制、手眼协调等,参与这些工作可以帮助孩子快速的具备这些能力(身体练习);
  • 其次,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感觉深度的参与到这个节日庆典的筹备中,不但会增加孩子对于这种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对家庭有更多的了解与更深的归属感(文化认同);
  • 最后,庆典中的分工协作,不但可以增加孩子的团队协作意识(团队意识),更可以在协作的过程中促成交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家中特有的语言语境,从而启蒙孩子自己的社交(社交教育)。


所以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食育的契机,下次你还愿意直接购买现成的食物,或者自己一个人承担制作这些仪式食物的制作么?

食育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舶来品,也不是一个悬于空中的概念,恰恰是重新思考我们在与食物的关系,以及如何能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节点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甚至我们抛开教育不谈,一个能认真对待食物的人,一定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会照顾好自己的人。而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最本真的目的么?

自在素养 自然意趣 关注自在素 开启身心纯净之旅


    关注 自在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