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自拍,最适合发朋友圈?

 

小技巧背后有大学问。...





本期分享人:书单君

书单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上一期,书单君和“书米”们分享了
《好想法从哪里来?》
(☝点击阅读)
今天是周日,书单君和大家分享一本轻松有趣的书,台湾认知神经科学专家谢伯让的《生活中的大脑骗局》
为什么说这书有趣?因为它的案例几乎全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比如:

约会时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最迷人?

什么样的自拍适合发朋友圈?

如何利用微信语音吸引女生?

……

不过,通过这些案例,你会明白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我们以为非常聪明的大脑,其实存在各种可被利用的漏洞,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靠。

不信的话,书单君给你举个例子。
为什么你会在不知不觉间就花了钱?
有个自助餐餐厅的老板,准备做个招牌来吸引顾客,他准备了三个选项,试试看,你会选择哪一个?
只需_____,让你一次性吃个够!
A. 10    B. ¥9.95   C. 9.95


看起来好像差别不大?

选A吗?不仅省去了找零钱的麻烦,还能多赚5分钱,何乐不为?

实则不然。

因为定价一旦从一位数进到两位数,顾客就会觉得贵多了。

而且,当顾客想砍价时,面对“10”元,首先想到的肯定是“9”元、“8”元之类;相比之下, 要对“9.95”元砍价,先想到的会是“9.9”元或“9.5”元。

选B吗?有个金钱符号,看起来高大上一些。

其实,正确的选择是C

因为金钱符号会触发顾客的金钱意识,想掏钱的时候,多少会觉得有点“肉疼”。

而且,人们也更容易产生“要把花出去的钱吃回来”的心态,自助餐餐厅可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为什么小小的“0.05”和不起眼的金钱符号,就能左右我们花不花钱、花多少钱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一种习惯:它做出怎样的直觉刺激反应,取决于前一个接收到的直觉刺激。
比如




大脑的这种习惯,被称为促发效应

诡异的是,当看到金钱符号之类的信息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促发效应,对大脑的决策过程毫无察觉。
是不是有点恐怖
我们并不完全知道大脑在想啥
这让书单君想起,之前和大家分享过认知神经科学家洪兰教授的一次演讲。她提到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屏幕上随机播放一些汉字,请不懂中文的外国大学生来判断,是否喜欢这个字。

按说,在不知道汉字意思的情况下,这些外国大学生会随机选择,那么一个字被“喜欢”


    关注 书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