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始知离别难(《冰山之上》拍摄花絮)

 

今天凌晨2点,终于接到摄制组的微信——“已经返回北京,人员设备安全”。高悬的心终于放下了,只有经历过这次慕士...



今天凌晨2点,终于接到摄制组的微信——“已经返回北京,人员设备安全”。高悬的心终于放下了,只有经历过这次慕士塔格峰之行的人,还有牵挂着他们的人,才理解这句话蕴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期盼。
昨天,在喀什机场,是众人分手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登山队员和摄制组成员们,在候机大厅相互告别,相约重逢。直到此时此刻,我们才意识到一句“再见”是何等的难以出口。虽然大家共处仅仅是短暂的十天,然而来自极限海拔、用冰山积雪凝结的情谊,又岂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呢?
记得6月27日那天,摄制组和登山队齐聚在慕士塔格峰海拔4500米处的大本营。这是一片浅褐色的世界,低矮的草茎只能像苔藓一样贴着地皮生长。十几座红色大帐篷,还有队员们穿的鲜红色、明黄色高山防寒服,成为这里唯一的亮色。我们盼望着能看到一只雪豹之类的动物,但见到的却只是一只肥头肥脑的旱獭。这里人迹罕至,这个小东西居然对人全无畏惧,转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和我们对视。在慕峰的十天,它是我们见到的人类之外的唯一生灵。
在众人的记忆里,摄制组成员人人都是工作狂。刚刚抵达大本营,还没来得及休整调适,他们就近乎疯狂地开始了拍摄工作。因强烈的高原反应,其中好几人都满面浮肿,脸色涨得发紫。但是,如果实在支撑不住了,也只是稍加休息,第二天依旧龙精虎猛,全力以赴操作设备。高原空气稀薄,就连用于航拍的无人机都变得难以控制了,但摄制组依旧在逼近雪线的高海拔坚持航拍,截取了一组组高山全景。由于这次是跟踪拍摄,登山队员的路有多高多远,摄制组的路就同样有多高多远,而且还要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犯其至难,图其至远”,何其壮哉!
回想起那支多达51人的登山队伍,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对“父子档”。父亲青衣佐刀,号称“安徽户外第一人”,已经攀登过包括珠峰在内的十余座高海拔雪山;儿子陈天成虽然年方18岁,但已经是一位骑行过两千多公里川藏线、徒步过安娜普尔纳大环线、攀登过雀儿山的资深山友。尤为令人感动的是,这次慕峰之行是陈天成独特的成人仪式,也是青衣佐刀送给儿子的一份独特的成年礼。登山结束之后,陈天成就要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就读,并计划骑行横穿北美大陆。在队员们的祝福中,父子二人踏上征程。
如同青衣佐刀一样,很多队员都已为人父母、岁届中年。然而,对慕峰共同的向往,使他们凭借梦想组成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再现少年的豪锐之气。“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正是出于这样的豪壮与许诺,使登山队面对疾风暴雪的狂袭,能够群策群力,患难与共,保证了整个团队安全下撤,没有出现任何伤亡。在每年都会发生山难的慕士塔格峰,能在如此极端的天气下安然脱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放弃登顶,立即下撤!”在机场分别之际,领队焦灼而无奈的命令依旧清晰地回响在众人心头。那是7月4日中午,眼看登山队距离慕峰之巅只有146米的时候,忽然狂风、暴雪和浓雾席卷而来,路旗被吹飞,雪镜被遮蔽,导航仪被冻得失灵,能见度瞬间降到不足十米。队员们不忍心功亏一篑,仍然挣扎着试图完成最后的冲顶。
但是,经验丰富的领队意识到此时处境是何等艰险,果断地发出了下撤的命令。在下撤途中,很多队员都流泪了,泪水瞬间在面颊上结成了冰。直到此刻,队员们终于明白,正是由于领队的果断决定,才使登山队转危为安。出于感激之情,即使在走进登机口的那一刻,队员们仍然向着领队频频挥手致意。因不忍分别,有些女队员依旧在流泪。
十天之中,无论是山与人,值得感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足够一辈子慢慢回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本营的支援团队,既是登山队和摄制组的先行官,也是后勤部。正是由于支援团队尽心竭力地保障了饮食和住宿,才使我们毫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地投入攀登和拍摄之中。大本营为我们提供的烤羊肉串、炖牛肉、虫草鸡和新鲜水果,化作我们身体内抵御寒风冷雪和高原反应的热量,使登山队和摄制组体能充沛地向高峰冲刺。
最令我们感动的一群人,是来自大本营的“协助”。他们如同高原的牦牛一般强壮,即使行进到雪线之上的海拔5500米C1营地,“协助”们依旧攀冰冒雪,把热饭热菜送到队员们手中。在攀登的过程中,“协助”们一路随行,帮助女队员和体力较弱的队员背负行装,吃苦耐劳的精神令人不由得为之感叹。在那次疾风暴雪笼罩的下撤中,一名女队员因极度疲惫而瘫倒在地,多亏一位“协助”用雪板做成简易雪橇,硬是凭人力将她拖出绝境,送到安全地带。那位“协助”的壮举,引来了众人的一片赞叹,也成为众人一生的记忆。
而在分别之前,最难以割舍的却是你——海拔高达7546米慕士塔格峰。当地少数民族称你为“阿塔”,意思是“父亲”。当地传说中,你是帕米尔高原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冰峰雪岭的父亲。那么,阿塔,我们这些来自遥远之地的人类,同样是你的儿女。虽然,这次我们未能最终攀登上你的顶巅,但你对我们的恩赐已经足够了。是你,使我们懂得了面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使我们领略了你的宽容与威严,甚至使我们对极限海拔产生了一种类似禅机的感悟。最为重要的是,你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极限,未必在最高之处;存有遗憾,未必代表不完美。怀着如同皈依的眷恋之情,阿塔,我们与你道别了。
飞临万米高空,我们通过舷窗向下俯瞰,群山高原尽收眼底,一座座终年积雪的冰峰,如同当地牧民的白色毡帽。十天相聚的情景,此刻在脑海中回放,依旧历历在目,大本营、领队、队友们、风雪浓雾,还有你——阿塔……就这样分别了吗?我们依依不舍地向着内心自问。
相聚,或许还会有那一天。只要有极限,就会有挑战,那么作为一群挑战极限的勇者,必将会有重逢之日。当面对着下一个极限目标,遗憾或许依旧存在,相比自然界的高原峻岭、山川江河,人的力量或许显得弱小,或许会有穷尽。但是,只要我们曾经尝试过、经历过,付出了最大的努力,那么我们无论成功与否,都能够毫无愧怍地高呼:“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已经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们真实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    旭

美术编辑:董子熙

文字编辑:米    格


    关注 真实的力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