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茅忠群:儒家“止定静安虑得”

 

对“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些感悟,在此做些分享。...





‍‍‍‍‍‍‍‍‍最近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第二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些感悟,在此做些分享。

1
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止”根据上下文,很明显是“止于至善”的止,直译是停止,即到至善的境界才停止。意译则是指大学之道的终极目标。我们一旦明白了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至善,其它的任何目标都不能与“至善”相提并论,最多也只是从属于“至善”这个终极目标的。这样其它的目标都不可能来动摇“至善”这个终极目标,那我们的志向从此就坚定不移了。如方太一旦明白企业的至善目标是伟大的企业,即确定了“成为一家伟大企业”的大志,其它任何目标都不能动摇这个志向。
2
定而后能静

“定而后能静”。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诱惑,加上人的禀性习气,导致现在的人心普遍浮躁。很多人见什么就爱(贪爱的爱)什么,爱什么就追逐什么。追到了,就得意狂喜;没追到,就嗔恨嫉妒。总之,每天都是心被物转,心被境转,大喜大怒,自己从来没做过心的主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坚定的志向。人一旦把“至善”作为人生终极目标,有了坚定的志向,则一心只在这个志向上,其它与这个志向无关的事物,或者不善的事物,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心。从此,人心不再逐物,不再浮躁,就能够真正静下心来。
3
静而后能安

“静而后能安”。过去没有立志,整天浮躁、逐物的时候,还会经常担心忧虑此物能不能得到,那物能不能追到。逐了一物,又逐一物,烦恼永远不断,心永远不安,从来没有体验过什么叫安心。现在志向一定,心也静了,担心忧虑不安等烦恼都没有了,当然就安心了。
4
安而后能虑

“安而后能虑”。学习传统文化后才知道,古人真有智慧。很多智慧,都是现代人不可思议的。为什么古人智慧那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古人比我们心静。现代社会的好处是物质极大的丰富,但也带来了坏处,那就是到处是诱惑,让人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如果真能静心安心,思虑就会有如泉涌,源源不断从心底冒出来。
5
虑而后能得

“虑而后能得”。所谓“能虑”有两层含义:一是静心安心时思虑的质量比不静不安时要高得多;还有一层是,其中一些冒出来的思虑,连自己都会吓一跳,远远超过自己平时的水平。通常所说的灵感也是属于这一种。其实这并非是自己思考出来的,而是从良知中自动流出来的。孟子认为良知是不虑而知的,是人人皆有的。人在止定静安的状态下比较容易与良知连接,从而能够致良知、明明德(明德即良知)。得者,德也。故而“能得”。平时的很多难题,在这个时候也会得到答案,迎刃而解。‍‍‍‍‍‍‍‍‍


    关注 柏厨廊坊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