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地盘点近两年国内冒出的小卫星计划

 

“再美的花朵,盛开过就凋落;再亮眼的星,一闪过就堕落”...



从2014年两会期间的李彦宏提案,到当年年底的国务院第60号文,到2015年10月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从2015年7月“北京二号”一箭三星在印度发射,到9月航天科技集团宣布今年发射0.5m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到10月“吉林一号”一箭四星在酒泉发射……从2015年10月的“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到今年5月的“科技服务打造航天新业态高峰论坛”,到6月首届太空经济论坛……“商业航天”似乎真的同时发展成为政界、业界、媒体界的小红人。

虽然国际市场同样风风火火,但一口绝吃不成胖子,就像互联网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下文的这些项目还真的值得关注。资料完全来自互联网。

华讯方舟的Ka波段宽带卫星和108颗视频卫星

华讯方舟联合多家合作伙伴,着力于发射自己的Ka频段的宽带卫星,进而完成全球Ka频段的卫星宽带网络全面覆盖。此外,华讯方舟还正与国内科研单位联合打造高清视频遥感小卫星星座系统,计划建设一个拥有108颗遥感卫星的地球成像网络。这个系统对整个地球表面扫描一遍只需10分钟,清晰度可达0.5米,未来只要拿起手机,就可看到全球任一地方。

再让我们看看公司的最新新闻,还是挺受关注的吧?
2014年,上市公司恒天天鹅在完成股份转让后,深圳市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随后更名为华讯方舟,后者“为全球移动宽带网络综合服务商,专注于高速移动下宽带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河北一号”的16颗小卫星



2016年7月6日,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主办的“河北一号”小卫星群总体方案专家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举行。我校名誉校长孙家栋、中科院院士童庆禧、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罗格、国家发改委原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曾澜、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徐振川、廊坊市委常委副市长喻华锋、我院院长郝玉龙、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晋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研究所副所长张科科及有关单位专家、工作人员共2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证会。

“河北一号”小卫星群将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共有16颗小卫星组成,由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卫星管理和运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负责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开发。项目实施后将重点针对河北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农业、林业等多个行业开展应用,同时也能为京津冀周边省市提供应用服务,对我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建设工作可提供有力支撑。

借助这个小卫星群,京津冀地区将形成全面的数据覆盖,这一项目将极大地提高河北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后,能够提供每月覆盖河北全境和京津冀大部分区域2.5米遥感数据。每隔一周就会对河北省的数据进行一次全面更新。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服务国家(航天)特殊需求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廊坊精密机械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4月,学校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7月13日,更名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吉林一号”的138颗星



2015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首颗商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升空,其使用了团队研制的624毫米反射镜,拍摄出的照片清晰明亮。随着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技术继续发展,这一技术将在空间对地观测、深空探测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这里包括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拥有众多尖端创新技术的“吉林一号”背后,是吉林省正在运筹谋划的“一盘大棋”——全力打造民用航天数据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产业集群,2016年计划发射10颗卫星,完成14颗卫星组网;到2020年,在轨卫星数量达到60颗,2030达到138颗。

“嘉定一号”的7颗卫星



2016年嘉定将建设“嘉定一号”卫星项目卫星大数据产业园项目。项目建设预计从2016年1月至到2018年12月,历时3年。今年,嘉定将完成2颗视频试验卫星的研制,并于2016年10月份通过搭载方式发射入轨。至2018年,将完成5颗视频卫星、2颗高光谱卫星的研制并发射入轨。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6.55亿,由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比特公司”)和嘉定区政府各投资50%。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后,预计前五年可实现年平均营业收入13亿元,税收1亿元。

卫星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为大数据行业提供高价值的卫星大数据的目标,将创建基于微纳卫星的卫星时空信息产业发展和服务的新模式,打造“嘉定制造”和“嘉定服务”的品牌。

从事卫星研制和应用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迁入上海嘉定区南翔镇。这标志着作为上海私营经济最活跃南翔镇正在致力探索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服务经济发展新平台,实现南翔古镇转型发展。

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洋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微小卫星在民用领域的用途十分广泛,美国同类型的多家微小卫星公司的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民用遥感及通信领域,微小卫星已在航天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市场前景不可限量。这位负责人坦言,在中国,卫星商用市场、民用市场处于蓝海阶段,3至6年有可能迎来微小卫星产业爆发期,欧科微公司正致力于低成本微小卫星系统的研发, 以实现所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立完善的低成本卫星产品体系,并探索新的卫星应用商业模式。

义乌私企的60颗卫星

 2014年12月,闻光银成立了浙江北斗中能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0月份,公司更名为浙江天地经纬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卫星导航、通信、遥感天地一体化系统的技术研发、建设、服务和维护等。

“我们计划以3颗中轨导航卫星价值的投资,建成以60颗低轨小卫星组成的导航通信遥感系统,并形成一系列产业。你们知道60颗低轨卫星能做什么吗?”许国昌介绍,60颗低轨卫星可以解决全球通信覆盖,实现天气、海洋动态和风场监测等,这个系统不仅具有很大的科技研究价值,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投入产出比在1比17至87之间。

据透露,目前天地经纬已经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多轮洽谈,预计将于2016年6月签订卫星制造发射协议,第一批两颗低轨卫星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发射升空。

目前,在国际上有300余家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研制微小卫星,我国也有20余家科研院所参与,而有意向的达到100余家。阿根廷卫星初创公司Satellogic的创始人就表示,“现在做卫星就像是做手机一样”,做卫星唯一的风险就在于“你愿意承担造卫星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维商遥的“16+4+4+X”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透露,2022年左右将建成一个“16+4+4+X”,即由16颗0.5米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微波卫星以及多颗视频高光谱等微小卫星组成的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并将于2016年年底前执行首次发射。2015年9月,经财政部批准集团公司成立北京四维商遥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以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观测能力的全天候对地观测的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以及针对国土资源调查、测绘、国防安全、环境监测、金融保险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增值服务。

结语

不包括那些大学、小规模的卫星或卫星星座计划,而且一定还有更多的计划深居闺中(信威?东方红海特?),这场卫星盛宴好不热闹,不完全统计这几年计划发射的我国微小卫星数量已经超过350颗,来自(从北向南)吉林省、北京市、河北省、上海市、浙江省、深圳市……等多个省市地区。

诚然,比起OneWeb、SpaceX、波音等“国际巨星”的动则600+甚至2000+卫星的宏伟计划,我们的步子似乎迈得还不够大,但是有多少演员出道是为了终身为观众服务,而不是捞一笔就享受生活的呢?特别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中,恐怕不多。



如果你喜欢,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晨读航天”;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关注 晨读航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