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桶妙计安天下?赔了土地又折银!

 

不想回顾那段历史,可又不得不回顾。因为那段屈辱的历史是前车之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恰是我们的国人之殇,我们...





不想回顾那段历史,可又不得不回顾。因为那段屈辱的历史是前车之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恰是我们的国人之殇,我们只有敢于正视,敢于面对,才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才会痛定思痛,洗心革面,才会自立自强,勇往直前。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英国舰船40多艘和4千余名士兵到达中国广东海面,1841年元月,广东的大角、沙角炮台被英军攻占。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皇帝慌忙派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调集各省军队1万7千余人开往广东,与英军作战。



3月初,参赞大臣杨芳抵达广州,因主帅奕山尚未到达而成为清军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杨芳甫到,广州百姓“欢呼不绝”,“官亦群倚为长城”(《夷氛闻记》),好象救星到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此之前,他有所谓的“战功显赫”!杨芳是贵州松桃县人,行伍出身,曾是林则徐部下,早年从军参与镇压湘黔苗民起义,擢升守备。嘉庆年间,清剿川楚陕三省白莲教起义军,又参与镇压河南李文成起义,升甘肃提督。道光初年,历任直隶、湖南、固原提督;在平定张格尔之战中,用计生擒张格尔,威猛异常,被封三等果勇侯,加太子太保衔;不久又因平定彝族起义而晋封一等果勇侯。



经过一番察看,杨芳看到英军炮火威力强大而且落弹准确,认为一定是施了什么邪魔妖术,“夷炮恒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实地,而夷在风波摇荡中。主客异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术伏其内”(《夷氛闻记》)。他认为洋人炮火总打中清军,而清军却打不到洋人,而清军在稳固的陆地,洋人却在风雨飘摇的舰船上,洋人一定有巫术。
于是,他便决定以邪制邪,传令当地保甲,广收民间使用的粪桶、溺器,装满女人的粪便、秽物,命令清兵装在木筏小舟上,布满江面,将马桶、溺器之口对准敌舰炮口,以为如此便可破其炮火之妖术。为了更稳妥,又在省河上将木排竹筏联钉在一起,在上面安放大量马桶,桶内同样装满粪便,或塞进毒药桐油,以为可以阻挡英舰的前进。 此事,《粤东纪事》也有记载,杨芳初到广州,“惟知购买马桶御炮,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
英军指挥官从望远镜中看到水面上的木筏粪桶,闻到了空气中的熏天臭气,一开始认为遇到了什么新式武器,但定睛一看,不过是封建迷信的小把戏。随即下令开炮,将木筏粪桶打得四分五裂,舰队在海上依然横冲直撞,锐不可挡。只3日18日一天的战斗,清军就丢失六座炮台,损失一百二十三门大炮,二百多名官兵阵亡,而英军并无一人毙命,仅六人受伤。在省河两岸诸军事要地失守,英军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指挥战事不到半个月时间的杨芳,便只得缴械投降。 广州市民为此给他编了首讽刺诗:“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城中。”



我们看到杨芳的所作所为可能感觉非常可笑,一个身经百战的清朝将领怎么能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呢?但诸君有所不知,当时的清王朝不仅闭关锁国,病入膏肓,而且迷信成风,愈演愈烈。 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比如以务实著称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清代皇帝生辰八字不对外公布,以防“厌胜之术”,还会找一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儿童在雍和宫出家,作为“替僧”。此外,皇家建筑颇重风水,梁上往往附有经文,以镇压邪魔。但效果有限,比如天坛,传说能防火,但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即发生火灾,斋宫、寝宫被焚。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迷信,大臣更夸张。继杨芳“粪桶妙计”后,扬威将军奕经在浙江与英军作战前亲自去西湖关帝庙抽了一签,上书:“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敢保平安”。过了三天有土司带了兵前来助战,每个兵都戴有虎头帽,这让奕经更相信此签的灵验;各路人马会集齐后,奕经与参赞大臣文蔚又不约而同做了同一个梦,梦到只要虎年虎月虎时虎分用虎军攻敌,就一定能大获全胜,这叫老虎吃羊(洋)。结果他们因迷信太炽,提前走漏了消息,被英军打得一败涂地。事后,英人在《英军在华作战记》中对当时现场的清兵尸体有如下记载:“他们的帽子有一种特别的不普通的样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制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们身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两广总督叶名琛自信有法术护体,竟使出了“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绝招,结果被英军掳走,客死于加尔各答。
呜呼,往事不堪回首,故国旧梦中。如果当时的清军多一些理性和科学,少一些迷信和盲从,战况何至于此?如果当时的清政府早一点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又怎能被迫去签订一个又一个的屈辱条约?
迷信之毒,由来深远,贻害无穷。希望我们现在的国人摒除迷信和邪教,用现代科学精神武装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自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欢迎关注“冀风护城”


    关注 冀风护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