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半夏泻心汤发挥•系列医案:②嘈杂

 

生木成器作点漆,漆而全之。...



《半夏泻心汤发挥·系列医案》作者按·嘈之辨

①  嘈杂,嘈音同曹。义同杂而乱。于证而言,指胃脘或心口部位症状。《医学正传》(虞搏)有言:“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嘈杂其痛特点,往往得食即止。多因痰火、肝胃不和、胃热、血虚等所致。仍是守中守和之道。

②  中宫守中此为道,法与术之层次,招与式之层次而言,药之应用大法,其方大致有三。谓之「脾胃三汤」。一者半夏泻心汤,二者柴胡疏肝汤,三者香砂六君汤。各应其者:脾胃湿热,肝脾不和,脾虚气滞。临症而发挥、化裁。

③  《伤寒论》有言,半夏泻心汤证除心下痞硬外,尚有呕吐、下利、肠鸣、嗳气诸症。先贤张仲景有论苔腻,无论厚薄、白黄当为半夏泻心汤证之重要临床指征。脾胃呆滞者,湿浊中阻者,升降失常者,皆为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

半夏泻心汤发挥②嘈杂

患:于某。女。37。公务员。

医:曾骞

主诉:近日因腹痛下痢。曾以西药止痢。却随后胃脘烦闷嘈杂,如饥似辣。口苦,纳差,且不思食。喉有痰附不出。大便略结。

诊察:舌质红而苔薄黄而腻,边痕。双部脉弱而无力,沉取不现。唇有略焦。

思路:综其舌象并从其脉言,胃中郁热并脾气之虚,另先痢而津亏,唇故焦。方宜清宣郁热,健脾和中,以应其寒热虚实所错杂。此例半夏泻心汤适宜。临症化裁。

一诊:

法夏10  黄芩10  黄连一小根  炙甘草6

太子参12  陈皮12 枳壳10 姜竹茹15

焦栀子9  神曲20  山药15  大枣3枚

干姜3

×6

反馈:诸证愈。饮食略差。

二诊:

异功散人参换太子参,再进两剂固和。

反馈:饮食善。良好。

方解:

此例见于痢后,证属胃中郁热不宣,而其脾本虚弱不运不济,寒者仍滞,因其脉弱而无力,热者唇焦为一,口苦为二,便结为三。苔腻有沤,此例寒热虚实错杂。治宜清胃,并健脾,此当首要,燥其湿而利脾,清郁火而利其胃,益其气而运其滞,消其结而开其中阻。此方化裁,人参换太子,甘草用炙以益助气。辨其全方:而黄芩、黄连、栀子、竹茹皆清宣郁热。太子参、炙甘草、山药、大枣,皆健脾和中,另入神曲,消滞和中之功更为益显。脾之运则津。法夏与姜意在辛开和胃,亦免苦寒伤脾。枳壳、陈皮意在之佐,畅中焦之气。于二诊出异功之汤,意在善后,全以和中之剂而和润,如生木成器作点漆,漆而全之。曾 字

于一芥屋

(配图-冷温磨印:《轻绿》/曾骞 作)

弹指而止风,抬手可扫码:


    关注 请风停下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