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薛巍:指尖上的旋律

 

在内蒙古的音乐指挥界有一位传奇的80后指挥家,他任由美妙的旋律和欢快的音符在指尖妙曼地翩翩起舞,也曾驾驭一曲曲雄壮低沉的交响史诗使人如闻万马奔腾。小小的年纪便奠定了自己在指挥界的地位。他就是内蒙古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艺术总监薛巍。...





在音乐演出中,一个乐团的指挥是不可或缺的。通常一个优秀的指挥家指导整个乐队的音乐演奏,使得多个声部的演奏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谓一个乐队的灵魂人物。对乐队的指挥也是对音乐的一种诠释和再创作。世界著名指挥家詹姆士·列文曾说:“指挥棒也是一种乐器。”也有人说,听音乐,就可以知道指挥的性情修养。由此可见指挥的重要地位。如今,在内蒙古的音乐指挥界有一位传奇的80后指挥家,他任由美妙的旋律和欢快的音符在指尖妙曼地翩翩起舞,也曾驾驭一曲曲雄壮低沉的交响史诗使人如闻万马奔腾。小小的年纪便奠定了自己在指挥界的地位。他就是内蒙古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艺术总监薛巍。

一提起薛巍,别看他年纪轻轻,可他在内蒙古的音乐指挥领域已有了响当当的名气。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除了担任内蒙古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艺术总监,他还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指挥学会会员,中国武警总政治部交响乐团特邀客席指挥,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乐团艺术指导,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青年合唱团首席指挥,索伦嘎女子重奏组合艺术总监、音乐制作人,阿都沁男声重唱组合艺术总监、音乐制作人等职务。他曾指挥过上百场全国、全区大型音乐演出,驾驭有度,青春焕发,激情四射,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还擅长音乐创作,他曾为现代交响乐《飓风》、现代交响乐《蒙古传奇》、管弦乐《西部风情》作曲、编曲;曾改编现代交响乐《万马奔腾》、现代交响乐《辽阔的草原》以及《查尔达什》、《敖包之夜》等音乐作品。我们一起走进他。

吹响启蒙的小号
薛巍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受父亲的影响,薛巍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对声音无比敏感,对旋律异常着迷。每当父亲拿起小提琴开始演奏,还没有上学的他就一动不动地坐在旁边认真地聆听着,有时还跟着节奏一起律动,情不自禁时,还跟着音乐哼出声来。父亲见他对音乐竟如此着迷,感到非常欣慰与高兴。薛巍八岁的时候父亲就给他买回了一个架子鼓。这让初次见到“真家伙”的薛巍非常兴奋,因为有兴趣,他进步非常快,因为他那时除了学习就是打鼓,很少出去跟小朋友们玩,甚至学习还在其次。凡是知道他的人,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邻居都说这个孩子很有天赋又有毅力,非常人可比,将来肯定有很大的发展。

有一天,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光练架子鼓不行,你应该学习管乐。”当时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薛巍很高兴地答应下来了,可他并没有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更不明白这里蕴藏的深刻的音乐规律。没过几天,父亲又给他买回了一支小号。薛巍说,买回来的当晚他是搂着小号入睡的,那时候晚上睡不着,薛巍就拼命练习小号。有一回天已经很晚了,他睡不着觉,从被窝里拿起小号就吹,没吹几下就被父亲狠狠地骂了一顿,说他影响了别人的休息,从那以后,他晚上练习的时候就将小号的喇叭口塞进被子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好几年。就这样他打下了良好的乐器基础。
一生钟情的指挥
凭着对音乐的巨大热情,薛巍考入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毕业后他来到了内蒙古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这一干就是五年。随着阅历的不断加深和对音乐的不断理解,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浅薄,急需要“充电”。“要想诠释音乐,就去学指挥。”大学老师的这句话现在深深地启发了他。

2005年,带着对指挥艺术的无限憧憬,薛巍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进修。来中央音乐学院的第一节课上,老师让他指挥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薛巍正准备挥手时,老师突然说:“等一下,有关贝多芬你了解多少?他的第一交响曲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老师的这个提问一下子让他蒙住了,“指挥就指挥,老师这纯属刁难人,这我哪知道啊。”薛巍心里盘算着。他低声说道:“老师,我……不知道。”“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等知道了再指挥,不过我告诉你,这个专业够你钻研一辈子的。”后来,他去图书馆查阅了关于贝多芬的所有资料。“后来我了解到,贝多芬交响乐的特点是他的英雄性,这主要是由于他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大革命爆发时,贝多芬刚刚十九岁,是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当时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是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于是他年轻的心灵里便充满了对正义的渴望。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就是贝多芬的追求。他非常崇拜古罗马时期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去献身、去奋斗的英雄们,所以他在自己的作品里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简而言之就是英雄性。在他看来,人民在苦难中,必须要通过斗争去争取自由、光明的前途,而最后胜利是终会来到的,这也是贝多芬创作思想的主线。所以几百年后他的音乐仍然能够鼓舞大家。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许多音乐家不再热衷于政治,他们开始追求一种个人感情的抒发,于是就逐渐形成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这其中,一些艺术家仍然去关心社会与个人,鼓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而另一些则更热衷于表现个性,可见艺术的丰富多彩。这其中就包括贝多芬。学习音乐不能不懂人文背景,不懂历史。”薛巍对记者感慨地说道。

老师的这一节课彻底改变了他对音乐的态度和对指挥的肤浅认识。他才开始认识到,以前所认识的音乐只是皮毛。自从学了指挥他才明白,只有好的指挥家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了解音乐最根本的,就是必须了解作曲家以及和曲子相关的一切背景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用手挥出音乐的内涵。对于这一点,薛巍接着用柴可夫斯基的例子继续向记者解释。他说:“关于柴科夫斯基有一个很美丽的故事。当时有一位富有的寡妇梅克夫人,她的丈夫曾是俄罗斯早期的铁路商人。她喜欢音乐,也经常资助一些年轻、有才能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当时非常贫穷,要靠教课来维持生计。教课占据了他很多时间,他就没有时间写作品了,于是他的老师鲁宾斯坦就把他介绍给了这位夫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通信交流,两人成了知音,对于音乐、对于社会都有很多共同的看法,于是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这个友谊出于梅克夫人对柴科夫斯基作品的深刻理解,所以如果大家看一看有关柴科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通信录,就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对于他音乐人生的注解。但是他们之间恪守了当初的协议,一辈子没有见面。  他的《第四交响曲》是在认识梅克夫人之后不久创作的。他很高兴能够获得这样一个知音,所以他的《第四交响曲》是献给他们两个人的,他称它为“我们的交响曲”。在他和梅克夫人的通信中他讲了所有的细节:第一个乐章表现了犹豫和彷徨;第二乐章中谈到了对幸福的向往;第三乐章表现的是想要回忆过去的童年,却只找到一些模糊的记忆,一种喝醉了酒般的感觉,是一个拨弦的乐章;第四乐章则是让人们从苦中作乐里来享受生活。到了1890年,他突然收到了梅克夫人的一封信。信上说:‘我最近遇到了财务上的困难,所以不能够再提供给你经济上的资助了,希望你有的时候还能记得我。”是一种很冷淡的语气。这封信给柴科夫斯基的刺激非常大,他马上回信给她:“钱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主要的了,但是这种语气让我很难接受。’他感到耻辱,也痛苦、失望到了极点。这时他就已经投入他全部的身心着手写《第六交响曲》,他自己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在写作上仍然遵循了交响套曲四个乐章的结构。弦乐曲运用的是快速度的三拍子,而进行曲从弱到强,在非常强烈的结束之后,是一个慢板的第四乐章。这是一种很有独创性的做法,把第四乐章作为悲怆的慢板乐章。而在以前,末乐章通常都是辉煌的。这部作品在首演时并没有得到强烈的反响,但一周后,他去世了,所以人们才说柴科夫斯基是为自己写了一个安魂曲。如果只是机械地演奏或指挥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而不知其中的历史背景,怎能把握住曲子的灵魂呢?”

通过专业系统的指挥学习,薛巍逐渐认识到,诚如李斯特所说,音乐指挥家的任务不能只是打拍子,他负有表演艺术家的最美好的任务:发挥音乐世界的内在思想。薛巍详细地解释道:“指挥的职责是艺术上的组织者,通过艺术手段,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这是指挥的职责。指挥的原则三个字,一个叫做‘省’,一个叫做‘准’,一个叫做‘美’。‘省’就是非常恰如其份,不做多余的动作;‘准’,节奏要准,声音要准,如果有乐队的话,乐队的协调的要准;一个要‘美’,‘美’就是指挥本身的形体要美。我现在看到好多指挥,五花八门,姿态极不规范,更谈不上美观。‘省、准、美’,这是指挥的原则。另外,指挥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听觉,一个是乐感,两者缺一不可。”现在薛巍说起话来就像一个十足的专家。

“截至目前,让你记忆比较深刻的有那几场指挥演出?”记者问道。

“想起了还是很多的,比如2007年的中国武警总政文工团《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大型男生合唱交响音乐会;2008年的中国武警总政文工团《你是这样的人》——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大型史诗交响音乐会;2008年指挥内蒙古爱乐乐团《2008内蒙古巡演音乐会》;2008年《激情高原》大型现代交响音乐会;2009年《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晚会》;2009年《纪念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专场文艺晚会》;2009年指挥内蒙古爱乐乐团《2010新年音乐会》;以及2010年指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工作会议《新春音乐会》;2012年指挥内蒙古青年合唱团《白云飘落的故乡》全国保利院线巡演等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薛巍对记者说。
回到家乡
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学里的李老师给薛巍打电话说,老师组建了内蒙古第一支管乐乐队,如果他愿意的话,让他来当指挥。听到了这个消息,激动万分地的薛巍,第二天就踏上了回家乡呼和浩特的路。每到周末只要有时间,他都从北京回到呼市,为众多的音乐爱好者演出。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他学到了很多,硕果累累。他一直想着把他学到的全部呈现出来。令他欣慰的是,家乡有了自己的管乐乐队。

还有让他感到无比欣慰的。2006年夏天,经过前期精心地筹备,来自于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索伦嘎组合成立了!而这一知名组合的艺术总监正是薛巍。这个走在时尚和传统边缘,赋予古典音乐以时尚的现代音乐元素的表演团体,如一道“彩虹”横空出世,让内蒙古的音乐爱好者眼前一亮,很快征服了万千观众。粉丝们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内蒙古的‘女子十二乐坊’”。小到各行各业的专场晚会,大到天堂草原民族歌舞晚会、内蒙古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等政治性较强的演出……一个个演出接踵而至,索伦嘎组合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个城市之间,而四个女孩儿的合作也从组建初期的青涩日臻成熟。在这里,必须要提到是2009年6月26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办的纪念中蒙建交60周年《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大型文艺晚会《友谊的颂歌》。这台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蒙古国教文科部联合主办的晚会云集了中蒙两国知名的艺术家。其间,身穿旗袍的索伦嘎组合,将一曲经典曲目《梁祝》演绎得淋漓尽致,音乐声缓缓落下,几秒钟后,缓过神来的观众们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几位当地的观众兴奋地跑到后台,向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不玩音乐,我们一直在追求音乐”,说这话的,是现在索伦嘎组合的音乐总监薜巍。作为中国武警总政治部交响乐团特邀客席指挥,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内蒙古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薜巍一直在索伦嘎的选曲上给自己出难题。

“如果只是随便找首曲子,再添加些爵士拉丁等流行元素,问题就简单了!可是,我不想索伦嘎的音乐随波逐流,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索伦嘎的音乐既要有古典主义的唯美情致,又有现代主义抽象写意,融合拉丁、爵士、摇滚等众多世界流行音乐的节奏元素,加上曲目的律动感和现场表现力,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薛巍说。

“他是一个对音乐较真的人!对我们的音乐把关特别严!即使这边等米下锅,急得火上房了,他也不会轻易拿来一个曲子给我们。每个曲子都是经过他再三斟酌,再三的挑选。”成员之一张瑾是个大眼美女,谈到这位把音乐当信仰的音乐总监,她小小地“埋怨”了一下。不过,张瑾认为,这才是一个真正做音乐的人应有的气质,“认真的人向来所向披靡!我们为有这样一位音乐总监而庆幸。”

这一段时间,薛巍正在为索伦嘎寻找、筛选一批好的音乐。“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不玩音乐。我会把我认为最好的音乐交给索伦嘎!我们正在积蓄能量,向新的目标前进!”

“我希望自己坚持走下去,脚踏实地地干下去。不管是指挥还是编曲,我会持之以恒。为家乡内蒙古的音乐事业,我责无旁贷。”薛巍最后对记者说。

来源|《这一代》杂志




内蒙古精英沙龙(Inner Mongolia Ace Salon),内蒙古地区首家由民间机构发起策划的、非官方、非盈利的文化艺术项目,内蒙古文艺“白羊奖”发起单位。

故事(Story),内蒙古精英沙龙团队即将推出的通过现场演讲和网络视频等方式,分享见解、传播文化和启迪人生的传播平台。每月会邀请各领域有故事、有智识的讲者在故事的讲台上与大家分享,故事、观点、人生。故事,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从即日起招募讲者、志愿者及合作伙伴。


    关注 内蒙古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