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武燕妮:二人台的女儿

 

武燕妮,全国著名二人台青年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系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0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利平的爱女。...





武燕妮,全国著名二人台青年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系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0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利平的爱女。她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喜爱二人台表演艺术,凭借较高的艺术天赋和勤奋钻研,在二人台表演和创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她多次获国家奖项,并参与重要演出,在发扬二人台这一内蒙古特有的地方艺术,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我的早教班是后台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一门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艺术形式,在15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作出无数具有贴近生活的作品,也涌现出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二人台演员。

见到武燕妮是在她的办公室,生活中的她肤若凝脂、亭亭玉立,很难将这样的女孩儿与舞台上塑造的老太太联系起来,这让我不禁感叹年纪轻轻演技却很是老道!她活泼开朗,谈起二人台更是眉飞色舞激情满怀。她说:“我的奶奶就是唱戏的,她的艺术细胞遗传给了她的孩子们,影响到了我父亲这边所有的人。妈妈是跳舞的,我可谓是在艺术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我对舞台艺术有着特殊的情感,感谢家人给了我这份艺术天赋。”

武燕妮(以下简称小妮)接触艺术可以说是从胎教开始的,从咿咿呀呀学语时就开始说唱词了。“我没有上过幼儿园之类的早教班,我的早教班就是后台。”因为父母经常要排练、演出,没有时间接送她上幼儿园,为了能照顾小妮就只好将她一直带在身边。所以小妮的早教班就是后台,她看着演员们排练长大,听着每一段唱词长大,闻着演员们身上的胭脂味儿长大。

“我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穿着他们的演出服学着他们的样子咿咿呀呀的开始唱,演员们在台上表演我在后台‘表演’。当时团里的年轻人很多,他们很喜欢我,这个人带我玩一会儿那个人带我玩一会儿。有一次排练结束,大家都收拾好服装道具准备下班,这时妈妈发现找不到我了,以为是谁带着我去玩了,可问了所有人都没有见到我,急的爸爸妈妈到处找,最后在服装箱里找到了我,我还在呼呼大睡,当时箱子已被锁上,不知到我什么时候在服装箱里睡着了,由于后台光线不好,身上早已堆满了演员们换下来的衣服。”说到这里小妮的嘴角笑的比刚才更加上翘了,她不认为那样的生活是辛苦的,她喜欢那样的后台生活,由衷的爱那样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妮已经可以上台客串一些角色了,从她被抱着上台到可以伴舞,她对舞台对观众的感觉和气场再熟悉不过了。小的时候很多人问她小小年纪上舞台怕不怕呀?可她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怕呢?殊不知小妮是在舞台上长大的,她对舞台太了解了,那是她生活的场所,在舞台上她只有熟悉和幸福怎么会怕呢!
我的选择是二人台
高二的时候小妮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导专业,两年的影视表演学习为她今后在舞台上的表现提供了很多营养元素。毕业后小妮选择了去开拓眼界,在海南找到了一份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工作,从这时小妮认识了媒体,并且学会了配音、影片剪辑、非线编辑等技能,在此期间小妮体会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状态,这为她今后的二人台表演和创作提供了支持。

2006年内蒙古电视台开设了展示内蒙古西部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娱乐节目《西口风》。小妮得知由父亲开办的这档节目没有适合的女主持,想着自己有主持的经历还懂得二人台,应该可以帮得上忙。她便毅然决然的辞掉海南那份她很喜欢的主持工作,选择回来帮父亲。她的学习和实践经历以及从小得到二人台艺术的熏陶使她很快胜任了《西口风》的主持工作,而且得到观众的一直好评,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2006年以来,小妮一直担任内蒙古电视台大型娱乐节目《西口风》栏目的主持人,该栏目已成为推动内蒙古二人台事业发展,宣传民族民间艺术最有利的平台。该栏目获得2010年全国戏曲栏目评比“白玉兰”奖优秀栏目奖、2012年第四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年度优秀电视栏目。小妮个人也获得2012年第四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年度对农节目主持人提名奖。小妮作为栏目的当家主持人已经成为“西口风”的代名词,同时在栏目的主持工作也为宣传和发扬二人台艺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得到大家的认可小妮打心眼里高兴,可让她更开心的是大家对二人台艺术的热衷,这让她更下定决心要从事二人台表演。

同年,小妮得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要招收首届二人台本科班,她心里痒痒了,她要考,要学习二人台,要上台表演二人台。她想起自己在外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心里总有东西放不下,那就是二人台,在外的经历让她认识到了二人台的魅力和对自己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自己到底有多喜爱二人台。长期的积累和与身居来的艺术天赋,小妮顺利的考上了二人台专业,这让她兴奋不已,终于可以系统的学习二人台了。

真正学习二人台是从2006年上二人台本科班开始,也是从这时起小妮慢慢发掘二人台的灵魂之所在,真正体会到了二人台的独到之处。在上学期间小妮还一直担任着《西口风》的主持工作,她在工作和学校中相互学习,将课堂上的内容运用到节目中,将节目中的疑问带到课堂中解答。双向学习使得小妮在专业方面提升的很快,总有新颖的观点蹦出,优异的成绩也让她得到了保送硕士研究生的机会,这对于她对二人台的研究可谓是锦上添花。
父亲的光环是动力也是压力
第一次与父亲同台表演二人台是在10岁的时候,演的剧目是《阳光彩虹》,讲述的是一个叫彩虹的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儿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得到了重生的机会。当时只有10岁的小妮要每个下午表演一场,深受大家喜爱,她也成为了人们眼里的小明星。在这之后父亲有意的让小妮远离表演,一方面是担心太多的演出会耽误她的文化学习,另一方面是不想让女儿从事二人台表演,因为他心疼女儿,他知道从事这行有多苦,他不想让女儿受苦。可是对于二人台的热爱让小妮最终还是选择了二人台,并且做得很出色。

小妮说:“我从小很明确自己的方向,我就是要当二人台演员。我清楚的记得老师问同学们长大了想要从事什么行业时,我说我想当演员,这是刻在我骨子里的。从胎教开始我接受的就是表演,我喜欢闻演员身上的胭脂味,每每音乐响起,板鼓敲起我就立马来了精神,我想我就是为二人台而生的。”

从小受父亲表演二人台的影响太深,在自己表演时总是会模仿父亲的表演方式。摆在小妮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突破,小妮说:“突破父亲的影响这一点太难了,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会思考的艺术家,他在塑造人物时会思考该如何表演,怎样展现人物的性格,为什么要这样展现等等。他把人物的每个细节都仔细刻画,就连一个手指尖要怎样翘,翘到多少度正好体现人物情感这些问题他都考虑到了。所以在业界大家都说他的作品好可是敢于模仿的人却很少,因为太难了,更别说突破了。”

演绎父亲的作品让小妮倍感压力,但同时压力也是动力,才让她有突破的动力,才能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因为父亲我不断的思考,思考男人和女人在塑造同一形象时的不同之处,女性扮演时怎么样才能让观众看到笑点,但是不能总以丑化自己博得观众的笑声,女性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是美的可爱的,而不是丑。所以我要以美的形式呈现二人台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具体怎样实施在人物中是我思考的对象。”小妮总是在不停的思考,思考人物的表现形式,思考二人台与当今文化的融合方式,思考二人台的发展方向,归根结底她就是要让二人台活着,要活的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小妮说大家总说她带着一种使命感,对二人台的使命感。她说:“我和人们聊天的话题不由的就会转向二人台,或许是因为我心里总惦记着二人台,但至于说使命感我自己是没有意识到的,或许是我的下意识让我不由自主的表现了出来吧。我只是热爱二人台,不希望在今后它只成为教科书中的历史、摆在那里的画册和所谓的音像资料,而是在大家想看二人台时就可以坐在剧场里欣赏二人台。我不能让二人台消失,我太爱这门艺术了,也深切的感受到了我父亲为之所付出的一切。”真是没有想到,这样清秀的面孔之下竟然涌动着保护和传承民族艺术的使命,这让我由衷的感到钦佩。

小妮感叹自己的艺术之路一直以来都很顺利,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武利平,得到了父亲的艺术基因;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梦想从未偏移过,所有的努力朝着一个方向,一直爱着二人台!
来源|《这一代》杂志
作者简介|乌日嘎,蒙古族,1989年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201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硕士,媒体编辑,现就职于内蒙古团委青年思想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从小学习美术,认为能够与艺术接触是幸福的事情,喜欢注重细节,也易触景生情。
内蒙古精英沙龙(Inner Mongolia Ace Salon),内蒙古地区首家由民间机构发起策划的、非官方、非盈利的文化艺术项目,内蒙古文艺“白羊奖”发起单位。

故事(Story),内蒙古精英沙龙团队即将推出的通过现场演讲和网络视频等方式,分享见解、传播文化和启迪人生的传播平台。每月会邀请各领域有故事、有智识的讲者在故事的讲台上与大家分享,故事、观点、人生。故事,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从即日起招募讲者、志愿者及合作伙伴。


    关注 内蒙古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