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望乡

 

游子的清明情愫...

清明望乡
文/孙恒     编辑:姜华


作者简介:孙恒,男,汉族,1996年生,会宁县土门岘乡人,现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学生,2014会宁县高考第五名。
夜阑人静,我身处灯火辉煌的天府之国。某一刻,耳畔竟梦幻般地响起了这一首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年幼的我在灶台下添火,母亲教着我唱。幽暗的窑洞外,暮霭沉沉;偏狭的灶台里,柴火通明……
学校里放了清明的假,而我不能回家。正是春雨如油、种瓜点豆的节气,不知爷爷的腿疼有没有好些,不知家乡故园的雨丝是否如期而至,亦不知新旧坟苑的纸钱会否尽数烧化。



面朝东北方向,闭上眼睛,山川地势,风土人情,一幕幕浮现。那一道道沟壑纵横,那独有的塬峁墚地形,那山洪侵蚀的深深的河沟,那飞过湛蓝天空的身形凌厉的老鹰,那夕阳晕染的愈加泛黄的黄土地……这里耕地和放羊的老汉手夹一支旱烟,青蓝色的烟柱飘散着祖辈耕耘生息的酸甜悲欢;这里的村落被苍劲的杏树、矮矮的草垛、蜿蜒而上的小道包围;这里带着头巾的妇女们都有着一股西北人特有的干活力气,当然也不缺失那一抹深深的温情……


这里是十年九旱的贫瘠之乡,这里有求之难得但却甘甜的雨水,这里的风霜定格了深沉的苦难;但同时,这里的教育投资令人动容,父辈们用最大的能耐庇佑着一个简单的希望,平凡质朴的黄土地上,荣耀地走出了多少人,又将有多少人荣耀地回归,又将有多少人希冀荣耀地走出而又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历史的笔,刻画着60万会师儿女的命运,新一代的儿女们,谁又能细心地描绘这片土地新的图画?
 

而今的自己,时常囿于自我的思想观念里,甚或因迷茫于明朝未来之事而难得心境平复,有时想来,该是一种多大的悲哀。

少年梦未曾走远,清晰记得曾做题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会宁》之演讲,写意地描画家乡将来的美好图景,还说梦在心里,路在脚下。三五年间,弹指一挥,竟不复当日之热忱,是现实残酷,是梦想消磨,还是本该努力的年华没有多再拼一把?学业完毕之后的我们,该以何种姿态去迎接现实、面对故乡呢?我想,趁着年轻,我们应该找寻最好的答案。

我们一定能找到。



微信号:NYRMWS
觉得不错动动手指转发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南塬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