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刚用6年时间为这个女人做了3件衣服,每件都价值连城

 

纵观李玉刚出道至今三大戏剧作品,唯有一位女子贯穿始终,她便是以一场政治和亲闻名世界的传奇女子——王昭君|玉戏剧(1)...



▲ 点击上方蓝字

李玉刚
关注我们


纵观李玉刚出道至今三大戏剧作品,唯有一位女子贯穿始终,她便是以一场政治和亲闻名世界的传奇女子——王昭君。



从2010年《镜花水月》中怀抱琵琶、徘徊怅惘的和亲女子,到2011年《四美图》中从容坚定、满怀无疆大爱的落雁美人,再转至2015年《昭君出塞》里对王昭君一生命运的完整演绎。

这六年间,李玉刚三易服饰,化零为整,以自己对人物内涵、对舞台艺术层层深入的理解,赋予了昭君形象新的艺术美。在他心中,昭君无疑是美的化身。她不止美丽,而且神圣。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王昭君身上的华服霓裳。
《镜花水月》
ILLUSION



还原一段历史,再现时代文化



《镜花水月》是李玉刚舞台上的一次飞跃,为了将中国女性的古典美展现极致,李玉刚遍查史书,在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基础上,尽可能使人物形象贴近历史。“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此时的昭君怀抱琵琶,身着锦衣裘皮,在一众陪嫁宫女的簇拥下,壮丽出塞。



无论现今还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大都色彩斑斓、彰显活力。李玉刚此版昭君形象,身着一袭颜色艳丽的裘毛服饰,其上点缀的红、绿、黄、蓝等缤纷颜色,又恰与舞台上昭君陪嫁宫女身着的胡服色彩一一对应,可谓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设计,每一次呈现都经细细推敲,在李玉刚的艺术中,“从来没有无用之物”。

同时,据史书了解,在汉代的服饰文化中,有着“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的风俗,这既是一种尊贵身份的体现,也是昭君面对出塞路上即将到来的茫茫风沙最好的屏障。



细数李玉刚这身出塞行装,最为华丽的莫过于头上那一顶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头饰。在设计之初,李玉刚仿照中国蒙古族头饰特点,尽可能还原古时女子的出塞行装。脸颊两侧各有的几十条坠珠流苏,既彰显了异域风情,又巧妙起到修饰脸型的效果。



内里服装上的刺绣图腾均依据汉代胡服的绣样打造,衣袖处垂落的流苏,细节处尽显尊贵华美。由于镜花水月中的昭君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因此在服饰方面李玉刚追求整体的大气华丽,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视觉美感。



《四美图》
THE BEAUTY

一次华丽的转身,注定与昭君结缘



如果说《镜花水月》里的昭君是李玉刚对这一美人形象的初次“试水”,那么《四美图》则是他与昭君的正式结缘。此时的李玉刚无论在艺术形式或是舞台呈现,都较之前有了极大的突破。对于演绎中国古代“四大美人”这一主题,李玉刚坦言:尤为钟爱昭君。



有别于《镜花水月》里缤纷艳丽的服装,在《四美图》中,李玉刚将昭君服饰上的色彩定义为三个:红、白、蓝。简约又不失华美的造型设计,展现出她自请和亲的大义从容,而那一抹嫣红,更象征着昭君的无疆大爱。



“汉代服装多为大领子,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此时的王昭君身着一袭白色裘毛服装,其上镶有红色串珠与精美刺绣。而大开口的立领设计,令内里的蓝色华服隐约可见,这一设计既巧妙还原了历史,更为其后的舞蹈换装争取了时间。



在头饰上,李玉刚取消了大面积坠珠流苏这一设计形式,它虽是华丽万分,却会对之后的舞蹈动作造成不便。此番,李玉刚依据“汉代女子以梳高髻为美”的历史记载,采用了高髻这一在汉代普遍盛行的发髻,加之自己对于美学艺术的理解,并且配以与整体服装颜色相一致的红色发饰及带有浓厚匈奴特色的驼毛,颇显优雅。



脱去白红相间的锦裘外衣,《四美图》中昭君的最大突破,莫过于塞外草原那一曲恢宏大气的翔舞。蓝色,象征天空,寄寓飞翔,简约精致的蓝色华装为舞台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旋转,是李玉刚的舞蹈强项,也是他舞台艺术上必不可少的特色标杆。为了配合翔舞的艺术呈现,李玉刚对这身服装进行了精心设计。隐藏在衣服中的“翅膀”,大开口的裙装下摆,每一个细节设计都经过多次考量,既满足舞台美学的呈现,又要方便李玉刚的舞蹈动作,同时它还必须兼顾“穿脱方便”这样的硬性需求。每一个换装间隙,李玉刚都在与时间赛跑。

《昭君出塞》
LEGEND OF ZHAOJUN

内含东方美学,外镶民族情怀

你可还记得这顶镶有5000颗施华洛世奇水钻的奢华头冠?



据史料记载,昭君临行前“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为了充分展示昭君此时的奢华服饰,李玉刚可谓从头到脚“下血本”。

头冠上除镶有价值不菲的钻石外,还点缀有浓厚汉代特色的祥云、屋檐、花瓣以及翠鸟图案,头冠顶部则装饰了具有浓厚匈奴特色的驼毛。这一切不仅象征着昭君出塞的开始,同时也展现了昭君从汉宫待诏到匈奴王妃身份的转换,更是昭君家国情怀的一种映射。



为了完整演绎王昭君的一生,李玉刚此次专门聘请了美学大师叶锦添任视觉总监,将昭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服饰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位追求极致东方美学的艺术大师,共同打造了一场饱含文化底蕴的“汉代服装秀”。



(叶锦添以往设计作品)
相比前两部舞台剧,《昭君出塞》最大的不同便是从昭君入宫前的少女时代开篇,因而在服饰妆容上有着很大的时间与空间跨度。



开场祭祀求雨的昭君身着绿衣,清新亮丽。据历史记载,昭君生长于长江边山清水秀的楚地秭归,那里的人“崇尚自然,喜好艳丽服饰”。因而,李玉刚在与叶锦添老师讨论过程中一致认为,将绿色作为昭君被选入宫前的服装主色调。

一袭绿衣配以外部下垂的流苏,与头顶的绿色发饰相配得当,而衣服表面的叶片状纹理更是凸显自然特色,在象征楚文化的同时将一个清新无忧的少女昭君呈现舞台。



与《四美图》中蓝色翔舞华服不同的是,《昭君出塞》里,李玉刚将暗黄色作为出塞后服装的主要颜色,它既与楚地的清新绿衣与宫廷的华丽红装形成对比,又象征着塞外的茫茫风沙。配以暗红色腰带及镶有宝石的腰部坠饰,展现出极具草原特色的匈奴阏氏服饰特点。



同时,李玉刚此番在头饰上也首次尝试了“两股辫”这一发型。两股及肩发辫垂于脸颊两侧,下部坠以铃铛挂饰,带有浓厚的异域色彩。

在古代少数民族习俗中,挂串是头饰中最华美壮丽的部分,同时也是大多草原女子出嫁的必备发饰。悬挂的铃铛随着步伐轻轻摆动,衬托容貌、彰显尊贵。楚文化、汉文化与草原文化在《昭君出塞》的服饰中得以完美融合。



对于李玉刚而言,身着舞台服装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及剧情的深入解读有着直接的影响力。所谓造神容易塑人难,李玉刚在昭君服饰上的每一次转变,也是他不同时期对于美学、对于艺术的一次升华。



(以上涉及的专业知识及术语,如有不妥,烦请指正)

         机密文件,阅后即焚。好的文章,阅后请“转”!


玉周刊

周一   玉幕后     走进先生生活,了解幕后故事

周二   玉友人     发现先生挚友,倾听艺术匠人

周三   玉音乐     品味歌曲风韵,讲述背后故事

周四   玉戏剧     解读经典剧作,揭秘创作历程

周五   玉自传     数载春秋的积淀,一路行走的心言

周六   玉    言    倾听先生语音,收获心灵感悟


长按图片 丨 识别二维码 丨 关注我们


    关注 李玉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