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昭君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些什么?(一)

 

青山秀水,人杰地灵。上有屈子,下有昭君。可谓宜人之都,昌盛之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夷陵自古不光才俊多,美女也多,四大美女之一昭君,便出自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





青山秀水,人杰地灵。上有屈子,下有昭君。可谓宜人之都,昌盛之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夷陵自古不光才俊多,美女也多,四大美女之一昭君,便出自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



昭君姓王名嫱,西汉元帝年间,以“良家子”(出生良家或清白人家的女子)入选掖庭(在汉代,通常作为嫔妃所居)。据《后汉书》卷第八十九回《南匈奴传》记载,“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一见已是永别,只可惜佳人难再得。

马致远在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里把元帝送别昭君出塞和亲的这段写得很是动情,“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然而再为不舍,最终也得放手。



而昭君之所以入宫数年,不得见御,传说是因为画工毛延寿的事。自汉以来,笔记小说和文人诗篇,都经常提及昭君的故事。其中,晋代的《西京杂记》正是增加了画工图形及毛延寿、陈敞、刘白等画工多人,因受贿作弊而同日弃市等情节。但是,比《西京杂记》稍后的《后汉书》正史并未采用这一传说;而此后的诗词、传奇、戏曲却不仅采用这一传说,更把受贿作弊的画工,集中到毛延寿一个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叙述和描绘。

这样的历史传说我们暂且不论,只说昭君出塞确是事实。唐代敦煌的《王昭君变文》是昭君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重大发展。《变文》一反正史的记载,把元帝时代的民族矛盾的形势描绘为匈奴强大、汉朝虚弱,把昭君出塞看作是朝廷屈辱求和的表现。



昭君出塞后,使得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有记载称,“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昭君带着中原所有的文化,带着她对中原的恋恋不舍离开了繁华的长安,但她所到之处,无不春暖花开。她让一个太平盛世,在这片不算宁静的天空中漫延开来。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



终究,自古红颜多薄命,昭君一生也不过活了三十七岁。“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一代佳人,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如今也香消玉殒,葬于塞外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文/chuanduanjiacuo


    关注 新宜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