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导师】寒星:为更多人创造希望

 

认识寒星,应该是从她那温暖的笑容开始的,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很难想象坐在轮椅上的女子的笑容会让人如沐...





认识寒星,应该是从她那温暖的笑容开始的,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很难想象坐在轮椅上的女子的笑容会让人如沐春风;随着她柔和的声音娓娓道来,你也很难不被她的故事所吸引。

如今,寒星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成立了内蒙古文化助残慈善协会,并组建了自治区首家特殊艺术文艺团体。



“我是寒夜里的一颗星星”

“帮助别人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和福气。”——这是寒星根据自己成长经历所创作的报告文学《我是寒星》中的开篇手记。

1974年出生的寒星患有先天性骨骼异化症。从5岁起,她就经历了10多次大手术的痛苦。

每当夜深人静,当年只有十几岁的小女孩被病痛折磨得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为了抵御那难熬的痛楚,她只有趴在窗前遥望天边那颗明亮的孤星,想象着自己就是一颗寒夜里的星星,不因寒冷而瑟缩,不因黑暗而恐惧,静静地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就在这样的病痛中,寒星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大专的全部课程,获得了全国自考经济管理大专毕业证书。

1996年12月16日,她将家里小卖部的公用电话改为公益电话,起名“心灵之旅”,并开设了“心灵之旅”信箱。从此,她用这根电话线把温暖送到祖国各地,送到许多被人忽略和遗忘的角落,帮成千上万颗迷茫、失落、痛苦的心灵重建信心、振作精神、开创新的生活。

十几年的时间里,寒星接待过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来访者,回信已经无法计算。她被誉为“草原保尔”、“西部雷锋”、“新时期的张海迪”,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标兵、三八红旗手、自强模范、光彩之星。

“帮助别人是我活着的意义”

“这么多年做公益,接触了许多困难人群,常常感觉到个人力量非常有限。”寒星说。

2013年,在一些热心助残慈善事业的老领导、文化艺术名家、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寒星组建了一个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自治区级民间非赢利性社会团体——内蒙古文化助残慈善协会,现在稳定的志愿者有20多名。目前的工作一部分是教育培训,另一部分是捐资助学,还会给一些残疾人家庭捐献残疾人用品。协会成立一年来已经募集了公益基金11.68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06人次。一对一支教、义务培训帮助了200多人,最早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孩子已经有11个找到了工作。



“前期我们曾给一些特教学校的残疾儿童、残疾人家庭的子女、孤儿院赠送了一些文化用品,后来发现这样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后又联合大学生搞了文化助残,一对一支教。”寒星说。

寒星告诉记者:“其实我做的就是帮助人们重新认识生命,改善生命质量。我觉得,也许这就是老天让我活下来的意义。尤其是当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我都经历过,我更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虽然力量有限,但我觉得能做一点就做一点,能帮一点是一点。”

期待更多人伸出援手

一边要当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一边要到外地讲课,一边还要接听“心灵之旅”热线转过来的全国各地的热线电话,尽管寒星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张,她也会尽量抽出时间跟残疾孩子共处。

跟残疾孩子接触多了,寒星发现有不少孩子都很有才艺,而且也很希望能展示自己。

“我希望这种向上的积极的精神能鼓励更多的青少年,让他们看到这种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自己能力极限的挑战。”寒星说,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2013年,协会组建了自治区第一家特殊艺术文艺团体——“同一个梦”。现在演员有21个,从10岁至30岁全部是残疾人士。除一些志愿者担任老师外,协会还专门聘请了专业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艺术团曾多次到学校演出,感动了许多人。

尽管如此,经费紧张还是给寒星带来了困扰。大多数残疾人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拮据,因此对残疾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少,但是孩子们培训、排练、演出都需要乐器和服装,这需要一大笔资金。

来自《内蒙古晨报》


    关注 内蒙古师范大学微官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