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析】曾国藩的“脱胎换骨”

 

曾国藩的“脱胎换骨”——读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是无数读书人的偶像,也是当下成功学...



曾国藩的“脱胎换骨”

——读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是无数读书人的偶像,也是当下成功学、励志书籍中的典范人物。张宏杰先生这本书的一个要点在于,将曾国藩的成功之路“祛魅化”,探讨凡人如何成圣的问题。用书中的话来说:

曾国藩对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称为超人。(第118页)

为此,他以三十岁(而立之年)的曾国藩为节点,分别刻画了三十岁之前的“庸人”曾国藩和三十岁之后成圣道路中的曾国藩。
庸人曾国藩
张书从四个方面刻画出三十岁前曾国藩的普通和庸俗之处:

第一,心性浮躁,坐不住。他喜欢热闹、乐于交往。与人交际的时间多,那么,自己修习的时间就少。

第二,为人傲慢,修养不佳。少年人有些天资,总是自以为是,瞧不起周围的人,锋芒毕露。对待他人过于骄傲,对待事情有所怠慢,同时也听不进不同意见。

第三,在社交中言不由衷、语涉虚伪。这一方面表现在,在人际交往场合顺情说好话,给人戴高帽。另一方面,为了表现自己,自矜自夸,不懂装懂,夸夸其谈。不管对人还是对己,都不真诚,言不由衷。

第四,“好色”。

这几点,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看似有些矛盾。第二点说他为人高傲,鄙视他人;第三点说他待人违心,爱给人戴高帽。要协调两点,有两种可能。其一,他对待某些人(例如同僚)高傲,而对待另一些人(例如上级)奉承。其二,他明里对人奉承,暗里却看不起人,表里不一。如果一贯对人高傲,一定会碰壁,然后有所收敛;但假如明里奉承却暗中高傲,这样更容易持续下去,因此也更为危险。

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呢?
圣人曾国藩
读圣贤书的曾国藩,想必不是在三十岁之前,才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但何以他从三十岁开始才立志做圣人呢?圣人的志向如何能够实现?从庸人到圣人,这一跃是如何发生的?

张宏杰的解释是,在进入京城之后,曾国藩身处一个遍地都是精英的环境之中。就算那些精英只是口头上的精英,不得不承认的是,舆论和环境造就了曾国藩的理想和抱负。正是在外力的促逼之下,曾国藩毅然决定立志自新。

“成圣”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理想,而是从当前的处境出发、脚踏实地的可实现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立远大之志向,而曾国藩的志向就是: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

然而,仅有志向是不够的。志向只决定开端,却往往得不到展开和实行,真正的实行有赖于时间的检验。

纵观曾国藩的成圣之路,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要有一个骤然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猛火煮。没有坚定的信念,是难以成大事的。必须高度警惕、时刻自我监督,才能克服自己身上的顽疾。

第二,要注重细节,也就是研“几”。要全面地梳理自己的问题,并且将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地一清二楚,方能真正克服难题。

第三,不急于求成。成圣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一个贯穿一生的事业。要从目的性思维转向开端性思维。对于某个确定的目的而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找到一条尽快通往目标的道路。急,就是快,也是缩短时间。然而,学做圣人是终生的事业。所谓成圣,关键不在圣,而在成。成圣,或者学做圣人,是小火慢炖,是从现在出发所展开的持续的努力,不能急于一时。这里的要点在于“恒心”和坚持。

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决心、细心和恒心,才能真正有所成效,在品性、做事、待人、成己各个方面,都有所提升。
由庸而圣
那么,对于曾国藩而言,由庸人到圣人,到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还是一个伟大的断裂?

一方面,由庸而圣需要大决心,大转变,是一种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原先是普通人,现在是超越普通人的圣人和超人。

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寻求超越,寻求和原有习性的盲目分离,可能会导致原有习性的回归。只要是人,他身上就存在着固有的人性,这些习性要真正地被克服掉,就需要清楚它的运行机制。这就意味着,必须时刻警惕庸人的再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伟大的转变,立足于当下,并且持守每一个当下。


    关注 大道不离万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