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微课堂·五蕴

 

心经004(上)下面我们继续讲《心经》。前面我们讲到《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





心经004(上)
 


下面我们继续讲《心经》。

前面我们讲到《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再重复一下,这部经典的名字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智慧圆满或者智慧到彼岸的心要。最初,观自在或观世音菩萨在观察或者实践甚深智慧的时候,通过他的圣根本无分别定——这个以后可能会继续解释。简单地说,通过他的甚深的智慧——可以这样简单地说,但就不那么精确了——通过他的甚深的智慧,观察到有为法的体性皆空。

舍利子,这是一个人的名字,叫舍利弗,不是通常说的发光的骨灰的那种“舍利子”。有一次我在海南给学生讲经,讲完了,有人问:“师父,这个舍利子是不是有不同颜色的?”我当时也被他搞得有点晕,没搞清他想说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他说“经里面讲‘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不是说舍利子有很多颜色!”哎呀!这个当时有点非常的无奈啊,讲了很多,他居然一句话都没听进去,还在自己开小差。

这里的“舍利子”是一个人名,名叫“舍利子”。他的妈妈叫“舍利”,所以大家称他为“舍利子”。

前面的“照见五蕴皆空,也可以再讲一下。照见,就是观察到。五蕴,就是佛教中把有为法分为五蕴。“有为法”,就是指造作的事物、一切无常的事物、一切变化的事物。这当中可以分五类,这五类又可以合并成两类,称为“色法”和“心法”,或者说叫“名色”。“色法”,就是我们现在一般讲的物质,就是“色”。这个“色”不是男色、女色的“色”,也不是颜色的“色”。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那个提问的人就是把这个“色”当成了颜色。“色”在这里面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物质。“心法”,或者称为“名色”的“名”,可以再分四类:受、想、行、识。那么,五蕴是哪五个呢?就是色、受、想、行、识。

色,是“质碍为性”,简单来说,就是指我们所说的物质。质是质量的质,碍是阻碍的碍。比如说,有一定型质的东西互相会有阻碍的,比如我在这里放一个杯子,你就不能在同样一个地方放一把茶壶了,它们互相会有阻碍。色的定义或者特征就是质碍为性。

受,就是“领纳为性”。领受了什么呢?领受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些心理现象。

第三个是想蕴,想是什么意思呢?想,叫“取相为性”,取就是取东西的取,相就是照相机的相。取是一个心法,取的对象是什么呢?是你的对境。它是一个心去取相,所以它就用“想”这个字——上面一个“相”,下面一个“心”。这和我们平时思想的“想”完全是两回事。“取相为性”,一般的解释会用照相机的比喻,我们在拍照、摄像的时候,就相当于一个心法。举例来说,就是把对象摄取到心里来,叫作取相。

第四个是行,行走的“行”。这个行的意思跟平常行走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我们又把行称为“业”。行,就是“造作”,比如你的身、口、意的造作,都叫行。造,就是造船的造。作,不是做事情的“做”,是做作业的“作”。行是我们身、口、意的行为,身、口、意的各种造作,意就是意识的意。这就是“行”,也是佛教中讲的“业”,也是佛教中讲的“思”。佛教名词中的“思”和“想”,和我们通常所讲的“思”和“想”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所讲的“思”和“想”,大约相当于佛教名词中的“寻”和“伺”。寻,就是寻找的寻。伺,就是伺机的伺。佛教中寻伺的概念大约相当于我们现代白话当中所讲的思想。佛教中的“思”和“想”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思”就是我们这里的造作,就是行。“想”就是取相为性,也有叫“构了为性”的。

第五个是比较重要的,就是识,认识的“识”。识的定义是什么呢?是“了别为性”,我们简单来说就是有判断力的。藏文的经典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明晰地知道,明显地知道,清晰地了解,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了知。玄奘法师翻译为“了别”。了,就是明了、明晰。别,就是辨别、分别。“了别”就是明显地知道。我们现代的翻译,也有翻译成“知”的。这个“知”呢,大约相当于认知,是认知的知。翻译成“识”的,就是认识的意思,能认识的心。


    关注 嘉祥观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