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与临海镇将解拔国书

 

三、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  古往今来,高僧大德无不以众生皆有佛性为念,致力于放生事业。所谓“行满业大,弘生为...





古往今来,高僧大德无不以众生皆有佛性为念,致力于放生事业。所谓“行满业大,弘生为最”],智者写给解拔国的遗书就体现了大师舍己为他、济物救生的菩萨之心。此书收在《国清百录》末条第一百四条,书中未明详细写作时间,但从信中他说到自己晚年辞还天台幽谷的两个目的,其中之一“为案行江溪,修营福会(中略),使十千之鱼,恣相忘之乐”。
及信末嘱托弟子普明将此遗书交给解拔国来看,应当也是智者临终前的不久时间,但其时间可能比两封遗书要稍早一些。原文有一千余字,主要述及天台放生池的建立因缘,对解拔国护持放生一事的劝诫,和末后的劝书流通等。此三部分内容释析如下。


贫道少怀静志,愿屏嚣尘。微悟苦空,得从闲旷。是以去西陕之旧里,将领门徒,游憩天台,十有二载。但此山溪接江源,连亘海际,渔捕沪业,交横塞水。杀戮既多,煮炙无算。夭伤物命,有足悲者。亦是公私去来,频遭没溺。以此死亡,不可称数。贫道不惟虚薄,愿言拯济。仍率励山僧,货衣资什物,就土民孔玄达等,买兹沪业,永作放生之池;变此鱼梁,翻成法流之水。故临海内史计尚儿,敬法心重,仍请讲说《金光明经》,至《流水品》。檀越羊公贺等,闻斯妙句,咸舍沪业,凡五十五所。遂使水陆霑濡,人虫荷泽。

  

盖闻雨华满室,答长者之恩;明珠照夜,报隋侯之德。斯固植妙行于前修,播芳风于末代。福不唐捐,善无虚失。仍以此事,表白前陈。敕云:“此江若无乌贼珍味,宜依所请,永为福池。”国子祭酒徐孝克,宿植德本,才地兼美。闻斯积善,请树高碑。冀此洪基,与岳同固。愿兹胜业,将日月俱全。

  

这封书简的第一部分,智者略述了天台放生池的由来,国子祭酒徐孝克的树放生碑及放生功德等,劝诫地方当局不要放任或纵容军民毁所树之碑,兴残害之业

佛教尊重生命,提倡放生,《梵网经》和《杂宝藏经》等许多经论皆说到佛弟子应当慈心不杀,尽力放生,并述及放生的种种功德利益。汉地大规模放生始于天台智者大师。

据《别传》记载,太建七年(575)智者大师入天台山后,当时天台属于临海郡辖内,智者见天台山麓临海之民日以渔捕为业,罾网相连四百余里,江溪簄梁六十余所,“为梁者断溪,为簄者渖海,秋水一涨,巨细填梁,昼夜二潮,嗷岌满簄,颅骨成岳,蝇蛆若雷。非但水陆可悲,亦痛舟人滥殒”。大师心起怜悯,誓愿拯济群生,保全物命,乃以所得嚫施,买临海渔沪一所作放生池。

其时,临海内史、宣猛将军即计尚儿笃信佛法,请大师讲《金光明经》。当师讲到《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佛往昔为流水长者子救十千鱼的故事时,“檀越羊公贺等,闻斯妙句,咸舍沪业,凡五十五所”。大师还“善诱殷勤,导达因果”,感化渔民,渔民闻法后率皆改行转业,好生从善,并献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三所,达三四百余里,全部作为放生池,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大规模放生,所救活的物命数以亿万计。计尚儿则下令严禁捕渔狩猎,放生的民众。

此后,智者又遣弟子慧拔到金陵,上表陈宣帝,禀奏放生之事。宣帝崩,陈后主下诏嘉褒智顗功德,敕国子祭酒徐孝克撰写《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树碑立石,铭文以赞其事。这也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记载的开始。

书简的第二部分是大师为了巩固放生这一成果,从世间法和佛法两个角度进行对地方当局官员解拔国的护生放生的劝诫。

昔陈氏江东,地不过数千里,犹若此慕善忘怀。仰惟皇帝陛下,秉金轮而御八表,握宝镜以临四民。风雨顺时,马牛内向。信以道高尧舜,德迈轩羲。加复躬行十善,等赤子于群分;自运四弘,总下生而普济。且不麑不卵,著自外书。救蚁救鱼,闻之内典。岂有富天下而吝惜一江源,恩洽宇内而独隔数百里,改莲华之池,兴烧煮之业。使军民恣其伤杀,水族婴其酸楚,身首分离,骨肉糜溃。以贫道意,度皇帝之心,岂其然乎?岂其然乎?

  

但晋王殿下,道贯今古。允文允武,二南未足比其功;多材多艺,两献无以齐其德。茂绩振于山西,英声驰于江左。管淮海之地,化吴会之民。不以贫道不肖,曲垂礼接,躬膺世范。谬荷人师,具述事源。爰降符命,在所恭承,莫敢违越。假令别有严使,的奉敕符,毁所树之碑,复民沪业者,贫道即振锡披衣,担簦蹑履,远游京辇,诣阙上书,殒首碎身,以全物命。

  

况今上旨,总使江南收捕海族。而江溪山水,不出海鱼。披省符文,事不相涉。特由在斯苟欲是非,毁坏放生,兴残害业。当今太平之世,路不拾遗。若恣军民收罗采捕,则是夺人现财,公行劫盗。若以至尊欲令军民丰沃,不许放生者。

  

昔贫道西游,路经岳州,刺史王宣武,仍结香火,禀受大乘。而彼地民不事农桑,专行杀捕之业。学士昙揵请讲,遂即停留。一州五县,咸舍其业,凡一千余所。以事表台,降敕开许。自是岳州频降祥瑞,使君宣武旌赏倍常。至尊神智高明,有感皆应,岂容为军民口味,夺人善业?县尉此启,恐成僻见。且江溪狭小,不及岳州一基之地,又止有杂鱼,本无海族。至尊以晋王殿下有文武奇才,故遍加委任。江南诸州,事无大小,皆由决判。今若不得注言,王教不听者,则是是非由于县,裁断不关晋王。如此之言,岂可闻于王耳?且大王亲有符旨,开许放生,何容在所,私行壅遏!

  

贫道辞还幽谷,有二因缘:一为大王功德,治葺旧寺。二为案行江溪,修营福会。共诸檀越,远建菩提,爰被存亡庄严。永愿一人有庆,保盘石之基。使十千之鱼,恣相忘之乐。贫道至止,已久频荷优任供给资须。人功影响,每思往彼,未展来游。逖听所闻,颇传惠化。境有三异之德,民谣五裤之歌。餐味高风,诚深随喜。但君临稍毕,旋返非赊。唯希善始令终,以全嘉誉。攀辕卧辙,无愧昔贤。

这段文字是从世间法的角度对解拔国进行警告。在书中,智者屡次提及晋王“江南诸州,事无大小,皆由决判”、“亲有符旨,开许放生,何容在所,私行壅遏”、“若恣军民收罗采捕,则是夺人现财,公行劫盗”等事,意思是说,隋王朝以晋王杨广为代表的皇家之人皆尊崇放生这一善举,有告诫谢拔国这等小镇将不得乖违之意。希望他不要放任或纵容军民毁所树之放生碑,以及毁放生池重新渔捕,兴残害众生之业。

如果“别有严使,的奉敕符,毁所树之碑,复民沪业者”,他就决心“振锡披衣,担簦蹑履,远游京辇,诣阙上书,殒首碎身,以全物命”。大师还苦口婆心地分析“江溪狭小,不及岳州一基之地”,希望解拔国能护持放生事业令善始善终,不要为区区军民口味,夺人善业。

此外,智者还从佛法角度对解拔国进行劝诫:

 贫道反覆九思,徘徊三省。北方人士,寿长有福,岂非慈心少害,感此妙龄。东海民庶,多夭殇渔猎,所以短命贫窭。乃是世间现见,可为鉴诫者也。今若断三归之命,养五阴之身,斯则废净土之华业,起无边之重过。事既反常,恐非养生之术。余州镇防,不边江海,既处高原,采捕无地。未闻亡身他境,带病还乡。岂复必须水族以资身命?直令采捕,尚乃非宜。况有毁他放生,以给军士?

  

明府在镇清严,远近称叹。一钱不纳,一犊方留。哙参养鹄,卒获宝珠。孔愉放龟,终佩金印。檀越若不逆晋王符旨,不乖贫道之言,则是再洒法流,奉宣帝道。有德必酬,无善不报。玉佩雕弓,不求自至;金印紫绶,应念便来。

  

在这部分劝诫中,他对比分析了北方人士寿长有福和东海民庶多夭殇短命的原因;说明了余州镇防,不边江海,没有水族也可以资身养命的事实;举例说明放生现世所感的果报利益等。告诉解拔国有德必酬,无善不报,“若不逆晋王符旨,不乖贫道之言,则是再洒法流,奉宣帝道”,如此即可获得加官进爵的善报:“玉佩雕弓,不求自至;金印紫绶,应念便来。”

最后一部分有点类似佛经的流通分,书曰:

今遣弟子普明,赍旧事往简。但明府总此邦之务,执一镇之兵机,有教必行,如风靡草。愿以贫道此书,宣示百姓,训诲军民。使遵九言之教,无为始祸。改十恶之心,永符元吉。事争信人口具不复委陈。沙门智顗白。

智者希望借助解拔国的权力“以贫道此书,宣示百姓,训诲军民”,起到教化民众,改恶向善的作用。

观智者此书,大师舍己为他、济物救生的真切之情,溢于笔端,跃然纸上。其重视物命,始终如一的慈悲精神深深影响了后代学人,千百年来,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素学人,不可胜数。

历代祖师大德,虽然临终皆有遗训留于后代学人,然而象天台智者那样临终仍然念念不忘为佛法,为国土,为众生而留下三封遗书者,却极为少见。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大师一生奉行的“内竭朽力,仰酬外护”的行化原则,终于告一段落。而其死后犹能凭借生前的超常智慧和佛法的善巧方便进行佛法之弘扬,众生之救度,实为吾辈末学之僧千古道德典范。

转自“佛学书刊”




    关注 法华学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