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下渔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以东莞新湾为例

 

新湾于1998年撤镇并入虎门,是东莞传统渔村,有东莞市唯一的省级渔港,拥有大、中、小渔船达几百艘,拥有明记等特色餐厅和琳琅满目的海产品。...

新湾



疍家
 简介
俯瞰新湾渔港
虎门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口东岸,毗邻广州、深圳,下辖则徐社区、金洲社区、虎门寨社区、东方社区等29个社区。镇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名胜古迹。在虎门镇内有一个渔民聚居社区——新湾。新湾位于虎门镇西南部,东临南栅、东风社区,南接沙角河仔,西隔太平河与威远岛隔河相望,北面与虎门镇区一桥之隔。新湾于1998年撤镇并入虎门,是东莞传统渔村,有东莞市唯一的省级渔港,拥有大、中、小渔船达几百艘,拥有明记等特色餐厅和琳琅满目的海产品。
新湾社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下辖11个居民小组,主要由渔港村、三东村、新兴村3个行政村组成。截至2015年,常住人口15921人,户籍人口10921人,外来人口约5000人。[1]据《东莞市虎门镇志》(下称《镇志》)介绍:

[1] 数据由新湾社区居委会提供。

渔港村,位于虎门镇西南部,背靠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新湾部队营区,辖新湾、港湾、东湾3个村民小组,村民以张、陈、吴、郭等姓为主,2000年共有户籍人口2713人,外来人口5000多人。2000年,全村共有各类渔船153艘,总吨位达10575吨。

三东村,位于虎门镇西南部,北临珠江,面积约为0.14平方公里,村落地形呈扇形,旧称“石庙湾”,两面夹山。由向东、卫东、忠东3个村民小组组成,2000年共有户籍人口3119人,外来人口1650人,姓氏主要以吴、邓、李、何为主。2000 年,全村共有渔船207艘,总吨位达5012吨。

新兴村,与九门寨村隔河相望,西南濒临狮子洋,由新龙、新桥、新石、新峰4个村民小组组成,村民主要有吴、何、李、邓、周等姓氏。2000年有户籍人口4009人,外来人口2400多人,住宅土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2]

[2] 《东莞市虎门镇志》编撰委员会编:《东莞市虎门镇志》,2010年8月,第109-112页。
 新湾社区的特殊性
凡是有水流的地方,都是渔民的生存之地,就东莞而言,沿东江河段分布的各个镇、狮子洋沿岸的镇街是渔民分布的主要区域。
1958年,东莞18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分别在太平、石龙和莞城成立3个渔业管理区,后来在此基础上合并成立了东莞县渔业公社,这3个地方成为了公社的派出机构。《镇志》提到,原散居番禺、小虎、沙仔、坦头、六颈及太平新洲、虎门寨、河仔等处的渔民自1958年始由政府组织搬迁至新湾牛屎坑、四架闸、木棉山等地,1962年以后,政府划拨土地供渔民建房定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东莞渔民大规模集体搬迁定居的最早一次行动,这次定居的渔民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渔港村”。20世纪70年代,东莞县内莞城、石龙、太平三个渔业人民公社合并为“新湾渔业人民公社”,据《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志》(下称《渔业志》)记载:

1971年秋,莞城渔业人民公社的向东、卫东、忠东等大队渔民,在新湾渔村建房定居,后成立三东乡。

1973年秋,石龙渔业人民公社的新龙、新石、新桥、新锋(应为“峰”)等大队的渔民迁至虎门牛头山新渔村建房定居,后成立四新乡。

1974年4月11日,莞城、太平、石龙3个渔业人民公社再次合并为“新湾渔业人民公社”,公社机关设在虎门公社西南端的牛头山脚下。公社下辖新湾、港湾、东湾、向东、中(应为“忠”)东、卫东、新龙、新桥、新石、新峰、先锋、红锋等12个渔业生产大队。[3]

[3] 《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志》编撰委员会编,《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第27-28页。

上述12个渔业生产大队,除了中堂的红锋村、沙田的先锋村两村渔民留居当地外都集体搬迁到新湾。东江东莞河段彰彭、洲和、望牛墩、横沥、中堂、万江、新塘、石龙、中堂、高埗、道滘、石碣、茶山、桥头、博罗等地的渔民“背井离乡”来到新湾,建设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新湾社区。迁居后的他们仍然以出海捕鱼为主业,以水上运输为辅。可以说,东莞境内的所有渔民几乎都迁到了新湾,而新湾也成了东莞渔民的集中营,是东莞渔民文化的集中地。
 新形势下的新湾社区
对虎门而言,境内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海产资源,自古代以来,盐、渔、农是虎门的三大产业,清代以降,盐业逐渐萎缩,新的产业格局逐渐变为农、工商、渔三项产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机器得以引进,传统以家庭为单位、以舟艇为居所的渔民群体受到了冲击。渔民上岸后的生计模式不再局限于捕鱼,他们有的进工厂务工,有的从事商业经营,如将渔船改作运输船只,往来粤港之间运输货物,或者直接变成渔民的下家——采购海鲜回来做食肆。“1991年,新湾镇在渔村的各街道规划建设一批酒楼商铺,部分渔民在海边搭建以海鲜为主的渔村风味食肆大排档,吸引了众多虎门即外地人前来品尝,新湾与区的饮食业一度兴旺。”[4]到了1994年,新湾的食肆已经达到了42家。今天,我们走在新湾社区,仍然可以看到在当年开办的食肆——明记大排档和肥姨大排挡等。

[4] 《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志》编撰委员会编,《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第143页。

进入二十世纪,产业逐渐多元化,在长期过去捕捞、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生产成本骤增、技术落后等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弃渔从它。1974年,东莞县3个渔业公社合并的那一年,新湾镇总人口9419人,劳动力人口4649,鉴于当时迁到新湾的都是渔民,我们可以把这个劳动力视作从事渔业的劳动力,从事渔业的比重约为49.36%。1998年,新湾撤销镇制的那一年,新湾拥有从事渔业劳动力的人数约5800人,占总人口52.32%。到2006年,新湾渔业劳动力共2567人,占比约为26.7%。2016年的最新统计数据,仍在从事渔业的人数不足500人,若以户籍人口计算,从业人员仅占4.6%。渔民人数的锐减,特别是经过两三代人的繁衍后,年轻人对鱼类、渔具、渔船等越来越陌生,使得这个渔民聚居的社区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独特回忆。

渔民人数的减少也与渔业的收益比下降有关。以笔者2016年3月初的走访情况来看,一对老夫妇耗费半天的时间出海捕鱼,因为是半天的时间,不过是在附近海域捕捞。捕捞到最多的是黄皮头,在渔民靠岸时,已经有人过来收购,一斤不到2元,出去一趟捕到二十余斤,一天最多50元的收入。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对年轻人而言毫无吸引力,他们会选择获益更多的工作,而继续从事渔业的则只有老渔民。


对渔民来说,鱼卖完了,并不等于工作结束,他们需要在剩下的半天整理他们的“吃饭”工具。首先要把渔船清洗干净,接着又开始清理渔网,因为海洋污染的原因,他们要将渔网上的垃圾清走,再着手修补因为电击、刮蹭形成的破损。
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比岸上打工的人轻松,他们需要从凌晨一直忙到傍晚,所以,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与岸上人有区别。渔民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出海捕鱼前吃一顿,傍晚时分忙完工作时再吃第二顿。


现在的新湾渔民都没有继续住在船上,老渔民们在收拾好渔船和渔具后晚上会去到社区的养老院休息。
 上岸渔民的不同尝试


贵叔,新湾一位老渔民,但是他不甘只做一个忙碌的渔民,他自学了一种技艺——制作渔船模型。七十余岁的贵叔与其他渔民一样,平时会出海打鱼,有时甚至好几天不能回家,每到这时候贵叔就会拿出他的工具制作模型。出海捕鱼回来或者休渔期,贵叔更是整天都沉迷在他的手工艺中。贵叔在家门口弄了一个小工作间,那里就是他平时制作渔船的地方,低矮的板凳、小巧的工具,还有大小不一的板木材料。打鱼回来,贵叔就是一位沉迷渔船模型制作的手艺人。
在贵叔家的客厅,摆满了他自学制作的不同年代的渔船模型,或大或小,或新或旧,摆放整齐,精致如真。贵叔说,这些渔船模型是按照渔民所使用的船仿制的,款式各不相同,每一艘模型,他都能详细地道出它们的特色。一艘渔船模型要耗时半月乃至数月才能制成,细节俱全,桂叔的得意之作,还曾被借到琶洲会馆展览。
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专程来到新湾订购贵叔的渔船,订单多到足够贵叔做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制作渔船模型是贵叔的爱好,它无意间承载了新湾的渔民文化,成为新湾有名的手工艺品。与贵叔一样,新湾还有一位叫牛仔叔的渔民,他也是自学制作船模的,牛仔叔还会在船身上画一些图案,但是因为没有太专注在制作上,所以产量偏少。

一艘渔船,既是渔民的生活居所,也是渔民谋生的工具,它对渔民的意义是陆上人无法体会的。贵叔手中的渔船,不仅是新湾渔民文化的传承载体,更是新湾渔民在面临时代变局下另谋生路的一种尝试。

除了工艺品,海鲜食肆也是一种尝试。新湾渔民可以利用丰富的海产资源,发展饮食业。肥美刺少肉多的海产,如黄皮头(也称狮子鱼)、鲚鱼、挞沙鱼,还有麻虾、奄仔蟹、膏蟹等海鲜,新湾渔民对这些鱼产十分熟悉,烹饪手法也颇具渔家特色。用肉丸、虾米、鱿鱼煮成的杂菜煲,用鸡蛋肉饼加上新鲜薄荷蒸出来的蟹饼,娇嫩肥美的鸡泡鱼(即河豚)等等。
新湾渔民捕到的鱼,除了直接售卖,还会用来制作海鲜产品。渔民们把小鱼剖开,整齐地排列在筛子上,如果以3月的阳光来晒,一般晒一天就能形成鱼干了。这样的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也可以将鱼产长久保存。

无论哪种尝试,都是新时代下渔民对自身生存发展的一种思变,他们懂得利用一技之长或一乡特色来谋求发展,这其中也是对渔民文化的一种保育与传播。外乡之人,无论是冲着工艺品还是美食,都是对渔民文化的一种肯定。
 渔民文化保育计划
在采风的校友
上岸后的新湾居民因为海洋污染、城市化发展、技能欠缺等原因,逐渐改变了生计方式,由原来的捕鱼转变为务工,但是,部分居民面临生活贫困、受教育水平低下等状况,如此几代恶性循环,社区发展前景堪忧。2011年,新湾社区社工开始关注社区居民的生活现状,为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发掘社区文化资源,社工曾组织开展与渔业相关的文体活动,如渔歌大赛、织渔网比赛等,以期通过这些活动唤醒居民保育传统文化的意识,充分挖掘新湾渔民文化。在日常生活的长期观察与接触下,社工们更希望通过保育、传承渔民文化,凝聚社区居民,带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保育计划的开展离不开专业团队的支撑和资金的支持。2015年8月,中山大学东莞校友会与新湾社区社工联手共同推进渔民文化保育计划,通过考察相关文化保育机构、走访社区居民,初步建立了保育方案。项目将以新湾社区新居委会为中心,全面整合开发社区内的渔民文化、生产生活资料、自然资源等,形成以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教学为主导,兼具社区改善、旅游发展、资源保护的文化保育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
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计划组建三支项目队伍:(1)社区志愿服务队:主要由社区居民组织成立,负责渔民文物普查、访谈等,协助展馆的筹备与整理相关咸水歌资料、相关文史资料;协助开展文化保育活动。(2)社工团队,主要由驻点在新湾社区的社工组成,负责指导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相关工作,持续跟进相关文化保育活动的开展。
筹建渔民文化展览馆
(1)文物征集
本项目根据渔民生活用品类(厨具、服饰等)、生产用品类(渔船、渔网、耙、钓具、笼壶、杂渔具、证书等)、老照片等进行分类收集。收集将分为阶段开展,在第一阶段征集完成后,根据物品的种类、数量、年代、完整度、用途等进行甄选,第二阶段将根据第一阶段的收集情况,进行品类的调整,再行征集。
(2)展示内容设计


①海洋渔业知识展:渔民主要生活在沿河、沿江、沿海等地,加入江河、海洋、渔业、海洋等相关知识介绍,以此作为背景资料,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渔民的生活环境,更能体会在江河湖海中生产生活的渔民的种种生活习惯、习俗等。

②渔民历史概述:主要介绍渔民人口的来源、分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东莞渔民的发展历程等。

③社区发展史:新湾社区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聚集区,这种特色不仅来源于社区内的居民以渔民为主,还由于社区居民是从东莞沿河沿江各镇迁移而聚居此地的,社区缺乏共同认同与凝聚力。通过文字资料、老照片等展示新湾社区的发展史,可以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过程的了解,增强认同感,激发荣誉感。

④渔民文物展:将在社区收集到的渔民文物分类展示,通过文字介绍、语音讲解、影像资料与新媒体技术,表达展览物品的构成、用途、年代等信息,展现渔民独有的生活生产用具,以此让人们认识渔民的真实生活。
⑤渔民文化体验中心:设置体验中心,让参观者体验渔民生活与生产,从而对渔民文化有更为深刻的感受与理解。可复原一艘渔民艇,让人们体会渔民如何在艇上生活(如做饭、睡觉等);设计渔民捕鱼、捕虾等场景,让人们进行劳作体验,或现场学习渔民手工技能,如织渔网等。
3
记录渔民文化
(1)录制咸水歌
寻找社区中的老渔民,由专业团队进行咸水歌录制与记谱,条件允许下,还原歌谣歌唱时的场景进行影像录制。对整理好的咸水歌分别进行文字、声音、录像等形式的保存,留作历史资料,也可以用于展示。同时,对渔民生产生活中的方言俗语进行录音与注音,形成文字后,可用于展览或成册出版。
唱咸水歌的渔民
(2)访谈
新湾居民记忆在社区选取三类居民群体,重点围绕个人经历、生活变迁以及社区发展等主题进行访谈。一方面,同时选取来自不同镇(区)的老渔民,重点了解来自不同地域的渔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异同,尤其在上岸定居前后经历的生活变化,以及各种因素对渔民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分别以在新湾出生的一代人、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为访谈对象,了解他们对渔民文化的认识,以及对新湾社区建设过程的记忆。
拍摄渔民文化微电影


以新湾社区为背景,以渔民文化保育与传承为主线,拍摄一部微电影,宣传新湾渔民文化。
打造渔民文化保育团队


以本地渔民为基础,打造一支渔民文化保育团队,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强上岸转业能力,同时有效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为现有的文化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如,培养渔民成为文化服务行业的一员,保育员、导赏员等。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利用休渔期开展系列渔民文化的展示活动,如设立“新湾渔民文化节”,通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外群众体验的形式传播渔民文化,让新湾渔民文化成为虎门镇的一个文化品牌。新湾渔民文化节可以综合娱乐、美食、手工艺体验、文化游览等多种功能。系列活动可以由渔歌大赛、新湾渔家美食、渔民技艺展示与教学、渔家婚俗体验、与渔民相关的游戏等,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同时吸引社区外市民来认识、了解渔民文化,使虎门新湾渔民文化节成为东莞市特色的文化品牌。
策划渔民文化之旅


现今的新湾社区仍保留有众多具有渔民文化特色的场所,这是新湾独具的优势。因此,可以设计一个渔民文化闯关类的寻踪活动,选取几个特色场地,在每个场地设计与渔民文化相关的问题,寓文化传播与娱乐中,吸引年轻市民参与,扩大新湾渔民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强影响力。
创作渔民文创产品


投资创作渔民文化文创作品,如渔民文化工艺品、渔民元素文创产品创作等,推动渔民文化传播,提高渔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END


    关注 东莞市中山大学校友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