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是不是埋没了好学生?

 

好学生到底应该如何对待?...







在我们的记忆里,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三个字,叫做“吃不饱”。到了高中这个词变得高大上了起来,叫做“学有余力”。

说的是什么呢?很多成绩拔尖的学生,特别是在某一学科搞过竞赛的学生都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就是教学进度和一些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匹配

老师上课必须一碗水端平,就算在重点班当中,仍然需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东北一所高中的校长曾经向我们说,“一节完美的课一定是螺旋上升式的,保证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对于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或许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收获比较有限



什么样的学生难有收获?

在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当中,什么样的学生最难以得到收获?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A同学上小学四年级。老师刚教完一元一次方程,但是他不知道,再次接触方程这个内容,是初中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七年级的内容,同属方程的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但是因为这种螺旋上升式的教课方式,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实际上,鸡兔同笼问题,是不少小学生能够理解的。

B同学上初中,初中奥赛注重趣味性,但凡班里没有升学压力的孩子都会涉猎数理化奥赛的内容。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知识的差距越来越大。涉猎高中的知识,就成为自然地成为这些丝毫没有升学压力的孩子,满足青春期智力增长的方式。 C同学上高中,为了争取高考的种种优惠,决定投入到物理竞赛中。高中前两年,课内物理课就成为C刷竞赛题或补习其他科的时间。对他来说,课内知识在高一暑假早已经学过了。然而搞竞赛,实际上,已经用尽他周末节假日全部,每年寒暑假,他都奋战在竞赛的路上。

很多读者可能一下子要跳出来来了,原来你们今天又要为学科竞赛洗地了啊!

首先我们想摆清楚立场,我们坚决反对没有搞竞赛能力的普通学生霸王硬上弓。这和逼贝多芬去画伦勃朗的《夜巡》,逼马蒂斯去弹肖邦的《夜曲》一样,错在“逼迫”,而不在曲也不在画。

恰恰是,真正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和音美特长的学生一样,非常容易被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模式所埋没。




好学生培养不足导致的区域差距

好学生对于整个教育水平是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的,从理性的角度讲,每个地区的学生水平,都会呈现一个正态分布。也就是说,从最好的学生向后看,人数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个增长基本是连续的。

翻译成容易懂的话,就是,长期来看,超常水平的同学身后不远,总有人能跟得上来。这就是好学生的带动作用。

所以,一旦好学生的水平被制约住了,就挤压了这个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就容易坐井观天。

比如,在湖南一个落后的县城,最好的同学会问出这样的问题,那些长沙的牛人,怎么考出这个高的高考分数,那些竞赛大神,怎么就能做出我看都看不懂的题目。

这种差距既出现在局部地区,也出现在东西部教育差距,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和一个地区教育水平,能够培养最高什么水平的同学有关。于是你发现,中国西部省份学生,基本和各学科竞赛国赛金牌无缘,每次十几分甚至个位数的得分,都是他们铁板钉钉的事情。

这种情况还出现在教育机构,一个教育机构,如果不能去培养最优秀的同学,那么其培养一般同学的水平,必然会在到达一定程度时,受到限制,然后整体水平难以向上突破。

如何吊打传统的高中?

放眼北京这几年的竞赛风云,十一学校正在成为一股崛起的新兴力量,不仅常年包揽北京队的大部分名额,更是在竞赛保送生、自主招生加分生上超过人大附中等传统强校。

然而十一学校的崛起,却是依靠并不拔尖的生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十一学校能够吊打传统高中强校呢?

十一学校的崛起发生在2012年前后。2011年十一学校清北录取人数42人(北京第七,位列北大附中之后)、2012年61名、2013年81名(北京第二)。

这部分考上北大清华的同学,绝大多数是“2+4六年制”初中直升班的学生。换句话说,2012年高考学生,是2006年招收的,2013年高考的学生,是2007年招收的。在那时,十一学校还没有辉煌的成绩支撑他的招生。

2006年前后的小升初招生有一个现象,成绩优秀的同学,都会平时在对应的初中开设的补习班上课,叫做“占坑班”。 这个占坑班里,成绩优秀的,各个好学校就会把这些学生挖走。那时北京各大初中的掐尖,丝毫不输如今清北的博雅领军计划。

在这个挖人的过程中,高考成绩越辉煌的学校,比如人大附中,就会占据很大的优势。此时尚未崛起的十一学校,不要说比不上人大附中,和北京其他很多学校相比,都不是那么吸引人。 生源并不是十一学校崛起的原因。



十一学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敢于对传统高中的学制进行改革。十一学校采取“2+4六年制”初高中直升班,也就是说,2年初中4年高中,初中毕业生无须参加中考直接进入本校高中。

教改使得初高中知识难度的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刺激了暑期初高中衔接课程的兴起。而初中所学习的很多东西,到高中阶段会发生很大变化,初中能够成为高中基础的内容,实质是非常少的。

所以,对于这部分竞赛学生来说,中考的复习,其实浪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没有中考这一道关卡,学生其实在两年完成初中任务是非常轻松的。

于是,2+4的学制应运而生。2+4的学制,保证了学生不需要在中考复习中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样,高中就多出了一年,十一学校将这一年用来搞普遍性的竞赛训练。

在这一年普遍性的竞赛训练当中,具有竞赛天赋和浓厚兴趣的学生被筛选出来,继续进行竞赛的深造。没有竞赛天赋的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数学、物理水平,一方面保证高考压轴题,另一方面,保障自主招生考试的整体学生水平。

一个年级当中不再是重点班和普通班的截然划分,而是不同的天赋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行区分培养。

在上述体系的保障下,十一学校每年进入北大、清华的80人中,有大概50人用到了竞赛保送、自主招生加分的优惠。在北京高考难度的背景下,十一学校真正崛起了。

仅以此为案例,引发一些思考,而非作证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回过头来思考十一学校的崛起之路,就是以竞赛为切入口去重新探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孔老夫子所说的因材施教

一个中学,学生和学生之间千差万别。这种差别表现在成绩上,又会被多个学科综合所掩盖。一个学生的数学考年级第一,英语考年级倒数,平均下来就不得不面对高不成低不就的教学模式。

据说,在十一学校当中,同样是数学课也分出不同的级别和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难度分级,老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级调整自己的授课深度。不同水平的同学在符合不同水平的教学下,正在努力向上着!

往期回顾: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被误解的——衡水中学
回复关键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博雅 | 领军 | 中产阶级
基础学科 | 孩奴 | 衡水中学


    关注 创知路教育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