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价值观叫“完美”

 

如果你是个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其实你的价值观列表里面有两项“隐藏价值观”:求完美或追求认同。1. 完...





如果你是个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其实你的价值观列表里面有两项“隐藏价值观”:求完美或追求认同。



1. 完美主义

你有一个虚幻的价值观叫“完美”。你希望“既可以要到这个,又可以保持那个”“既学好,又不难”“既可以获得,又不用付出”。

一个选择了“完美”的人,就是选择了“不损失”的人,背后真正的价值其实是“安全感”。因为值得去的地方永无捷径,困难重重,所以这种人也就是间接选择了“不可能”或者“累死你”的人。

我有一位朋友长年陷入这样的心智模式:

面对问题—安全—求完美—纠结不选择—拖延—事情变糟糕(要么就是必须选一个,要么就是两个都选不上了)—自卑—更不安全

这种模式每隔一段时间蹦出来一次,好像一个拦都拦不住的流氓,把她精心布置的生活场景重新打碎、扯烂。

一旦你有了“完美”的心智模式,就会看哪个目标都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你会一直等待一个“好的机会”,却在最后发现,因为常年纠结而无力,最后哪怕最差的都选不到了。不做选择往往是最坏的选择。

这些人也最容易成为各种成功学、伪大师或骗局下手的对象,因为他们自己在心里已经给自己摆了一道——他们还真的相信值得去的地方总有捷径,免费午餐会到处发。

安全感是重要的价值观,但是完美并不指向“安全”——因为所有的完美都是减出来的,而不是加出来的。不用取舍的完美不是一种目标,而是一种幻觉——即使生命真的有完美存在,那也是在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牺牲之后留下的东西。

很多强者也容易陷入这种心智模式,这必然是他们在更大格局上落败的前奏。即使你的能力超群,是120分,别人的能力只是70分,但因为你要完美的同时达成两个目标,你的实力其实只有60分,最后你会被两个70分的选手同时在两个战场打败。

所有的完美都是减出来的,不是加出来的。



2. 相关性: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关性是指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看看你在重要性练习里留下来的三样,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内在的关系——有些人只有“自由”了,才有机会过“振奋的生活”,才会“内心和谐”;同样,在职业中,“智慧”会促成你的“成就感”;“工作生活平衡”可能是你“利他助人”的前提;“挑战”是“成就感”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的生活感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学,这就是价值观的相关性。

随便在身边找一个人,问“你想要什么?”如:

Q:你想要什么?

A:我想要1000万。

Q:如果你已经有了1000万,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A:我会买一座大房子给我老婆。

Q:如果你老婆住进了大房子,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A:这样我就觉得对她有交代了,我可以安安静静地不上班,天天在家里看书。

Q:如果你能天天在家里看书,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A:那样我会慢慢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Q:如果那样呢?

A:那样已经很好了,我不想有什么改变,我就希望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当你这样追问到最后,总会发现对话指向某个让人觉得“这样就可以了”的“值得”的状态。这就是罗素所说的“知识之外的感觉”,是“与情绪相连的信念”,也被称为终极价值——所有对内心的探寻,都会走到一个终点:只要这样,本身就是价值。



为了达到这个状态,你需要达成很多外在目标——1000万、大房子、给老婆一个交代、不上班看书,这些都属于具体的目标,也被称为工具价值或替代价值。我们无法直接实现终极价值的时候,替代价值就是我们努力的路标。

把这些东西都连在一起,你应该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价值链:

1000万—大房子—对老婆有交代—不上班看书—智慧

如果你稍加注意,就能看到生活中很多约定俗成的价值链条经常被当成生活的真理本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只有早点生孩子才算孝顺!(生孩子—孝顺—认同)

没有事业的男人叫什么男人?(事业—男人?)

劳斯莱斯,成功人士的选择。(名车—成功—有能力)

你上这么个二流学校,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学校—社会地位)

在北京收入至少要一万二,才有可能活得像个人样!(钱—舒适生活)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爱情)

办了健身卡,你就能有健康的体魄。(服务—健康)

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冰激凌—爱情)

我们在小的时候,接受过很多这样的“工具—目标”价值链条,比如父母对你说:“成绩真好!真是我的好孩子!”你强化的就是“成绩认同”。这样的孩子会努力在各方面做到最优秀而期待认同,想象一下他们在不以成绩定对错的职场、感情中感到的无助——他们努力提高成绩,却发现并无认同;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提高哪些方面来获取认同——他们越努力就越远离。

今天,社会也在反复地给我们输入各种价值观链接,比如深深链接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农业社会的乡土价值观“房子—安全感”,再比如在商业文化冲击下形成的“有钱—幸福”的价值链。这些链接如街道纵横交错,变成我们心中的世界地图。

这些价值观系统在我们生命中,有意、无意、善意、恶意地被传达、固化,并无数次被强化,就像分子的结构组合,在我们生命中慢慢地固定,形成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世界观)以及如何应对的心智模式(人生观)。如果缺乏有意识的觉察,我们不仅不会主宰自己的人生,反过来还会被这些地图主宰,带到沟里去。可悲的是,我们还一直以为那是自己想要的。

我们当然需要工具价值,它为我们指出一条实现价值之路。但是现代人的人生就像疯狂扩张的城市,而我们却往往拿着10年前的地图(以前形成的工具价值系统)。如果我们把过去的路标认为是唯一的通途,通还好,一旦不通,人生就会越走越窄。

今天的世界变化实在太快,我们从前积累的价值地图需要经常更新。屡次走不通的人会安静片刻,停下来思考一下,是不是路标定错了?此时我们的心智模式开始调整,我们的人生也会完全不同,这正是我在《拆墙》里所描述的情况。我们需要明白路标并非终点,目标并非目的,月亮并非手指。我们可以走不同的路,达到最终的目的。

比如说前面那个有着“赚1000万—智慧”的人,他会认为如果赚不到1000万,他永无可能成为智慧的人。这想法本身就缺乏智慧,1000万能否赚到,不仅取决于能力,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他无法独控。他的人生梦想建立在一片流沙之上,他心里的焦躁可想而知。

他也许没有想到,成为智慧的人,除了在家里看书,还有很多很多方式。一个追求智慧的人,在生活的任何空隙都能找到智慧;他也能意识到,除了买座大房子之外,还有很多方式让太太满意。最后他也许会发现,智慧之路其实并不遥远,生活和工作中有各种通往智慧的路:可以在下班路上坚持听自己喜欢的有声书(比如掌阅iReader^_^);可以空出陪客户喝酒的一天时间去附近大学蹭课;可以和太太做一次深谈,发现她最需要的其实是多陪陪她……他可以在这样的宁静和充实之下,慢慢地成为一个智慧的人。而且有这种心态的人,赚到1000万的概率也会大很多吧。

真的高手,总在城市的任何角落,找到回家的路。

来源网络

关注官方微信,可搜索「生命力教育培训」

或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帐号」

添加我们吧。

华为转型致胜的顶层设计与驱动商业成功的管理秘诀

向华为高管学驱动商业成功的管理之道     向华为学从本土到世界领先的必经之路

真案例、真主角、真实战

2016年12月15~16日 深圳

报名请咨询:0755-82947498,18925290293

邮箱:hl@somely.com

11月30前2人以上报名特惠价3500元/人,之后6999元/人包括嘉宾授课、交流分享、会议场地、专业服务、培训教材、茶歇等费用),限招30人!先报先得!


    关注 生命力教育培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