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故事】会生小鸡的老王

 

1/21

69岁的王铁信家住禹州市区东关,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开始孵化小鸡的行当。一晃30多年过去,...







1/21

69岁的王铁信家住禹州市区东关,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开始从事孵化小鸡的行当。一晃30多年过去,不少人常买他的小鸡,经他孵化的小鸡更是不计其数。

2/21

老王说,孵小鸡季节性强。每年清明刚过,一年当中的头堂鸡就该出箱了,到了农历
5
月底,天热就要结束。一季儿下来,差不多能孵
8
万多只小鸡,大部分是养殖户和乡下人来买的。


3/21

老王家周围有孵小鸡的传统,过去有不少人从事这行当,最多时有40多台孵化箱。现在城里养鸡的人家少了,再加上遇到疫情有大批甚至全部的鸡死掉,风险太大,不少人因此不愿再干了。



4/21

老王原先有3台老式电孵化箱,现在整个城区也仅剩他这一台在用了。每隔5天,他要装一堂蛋再出一堂鸡,周而复始。一堂蛋4千枚,装满整箱要1.6万多枚。



5/21

孵化箱的外壁上,老王用粉笔记下了每堂蛋入箱和出箱的时间以及摆放的位置,时间甚至精确到了小时。除此之外,上面还有常来买鸡的客户的联系方式。



6/21

孵化箱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7.8°,高了低了都不行。18天后,还要把孵化箱上层的蛋转移到下层为破壳做准备,这叫落盘。经过21天的漫长等待,一个个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7/21

为了让蛋在孵化箱内受热均匀,每隔2小时老王就要轻轻转动一下孵化箱外面沉重的手柄。一天一夜下来,这样的动作要重复十几次。



8/21

生命的孕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老王夫妇每天24小时不停守护着孵化箱和暂养箱里的蛋和鸡。原来不用的一台孵化箱改成了床,老王和妻子每晚就睡在上面,守在孵化箱旁。



9/21

一批小鸡要出堂了,老王欣喜地打开孵化箱,从里面捡出没有受精的白蛋和只孵了一半的毛蛋扔掉,这样的损失算来也不少。刚出堂的小鸡没人买走的活,就要放在暂养箱内饲养。



10/21

为了保护好小鸡,暂养间的温度要控制在30°左右。除了一个烧煤的炉子供热,还用好几只大灯泡保持温度。在里面呆上一会儿,老王已是汗流浃背。



11/21

除了控制好温度,每隔几小时就要给小鸡喂食、喂水,还要经常清理暂养箱里难闻的粪便,以保证小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12/21

隔不了多久老王就要吃力地搬来一大盆饲料,上上下下用小瓢给暂养箱里的小鸡添食。



13/21

就像慈爱的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老王精心呵护着他的小鸡。他要经常检查小鸡是不是被挤压在了下面,还要观察它们的生长状况。为此,他付出了不少艰辛。



14
/21

小鸡在老王的照料下,飞快地生长着。它们挨挨挤挤地呆在一起,或吃食、或喝水、或嬉戏、或打盹儿、或扑楞着淡黄的翅膀学飞,在灯光的映照下可爱极了。



15
/21

老王早已适应了暂养间里刺鼻的鸡粪味和吵闹的鸡叫声。夜里,他和妻子要轮流起床,不停为小鸡添食加水。多年来,每到这个季节他们没睡过几个安稳觉。



16
/21

干了30多年,老王早对小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等到小生命一个个破壳而出,看着它们毛绒绒的样子、听着它们“啾啾”不停的叫声,老王全然忘记了劳累,他觉得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乐。



17
/21

“这生意可不稳定啦,跟天气和市场有很大关系。”老王说需求大时,一只鸡能赚几毛钱;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会猛降。最差时一只鸡只卖5分钱,忙活一季连本儿都收不回。赶上疫情大批鸡染病死掉,更是血本无归。



18
/21

放在床头的电话铃响了,老王停下手中的活儿赶紧去接。是客户打来的,老王在电话里花了很长时间与对方讨价还价,最后客人只订了300只,现在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19
/21

老王说除了买种蛋要花钱,高昂的电费和饲料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投入的人工更是无法算计。



20
/21

“生小鸡这活儿没啥技术,谁都能生,只要人勤快点儿就中了。”老王幽默地说。生小鸡虽然辛苦,倒也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他说干了这么多年,不想丢掉,他和老伴身体还好,说啥也会坚持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21/21

怎么样,老王的小鸡是不是很可爱,你不妨也买上几只?

来源:视觉禹州(原创)

摄影:陈海涛

文字:陈海涛


    关注 视觉禹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